- 年份
- 2024(10547)
- 2023(15193)
- 2022(13293)
- 2021(12620)
- 2020(10558)
- 2019(24304)
- 2018(23981)
- 2017(46585)
- 2016(25356)
- 2015(28328)
- 2014(28121)
- 2013(27157)
- 2012(24902)
- 2011(22175)
- 2010(22048)
- 2009(19742)
- 2008(18899)
- 2007(16229)
- 2006(13984)
- 2005(11842)
- 学科
- 济(94411)
- 经济(94307)
- 管理(72326)
- 业(68089)
- 企(56262)
- 企业(56262)
- 方法(46049)
- 数学(40411)
- 数学方法(39808)
- 农(26876)
- 财(25700)
- 中国(24501)
- 业经(21396)
- 学(21179)
- 地方(18872)
- 农业(17908)
- 贸(17588)
- 贸易(17582)
- 易(17108)
- 制(16426)
- 务(16306)
- 财务(16233)
- 财务管理(16199)
- 理论(15955)
- 技术(15550)
- 和(15456)
- 企业财务(15339)
- 环境(15254)
- 策(14421)
- 银(13870)
- 机构
- 大学(344874)
- 学院(344788)
- 管理(139317)
- 济(134067)
- 经济(131129)
- 理学(121563)
- 理学院(120257)
- 管理学(117904)
- 管理学院(117291)
- 研究(113585)
- 中国(83706)
- 科学(72832)
- 京(72784)
- 财(61705)
- 农(57382)
- 所(56069)
- 业大(54501)
- 中心(52541)
- 研究所(51559)
- 财经(49580)
- 江(49448)
- 北京(45482)
- 经(45323)
- 范(45159)
- 农业(44818)
- 师范(44739)
- 院(42546)
- 州(40051)
- 经济学(39417)
- 技术(37227)
- 基金
- 项目(246607)
- 科学(193247)
- 基金(178494)
- 研究(178425)
- 家(156328)
- 国家(155063)
- 科学基金(133373)
- 社会(110258)
- 社会科(104454)
- 社会科学(104428)
- 省(96269)
- 基金项目(94930)
- 自然(89066)
- 自然科(86959)
- 自然科学(86935)
- 自然科学基金(85346)
- 教育(82204)
- 划(81271)
- 资助(73817)
- 编号(73352)
- 成果(58405)
- 重点(55016)
- 部(53718)
- 发(51954)
- 创(51076)
- 课题(49706)
- 科研(47669)
- 创新(47619)
- 教育部(45884)
- 大学(45874)
- 期刊
- 济(139963)
- 经济(139963)
- 研究(97320)
- 中国(60517)
- 学报(57294)
- 科学(51719)
- 农(51355)
- 管理(49854)
- 财(46096)
- 大学(43890)
- 学学(41395)
- 教育(38086)
- 农业(35753)
- 技术(30630)
- 融(27937)
- 金融(27937)
- 业经(24119)
- 财经(22888)
- 经济研究(22275)
- 经(19473)
- 图书(18891)
- 业(18172)
- 问题(18168)
- 科技(17442)
- 理论(16664)
- 版(16410)
- 技术经济(16040)
- 实践(15471)
- 践(15471)
- 资源(15342)
共检索到48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东 迟道才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点,采用中高分辨率的TM影像覆盖区为典型试验区,由试验区的水稻特征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分类规则,结合C4.5算法构建分类决策树,然后综合运用eMODIS时间序列NDVI、MOD12Q1、DEM及其派生的坡度数据进行决策树分类,以辽宁省为例对2009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适用,精度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极大似然分类法;与统计数据相比,结果相对误差为5.04%,各地级市的遥感结果与同期的统计数据吻合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6,能较好地反映辽宁省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状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琳 景元书 杨沈斌
该文以江苏省为例,探讨MODIS时间序列数据在水稻种植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并进行精度评价。首先利用MODIS数据构建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表水指数(LSWI)。根据植被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对比统计数据,该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误差为16%。同时,对环境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对比二者提取结果,面积相对误差为5%,空间一致性达到60%以上。研究表明,在平原区域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尺度水稻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飞 何隆华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面积和空间分布的调查是水稻监测的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水稻面积与空间分布调查具有大范围、实时性等传统调查不具备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基于多时相遥感进行水稻种植区提取的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按照传感器类型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利用不同时相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的提取方法、利用不同极化方式的合成孔径雷达的提取方法以及两者的结合使用的方法,对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概括和举例.最后对目前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
遥感 水稻 光学传感器 合成孔径雷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珺雯 张锦水 潘耀忠 孙佩军 朱爽
【目的】在遥感与空间抽样相结合进行农作物面积调查中,由于传统的基于面积规模的分层指标设计中缺失对遥感识别结果分类误差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影响抽样效率,因此提出基于遥感分类误差校正面积的分层标志——误差校正面积,以期改进农作物种植面积抽样调查效率。【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大兴区为研究区域,以冬小麦为例,选择16 m分辨率GF-1号影像(获取时间2015年4月4日)为遥感数据源,进行抽样方案的设计。设计与计算高效分层指标,先从像元尺度判断像元相应的错入、错出方向并计算其对应的误差面积,再在抽样单元尺度上统计所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兴生 李忠义 朱秀芳 潘耀忠 赵希振 周巍
传统农业统计野外调查方式的调查效率、数据质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统计调查数据及时精准的要求,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农业统计调查方法对提升我国农业统计调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基于遥感抽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遥感抽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野外调查系统,将农作物面积测量野外调查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采集、任务分配、调查进展实时监测等整个业务流程集成为一个数字化系统平台,并基于可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的核心系统功能。2016年基于遥感抽样的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芳芳 刘金福 路春燕 朱建平 陈远丽 洪伟
以福建闽侯县作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空间抽样(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样本抽选、总体推算及误差估计,结果表明:1 500 m×1 500 m格网为最优抽样单元尺寸,空间分层抽样方法的相对误差为3.86%,变异系数为6.03%,抽样成本为6.03,抽样效率高.与传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抽样方法显著减少样本容量,节约调查成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巍 朱荣 张锦水
遥感影像是大数据的一种,利用遥感对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估算常采用回归估计量或校准估计量,通常都需要将地面样本数据与遥感分类信息相结合。但对于大多数回归估计量,对以省级为总体的农作物面积的估算只能满足对省级总体的精度要求而不能分解到更小区域,比如县和乡级。本文利用黑龙江省2011年的地面实测样本数据结合遥感分类结果,构建了单元层次的多响应变量的多元回归形式的小域模型,并将小域效应设定为固定形式。基于这样的回归估计方法,既可以估算分县的主要作物播种面积,也可以使得各县播种面积估计结果相加就等于回归模型含义下的省级总体的总量估计。
关键词:
小域估计 遥感 农作物种植面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宋茜 余强毅 杨鹏 唐华俊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结构 遥感 分类 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明 陆洲 徐飞飞 梁爽 褚煜琴 郭晗
[目的]作物分布是研究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利用遥感进行大范围作物布局的监测识别,对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研究、分析农业模式和制定农业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适应作物生产的需求,解决大范围作物种植分布遥感监测方法复杂的问题,亟待构建一种快速实用的作物提取方法,实现作物种植信息的快速高效获取。[方法]以江苏省水稻、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作物关键生育期内的多时相中分辨率遥感影像,针对作物生长特点进行影像的特征转换,以行政区县为基础的作业单元进行区域划分及阈值设定,构建多时相阈值决策提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少量样本投射的阈值快速确定的方法,实现大范围作物分布的快速识别。[结果]该方法能够快速分单元确定模型的阈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克宝 刘述彬 陆忠军 宋茜 刘艳霞 张冬梅 吴文斌
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掌握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作物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依据。该研究以黑龙江肇东市为研究区域,以高空间分辨率RapidEye影像为遥感数据,基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了肇东市2011年农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分布,利用地面样方调查数据进行了线状及细小地物扣除系数计算,实现遥感提取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精细提取,然后从面积数量和空间位置两个方面对遥感提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RapidEye数据提取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总体精度为97.00%,位置精度为96.15%,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在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中具有重要潜力,线状及细小地物扣除系数可以有效减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卓 谢苗苗 范玲玲 陈浩 梁社芳 李正国 游良志 吴文斌 杨鹏
[目的]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对于研究区域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陆地碳氮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首先应用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M-China模型),在5’×5’栅格尺度上重建了1980—2010年华北地区玉米空间分布信息;然后基于SPOT VEGETATION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获取了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信息,并进一步划分出了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类型区;最后,重点分析了2000—2010年间华北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区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10期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360万hm2,增加面积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2)2000—2010期间,华北地区春玉米面积增加136万hm2,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由17%上升至27%;夏玉米种植面积尽管也增加了87万hm2,但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3)春夏玉米混种区为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近年来呈现为春玉米增加、夏玉米减少的发展趋势,全区域92%春玉米面积增加和76%夏玉米面积减少均发生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域内,可见该区以春玉米为代表的一熟制正呈现逐步取代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二熟制的变化趋势。[结论]该文基于SPAM模型和遥感结合提取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面积的方法,为大区域、长时间尺度作物种植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邹文涛 张怀清 鞠洪波 刘华
以索加-曲麻河区域为例,探讨了三江源区域高寒湿地遥感分类方法。利用TM影像数据和DEM及缨帽变换后的亮度、绿度、湿度,以及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等复合识别指标,构建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不同地类进行区分。然后通过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高寒湿地类型进行分类,较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总体精度提高12.05%;总体kappa系数提高0.140 7;对于河流、湖泊、沼泽、滩地等湿地类型,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提高了6.06%,6.25%;0.12%,3.13%;6.99%,25.00%;6.12%,28.13%,比监督分类均有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跃新 肖厚祥 邹晓琳
种植面积是粮食产量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推算农作物面积是准确推算农作物总产量的关键。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对于准确推算农作物产量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理论,对各种方法的抽样误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对播种系数采用二次分层抽样抽选遥感测量外业调查村的办法可行,应作为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抽样抽选的优先考虑方法。
关键词:
遥感测量 作物面积 播种系数 二次分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