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9)
- 2023(7345)
- 2022(6435)
- 2021(6047)
- 2020(5111)
- 2019(11857)
- 2018(11676)
- 2017(22970)
- 2016(11665)
- 2015(13032)
- 2014(12603)
- 2013(12008)
- 2012(10519)
- 2011(9151)
- 2010(8439)
- 2009(7393)
- 2008(6612)
- 2007(5281)
- 2006(4039)
- 2005(3131)
- 学科
- 济(47167)
- 经济(47120)
- 管理(35050)
- 业(34497)
- 企(28453)
- 企业(28453)
- 方法(28037)
- 数学(25284)
- 数学方法(24860)
- 农(12704)
- 财(11914)
- 业经(10026)
- 中国(9595)
- 农业(8852)
- 贸(8539)
- 贸易(8535)
- 易(8366)
- 务(8360)
- 财务(8322)
- 财务管理(8302)
- 技术(8117)
- 企业财务(7904)
- 学(7756)
- 理论(7702)
- 和(7072)
- 地方(6943)
- 制(6757)
- 环境(6591)
- 划(6174)
- 银(5733)
- 机构
- 大学(156040)
- 学院(154976)
- 管理(70073)
- 济(64934)
- 经济(63897)
- 理学(62613)
- 理学院(62092)
- 管理学(60985)
- 管理学院(60692)
- 研究(42329)
- 中国(31798)
- 京(30031)
- 财(27417)
- 科学(25130)
- 财经(23732)
- 业大(23660)
- 中心(22401)
- 农(22143)
- 经(21949)
- 江(20109)
- 经济学(20098)
- 经济管理(19181)
- 经济学院(18414)
- 范(18301)
- 财经大学(18254)
- 师范(18107)
- 所(17789)
- 商学(17710)
- 商学院(17538)
- 北京(17392)
- 基金
- 项目(119360)
- 科学(97252)
- 基金(91342)
- 研究(86279)
- 家(79135)
- 国家(78575)
- 科学基金(70587)
- 社会(57754)
- 社会科(54985)
- 社会科学(54973)
- 基金项目(48965)
- 自然(46818)
- 自然科(45880)
- 自然科学(45871)
- 省(45175)
- 自然科学基金(45046)
- 教育(40239)
- 划(38261)
- 资助(36472)
- 编号(34422)
- 部(27283)
- 重点(26088)
- 创(25907)
- 成果(25233)
- 国家社会(25081)
- 发(24279)
- 教育部(24211)
- 创新(24197)
- 人文(23990)
- 科研(23748)
共检索到198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男
[目的/意义]为解决现有基于在线评论的用户画像维度单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属性传播的网络用户画像方法。[方法/过程]基于用户、电影和标签构建图模型,从基本属性、电影偏好、情感偏好以及评分行为多个维度对用户属性初始化,作为用户节点属性,并通过迭代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用户属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丰富用户画像维度,相比现有最优深度学习模型,均方误差由0.113减小到0.083。通过属性扩增及传播,本方法能够提供丰富且准确的用户画像能力。[局限]实验数据来源于电影评论,用户画像对象为电影评分用户,场景较为单一,缺少在其他领域的验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成俊会 张思 吉清凯
庞大用户群体的积极参与、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形式与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模式使微博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在中国情境下,分析舆情传播规律进而有效引导舆情健康发展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舆情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以2017年热点事件"于欢案"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该事件不同传播阶段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于欢案"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较为稀疏,各阶段的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产生阶段表现出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由于互动的增加和观点的碰撞汇聚,爆发阶段呈现出中心化的传播特性,消亡阶段伴随大量节点退出传播,网络呈逐渐消解趋势。微博用户在舆情传播网络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受到知名度、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影响。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邓卫华 闫明星 易明
文章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理论,构建网络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揭示现阶段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特征。结果显示:接收、再传播和发布是目前普及度较高的三种口碑信息传播活动,价值性水平中等;个体社区用户的传播行为可分为接受型、扩散型和创造型三个层次,现以扩散型为主,侧重于对于单条口碑信息传播效应的贡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林芹 郭东强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爆发性和扩散性强,社会影响力大,应引起各界的关注。基于网络用户心理特征这一新颖的视角来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问题,对防控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优化SIS模型,建立以用户心理特征为主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数学模型,在对该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控网络舆情传播的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用户的沉浸体验水平,增大用户的情感距离,加强用户的信息风险感知程度,能够有效地防控社交网络舆情的传播活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董娜
UGC(用户生成内容)短视频以较低的操作难度同时满足了用户多元的创作和移动社交需求,引发了一场以移动短视频为核心的“社交革命”,但同时UGC短视频所呈现的新特征也使网络舆情传播面临较大风险。文章以UGC短视频的网络舆情传播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UGC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据此建构舆情传播生态系统模型,并对其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及舆情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丰富网络舆情传播理论框架,推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模式创新,为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生态系统的构建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叶欣欣 袁曦临 黄思慧
数字阅读时代中国的网络文学深受海外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海外网络文学平台Webnovel的用户为研究对象,借助用户画像法分析抓取的平台用户信息,构建海外网络文学用户的标签体系,以此研究海外读者的阅读行为与阅读偏好,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平台更好地实现精准阅读推荐服务,亦从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我国对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
阅读行为 用户画像 网络文学 起点国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德林 赵丽平 张星 夏火松
用户对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行为,可以很好地推广和传播视频服务网站的用户认同度,还可以极大地推动视频内容中信息和知识的扩散和交流。以网络口碑传播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视频服务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模型。通过优酷网好友在线问卷填写和纸介版社会问卷调研,共获得有效样本242个。进行了PCA因子分析和可靠性信度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CFA和路径分析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服务平台支持、关心他人、社交利益、视频质量和积极自我提升等因素对网络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积极自我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帮助公司对视频用户内容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沈霄 王国华
[目的/意义]网络直播+政务是新时代下民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平台,有效拓展了公共行政与政务服务的空间,打造了新的行政生态。研究网络直播+政务,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能让网络直播+政务更好的引领直播正能量。[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网络直播+政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从社会情境中的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仪式模型,解析了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与互动结果。[结果/结论]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互动的情境分层,最后提出衡量政务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小倩 秦鹏 张菊平
性接触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性关系连接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性接触网络,在性接触网络上研究性传播疾病更加切合实际,建立的性传播疾病模型更加精确.因此,该文在性接触网络上考虑了含有异性恋的性传播疾病,建立了易感者-感染者-易感者(SIS)传播模型.利用网络上对逼近方法,将模型变为一个8维封闭常微分系统,计算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_0.当R_01时,获得了满足不同条件时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并且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会出现后向分支.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为分析性传播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君 黄微 赵旭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理论视角,对心理距离进行归纳演绎,析出时空涨落度、语义关联度和情感认同度三个子参数,用以测度心理距离感知强度,并对感知强度进行分型。[结果/结论]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心理距离感知强度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舆情发展的时空热度、语义主题演化和舆情情感反转态势,能为舆情管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传播行为 心理距离 感知强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丹 安波
以网络音乐使用现状为背景,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框架,将社会网络划分为咨询网络和情感网络两个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用户对社会网络的不同诉求对网络音乐的使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社会网络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能够影响用户对网络音乐的使用行为意向。
关键词:
网络音乐 社会网络 咨询网络 情感网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军 王学金 李鹏 庄云蓓
[目的/意义]在数据驱动下开展群体行为计算,设计舆情传播建模方法,为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提供支持。[方法/过程]结合群体行为理论和收敛交叉映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建模方法。首先从群体结构、群体规范和群体过程视角提取舆情系统特征,之后根据最邻近方法和时间序列收敛判断法识别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舆情传播模型。该方法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强化机制计算化,通过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和差异分析,揭示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机理。[结果/结论]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中“双黄连事件”“白银越野赛事件”“十堰爆炸事件”和“青海地震事件”等4组舆情数据的实证结果发现,各事件中的群体交互持续能力和聚集度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典型的群体事件。此外,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程度不同,因果关系越弱舆情演化不确定性越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心裁 王友富
文献传播具有选择性。文献选择性传播的意义是 ,促进文献流传 ,传承优秀文化 ;其发生机制可分为主动选择、被动选择和自然选择三种方式 ,文献传播的选择性应用广泛 ,对图书情报学领域讲 ,意义更为重要。参考文献 10。
关键词:
文献传播 选择 文献选择性传播 文化传播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健
网络用户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为特定领域社会行为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文分析了基于情感分析进行预测的逻辑基础、典型预测方法、关键技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研究基于网络用户情感分析预测社会活动趋势的方法在政治、财经等多个领域具备应用条件;典型预测方法可归纳为以情感分析结果作为辅助依据的预测方法和以情感分析结果作为主要依据的预测方法;预测过程涉及情感分析源的选择、预测时间提前量的确定以及情感词统计处理三个关键环节;当前研究还存在网络用户情感的代表性,待分析语料的全面和正确获取,以及网络用户情感的正确分析和统计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网络用户 情感分析 预测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龚凯乐 成颖
[目的/意义]以网络问答社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问题-用户"传播网络的专家发现方法,为建立用户激励机制、完善专家推荐方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开放问答模式的特点,以"问题"和"用户"为节点、"答题关系"为有向边,构建"问题-用户"权威值传播网络,利用答案质量改进加权的HITS算法。[结果/结论]提出的算法可以较好地兼顾用户的答题数量与答案质量,能够选择出活跃度高、知识渊博的用户作为专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