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4)
- 2023(14380)
- 2022(12189)
- 2021(11690)
- 2020(9681)
- 2019(22494)
- 2018(22056)
- 2017(41554)
- 2016(21787)
- 2015(24866)
- 2014(24357)
- 2013(23777)
- 2012(22148)
- 2011(20000)
- 2010(19835)
- 2009(18354)
- 2008(17832)
- 2007(15780)
- 2006(13784)
- 2005(12055)
- 学科
- 济(86506)
- 经济(86417)
- 管理(66946)
- 业(65457)
- 企(55847)
- 企业(55847)
- 方法(39025)
- 数学(33238)
- 数学方法(32804)
- 中国(28449)
- 农(24136)
- 财(21858)
- 技术(21181)
- 业经(20928)
- 制(17764)
- 贸(17670)
- 贸易(17658)
- 地方(17294)
- 易(17274)
- 农业(15811)
- 学(15604)
- 银(15515)
- 银行(15489)
- 理论(15010)
- 行(14890)
- 和(14801)
- 融(14102)
- 金融(14100)
- 技术管理(13508)
- 策(13455)
- 机构
- 大学(305008)
- 学院(304151)
- 济(125550)
- 经济(122978)
- 管理(121195)
- 理学(104019)
- 理学院(102916)
- 管理学(101274)
- 研究(101188)
- 管理学院(100661)
- 中国(78163)
- 京(64301)
- 科学(59444)
- 财(58634)
- 所(48518)
- 中心(47638)
- 财经(46192)
- 江(45590)
- 农(45206)
- 研究所(43791)
- 经(42061)
- 业大(41870)
- 北京(40375)
- 范(40125)
- 师范(39682)
- 经济学(37652)
- 院(37536)
- 州(36633)
- 农业(35357)
- 财经大学(34543)
- 基金
- 项目(203223)
- 科学(161878)
- 研究(151876)
- 基金(147286)
- 家(127995)
- 国家(126906)
- 科学基金(109856)
- 社会(96776)
- 社会科(91739)
- 社会科学(91719)
- 省(80001)
- 基金项目(77591)
- 教育(71158)
- 自然(70223)
- 自然科(68652)
- 自然科学(68630)
- 划(67817)
- 自然科学基金(67446)
- 编号(61803)
- 资助(58981)
- 成果(50402)
- 创(47544)
- 重点(46050)
- 部(45484)
- 发(44364)
- 创新(43626)
- 课题(43024)
- 国家社会(39918)
- 教育部(39496)
- 科研(38784)
- 期刊
- 济(138134)
- 经济(138134)
- 研究(91747)
- 中国(65434)
- 管理(49836)
- 财(44409)
- 学报(43484)
- 科学(42427)
- 农(40271)
- 教育(39576)
- 大学(34474)
- 学学(31716)
- 技术(29947)
- 融(28704)
- 金融(28704)
- 农业(27924)
- 业经(23322)
- 财经(22863)
- 经济研究(22363)
- 经(19768)
- 图书(18631)
- 问题(18099)
- 科技(16890)
- 贸(16271)
- 技术经济(15827)
- 业(15677)
- 理论(15520)
- 坛(15269)
- 论坛(15269)
- 国际(14434)
共检索到46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忠泰 白菊玲
建国70年来,我国创新文化的演进脉络始终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从创新文化的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在创新文化发展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以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作为引导我国创新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可将我国创新文化战略进路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观念文化的引领战略、制度文化的保障战略、环境文化建设与不同子文化的织就战略及评价文化的导向战略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世界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宝贵 王欣
以2 698篇中国科技评价研究相关文献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不同研究阶段高频关键词谱系图和共词网络,探究不同研究阶段主题内容和变化趋势。总体而言,研究主题共性与差异并存;评价原则与导向发生了重大转折;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分类评价成为新趋势;评价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关联度和相互渗透性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发现既有文献在科技评价主体、客体、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等层面尚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空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涛涛 陈红喜 丁子仪
遴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192份主要政策文本,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构建共词网络,并使用NETDRAW进行中心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存在阶段性特征,且现行的政策体系仍存在着需求面政策工具匮乏、信息不对称、政策重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统一的政策制定部门、重视顶层设计、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策演进 未来进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兴军 江晓珊
科技创新文化,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尊重、支持、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明确并优化它的三大构成要素。首先,要优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培养和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其次,要遵循科技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第三,树立以创新为荣的社会价值观,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文社会环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建军
企业创新文化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本文总结了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指出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娜 王健
基于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创新文化对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创新要素,即创新基因、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出发,探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对创新文化的需求。通过剖析我国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反思传统文化的制约作用。最后,结合文化进化论,深入研究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进而建构创新文化以推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有效实施,促进国家和企业在观念变革、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共享经济及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企业战略导向 创新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郝宪印 张念明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代,踏上了为之奋斗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国逐步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在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实施方略、实践方法、推进策略、体系框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质。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在深化推动各大区域板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深入推动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融通协调,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地方应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在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走势中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部课题组
始终注重提高创新制度建设,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使创新成为推动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银行建设,中国工商银行于2017年深入开展了创新文化建设调研,通过书面调研、专题座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集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发布了"聚焦本源、因势革故、协同鼎新、永葆生机"的创新文化核心理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讨论了推进中国科技书法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科技书法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在《科学时报》8月21指出,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虽然从文字表述上看大都有求实、创新等词汇,但从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体制与校园环境氛围看,与真正的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理念上重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王开盛
本文在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并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网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指出在创新网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各个参与分工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受文化的制约,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具备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四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本文基于创新文化与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从文化营造、课程改革、资源整合、政策助推等方面,研究构建全面的、开放的、实践的与课堂教学互为融通和支撑的校园创新教育体系,为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教育 创新文化 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