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4)
- 2023(18992)
- 2022(16120)
- 2021(14997)
- 2020(12514)
- 2019(28873)
- 2018(28739)
- 2017(54688)
- 2016(29577)
- 2015(33262)
- 2014(32833)
- 2013(31947)
- 2012(29457)
- 2011(26573)
- 2010(26721)
- 2009(24168)
- 2008(23459)
- 2007(20569)
- 2006(18000)
- 2005(15663)
- 学科
- 济(120419)
- 经济(120302)
- 管理(86129)
- 业(83961)
- 企(69275)
- 企业(69275)
- 方法(53200)
- 数学(45983)
- 数学方法(45201)
- 中国(34455)
- 农(34353)
- 地方(28323)
- 业经(28207)
- 财(27627)
- 学(24336)
- 技术(23611)
- 农业(22398)
- 贸(22298)
- 贸易(22281)
- 易(21601)
- 理论(21356)
- 制(20954)
- 银(19074)
- 银行(19029)
- 和(18897)
- 环境(18501)
- 行(18247)
- 融(18162)
- 金融(18159)
- 务(17329)
- 机构
- 学院(409949)
- 大学(408545)
- 管理(163772)
- 济(162810)
- 经济(159301)
- 理学(141864)
- 理学院(140305)
- 管理学(137486)
- 管理学院(136744)
- 研究(136016)
- 中国(101754)
- 京(87226)
- 科学(84186)
- 财(72895)
- 所(67214)
- 农(66101)
- 中心(62588)
- 业大(61303)
- 研究所(61220)
- 江(60392)
- 财经(58194)
- 北京(55193)
- 范(55169)
- 师范(54638)
- 经(52971)
- 农业(51494)
- 院(50079)
- 州(49515)
- 经济学(48071)
- 技术(45201)
- 基金
- 项目(281777)
- 科学(222455)
- 研究(207295)
- 基金(202880)
- 家(176637)
- 国家(175120)
- 科学基金(151460)
- 社会(129552)
- 社会科(122782)
- 社会科学(122748)
- 省(111969)
- 基金项目(107034)
- 自然(98691)
- 教育(96675)
- 自然科(96513)
- 自然科学(96492)
- 自然科学基金(94725)
- 划(93561)
- 编号(85305)
- 资助(83764)
- 成果(68197)
- 重点(62958)
- 发(62762)
- 创(61334)
- 部(61323)
- 课题(59184)
- 创新(56699)
- 科研(53498)
- 国家社会(52871)
- 教育部(52787)
- 期刊
- 济(178095)
- 经济(178095)
- 研究(119023)
- 中国(82900)
- 管理(62558)
- 学报(62343)
- 农(60381)
- 科学(58587)
- 财(54718)
- 教育(52760)
- 大学(48204)
- 学学(45138)
- 农业(42381)
- 技术(40090)
- 融(35312)
- 金融(35312)
- 业经(31394)
- 经济研究(28586)
- 财经(27456)
- 经(23499)
- 问题(22893)
- 业(22862)
- 图书(22157)
- 技术经济(20942)
- 科技(20939)
- 理论(18894)
- 统计(18884)
- 商业(18828)
- 版(18474)
- 现代(18036)
共检索到60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勇 向阳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NPD)过程中模糊前端(FFE)创新活动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模糊前端、开放式创新以及知识共享等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四个经典FFE模型的典型特征、共性与差异、优点与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从开放式创新与知识共享的视角,探索并构建提出了FFE的开放式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个重要环节、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说明与分析评价,既融入经典模型的深厚积淀,又弥补了传统模型在开放性与知识共享等方面的不足。为解决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产品开发FFE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孙合林 蒋振宇 阮茜
不确定性是新产品开发(NPD)中模糊前端(FFE)阶段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降低不确定性对NPD成功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了FFE及其不确定性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三个经典FFE不确定性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经典模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提出了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FFE不确定性知识共享模型,对该模型的突出特点、关联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案例分析对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为企业有效应用新模型来降低FFE不确定性、提高NPD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模糊前端 不确定性 知识共享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勇 赵莉 长平彰夫
本文对日本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NPD)过程中模糊前端(FFE)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大样本分析,开发并构建了FFE创新要素与NPD项目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根据513家日本制造企业NPD项目的调查数据,运用AMOS验证因果关系模型,我们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在FFE阶段,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越多,NPD项目的效率越高;开发前项目初始规划强度越大,开发过程中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就越少。而且相对服务企业而言,制造企业的管理层更容易做出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有重大影响的初始规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裴旭东 王伯英 黄聿舟 李娜
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对模糊前端众包任务、创意和流程的有效管理是推动产品创意进入新产品开发后端,提升模糊前端绩效的关键,但众包能力影响模糊前端绩效的过程机理仍不明确。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构建众包能力、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模糊前端绩效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87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包能力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提高模糊前端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及技术不确定性在众包能力与模糊前端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珈旭 胡海青
制造业模糊前端创新是中西方学界关注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在制造业创新的实践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利用模糊前端创新提升制造业创业企业总体创新绩效就成了学界和产业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探求了模糊前端创业拼凑活动,企业社会责任和制造业创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在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影响关系。以357家制造业创业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模糊前端创业拼凑活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模糊前端创业拼凑活动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企业社会责任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企业社会责任在模糊前端创业拼凑活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业创业企业的模糊前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牟绍波 黄雷 田敏
增强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正确评价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于增强集群创新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释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基于技术吸收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和社会资本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期对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唤洲 司晨曦 王慧文
为平衡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中需求繁杂与时间有限、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需求分析方法。首先分析需求的获取途径,其次基于模糊Kano模型判定需求要素类别并进行筛选,然后引入最小二乘法下的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需求要素的初始重要度,再结合Kano模型权重调整系数计算出需求要素的最终重要度。最后以美团外卖为例,验证其科学性,说明这种方法有利于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中科学决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目的 /意义]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 /过程]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维维 何瑞丹 秦剑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突破组织边界,与外部组织进行合作。已有研究基于消费者或供应商参与单一维度探讨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但就消费者、供应商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相关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227家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考察消费者参与、供应商参与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消费者参与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线协同并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供应商参与则会降低产品线协同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而产品线协同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对我国制造企业市场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从资产专用性、知识溢出风险和承诺非对称性3个方面,对供应商参与逆向效应进行解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楚岩枫 郝鹏飞
针对开放式创新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关系较以往有所不同,研究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策略。依据发包方和接包方所采用的不同策略构建二者的收益矩阵,并建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包方和接包方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接包方和发包方的知识转移策略选择与二者的收益比例密切相关,当二者的知识转移收益比例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其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变化;进而分析转移成本、知识投入以及合作研发能力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并针对知识转移中发包方或者接包方的"搭便车"行为,分析在加入激励机制情形下所呈现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验证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亚峰 乐琦 张磊
针对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新产品开发风险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评价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新产品开发风险指标体系;将专家给出的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风险指标影响程度矩阵、风险发生可能性向量和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向量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形式的矩阵和向量;进一步地,通过运用线性加权法得到风险指标影响程度综合群体评价值、风险发生可能性群体评价值和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群体评价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推理对新产品开发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到新产品开发风险的置信度。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罗紫薇 周蕊
本文在系统阐述众包与模糊前端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二者间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众包战略对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活动的促进作用与负面影响,为客观认识众包战略在模糊前端阶段获取优质创意的作用提供辨证思考。然后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众包战略促进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并对后续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给出了具体思路。本研究不仅为探讨众包战略与模糊前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我国企业有效管理模糊前端活动、利用众包战略获取模糊前端优质创意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罗紫薇 周蕊
本文在系统阐述众包与模糊前端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二者间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众包战略对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活动的促进作用与负面影响,为客观认识众包战略在模糊前端阶段获取优质创意的作用提供辨证思考。然后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众包战略促进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并对后续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给出了具体思路。本研究不仅为探讨众包战略与模糊前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我国企业有效管理模糊前端活动、利用众包战略获取模糊前端优质创意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航
文章提出了一种将产品设计工具与项目管理工具集成运用的系统化产品开发模型。首先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候选的开发项目进行选择。然后将设计结构矩阵与关键路径法集成运用对产品开发的实施过程进行规划管理。最后,案例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古继宝 王冰 吴剑琳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探讨双向开放式创新、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与新产品市场绩效的关系,构建理论模型,并根据271份企业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内向型开放通过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影响新产品市场绩效;外向型开放通过创新速度对新产品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内向型开放对新产品市场绩效的总作用效果大于外向型开放对新产品市场绩效的总作用效果。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创新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