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5)
- 2023(15550)
- 2022(13708)
- 2021(12979)
- 2020(10877)
- 2019(25180)
- 2018(25141)
- 2017(48122)
- 2016(25957)
- 2015(28948)
- 2014(28928)
- 2013(28254)
- 2012(25780)
- 2011(22751)
- 2010(22241)
- 2009(20091)
- 2008(19545)
- 2007(16462)
- 2006(13822)
- 2005(11633)
- 学科
- 济(97652)
- 经济(97532)
- 管理(76596)
- 业(72783)
- 企(61132)
- 企业(61132)
- 方法(48734)
- 数学(42780)
- 数学方法(42185)
- 财(29981)
- 农(26007)
- 中国(24188)
- 学(21644)
- 务(21359)
- 业经(21324)
- 财务(21283)
- 财务管理(21236)
- 地方(20933)
- 企业财务(20208)
- 农业(17437)
- 理论(16756)
- 贸(16745)
- 制(16739)
- 贸易(16736)
- 易(16212)
- 技术(15984)
- 和(15329)
- 环境(15320)
- 银(14223)
- 银行(14181)
- 机构
- 大学(353373)
- 学院(351564)
- 管理(142241)
- 济(134853)
- 经济(131846)
- 理学(124577)
- 理学院(123211)
- 管理学(120872)
- 管理学院(120232)
- 研究(112379)
- 中国(83073)
- 京(73878)
- 科学(71650)
- 财(63500)
- 农(55521)
- 所(54827)
- 业大(54127)
- 中心(52545)
- 财经(51423)
- 研究所(50342)
- 江(49479)
- 经(46941)
- 范(46277)
- 师范(45785)
- 北京(45678)
- 农业(43605)
- 院(41727)
- 州(40500)
- 经济学(40235)
- 财经大学(38745)
- 基金
- 项目(252551)
- 科学(198637)
- 基金(184066)
- 研究(182804)
- 家(160372)
- 国家(159046)
- 科学基金(137705)
- 社会(114431)
- 社会科(108323)
- 社会科学(108296)
- 基金项目(98636)
- 省(98394)
- 自然(91540)
- 自然科(89428)
- 自然科学(89406)
- 自然科学基金(87753)
- 教育(84462)
- 划(83089)
- 资助(75738)
- 编号(74678)
- 成果(58886)
- 重点(56108)
- 部(55405)
- 发(52765)
- 创(52495)
- 课题(50289)
- 创新(48969)
- 科研(48861)
- 教育部(47728)
- 大学(47513)
- 期刊
- 济(138077)
- 经济(138077)
- 研究(98402)
- 中国(61793)
- 学报(57180)
- 科学(51734)
- 财(51632)
- 管理(49616)
- 农(48780)
- 大学(43683)
- 学学(41115)
- 教育(37746)
- 农业(34108)
- 技术(31315)
- 融(27930)
- 金融(27930)
- 财经(24177)
- 业经(23037)
- 经济研究(22392)
- 经(20554)
- 图书(19138)
- 问题(18134)
- 版(17566)
- 业(17261)
- 科技(16919)
- 财会(16735)
- 理论(16567)
- 技术经济(16201)
- 资源(15978)
- 实践(15365)
共检索到493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含伟 汪泓
文章首先养老保险基金的隐性债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界定,接着利用构造的模型分别测算了基于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规模,最后给出了解决上海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隐性债务 开放系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宋世斌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困扰着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内已有研究主要对计划终止时债务进行测算不同,本文利用精算方法测算了另外两种隐性债务——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和开放系统债务的规模。通过测算,本文发现:2000年以前参保人口的缴费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养老金发放的需要;但是,得益于我国养老保险巨大的扩面潜力,持续不断的新参保者会使社会统筹基金的收支状况在未来20多年内不断好转;从新参保者一生的缴费和养老金收益情况看,其能否真正为解决当前参保人口债务作贡献还取决于未来工资增长率与贴现率的相对大小和具体制度设计;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若未来工资增长率大于贴现率,新参保者都是纯受益者,且女性的受益程度高于男性,新参保者不会真正为解决当前参保人口债务作贡献,而仅仅是推迟了养老金危机爆发的时间而已。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建立我国养老保险长效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转轨成本 现收现付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 梁明星 李超
文章采用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了我国2010年现收现付制度下的隐性债务,在一系列精算假设下,估算出我国2010年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IPD)总额为33.4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101.8%,并进一步将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对利率和工资增长率的敏感性做了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房海燕
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房海燕ABSTRACTUsingtheprecisecostofpaymentalocated,thepaperhasestimatedthedebtsizeofrecessivepublicold-agepension...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张晓云 王敏 段学仲
自1997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实行"统账结合"的新制度以来,隐性债务问题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隐性债务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新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隐性债务定义为支付给"老人"的基本养老金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假设1997年底为旧制度的终止年份,计算出2007年的隐性债务为1.08万亿。同时,为考察养老保险债务分年度的偿还情况,该报告在假设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静态(即没有新人加入)的情况下,计算了2007—2042年期间每一年应当支付的债务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统账结合 隐性债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丹 刘钻石 章娅玲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现收现付制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开始显性化,形成了庞大的统筹资金缺口。而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基本前提是要准确测算债务规模。本文在分析隐性债务来源的基础上,将我国参保职工分为五类,采取个体成本法精算出2008年初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
关键词:
养老金 隐性债务 来源 规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刚
一、养老金隐性债务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的养老金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推动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改革。现收现付制下,政府所积累的向已退休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已经参加养老金计划的职工发放养老金的承诺形成了公共养老金的隐性债务。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原来隐藏在现收现付制下的隐性债务逐渐显现出来,测算其规模以及确定如何偿还已成为制度转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退休年龄作为养老金足额给付的起始年龄,对养老金隐性债务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测算表明,按照笔者推荐的方案改革退休年龄将使2020年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减少11 561.93亿元,减少约12%。
关键词:
隐性债务 退休年龄 现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绍光
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以下简称"划资还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国内部分经济学家提出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但是一直没能切实地付诸实践。2001年,中央政府曾经决定以减持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办法偿还国有企业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由新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然而减持方案一俟出台便遭到了股市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不得不紧急叫停。党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 徐滇庆 王直 翟凡
中国经济改革所遇到的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缺少一个有效的和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在考察了国际经验后 ,本文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金改革的影响 ,并比较了支付隐性养老金债务和转制成本的各种选择方案。通过考察各种改革方案对养老体系自身可持续性和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养老金体制的改革虽然任重道远 ,但仍是富有希望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艾慧 张阳 杨长昱 吴延东
文章运用精算估计方法,预测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年度支付危机会在2018-2036年之间出现,2023-2050年内源性基金累积不足值得格外关注。从长期看,如果没有外源性融资,仅靠制度本身的资金支持,统筹账户的财务可持续性难以为继。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点应是如何扩大养老保险收入来源和完善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基金缺口 对策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收现付制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可持续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王雅
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模拟测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与转制成本。研究发现:2015~2073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总额现值(2015年初)为319862亿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46.6%;转制成本总额现值为194071亿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28.3%;将转制成本分摊到每一年中,2015~2073年各年非现值转制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最高不超过1.08%。建议从制度外进行筹资,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探索更广泛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渠道;采用转制成本分摊法,逐年化解转制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君林 蔡慧 宋言奇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固有特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问题是源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向基金制的转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源于隐性债务,但在量上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只有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显性化出来的那部分隐性债务才是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部分基金制,因而只是部分旧制度下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模拟测算,得出中国未来各期的政府清偿隐性债务的估测量值,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