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3)
2023(18044)
2022(15429)
2021(14615)
2020(12056)
2019(27635)
2018(27467)
2017(51835)
2016(28373)
2015(32250)
2014(31818)
2013(30426)
2012(27777)
2011(24647)
2010(24717)
2009(22058)
2008(21323)
2007(18666)
2006(16085)
2005(13564)
作者
(78634)
(65264)
(64834)
(61757)
(41556)
(31404)
(29427)
(25795)
(25027)
(23075)
(22272)
(21898)
(20828)
(20467)
(20258)
(19990)
(19471)
(19419)
(18757)
(18719)
(16202)
(16083)
(15807)
(15065)
(14653)
(14562)
(14425)
(14320)
(13169)
(13093)
学科
(102761)
经济(102633)
管理(82013)
(76276)
(65624)
企业(65624)
方法(48228)
数学(40958)
数学方法(40302)
中国(30138)
(28247)
(26983)
业经(24864)
(24380)
理论(23086)
技术(21826)
(20889)
地方(20602)
农业(18469)
教育(17545)
(17495)
(17348)
贸易(17336)
(16975)
财务(16875)
财务管理(16842)
(16810)
(16385)
银行(16325)
企业财务(15736)
机构
大学(384178)
学院(383639)
管理(151448)
(145140)
经济(141649)
理学(131269)
理学院(129786)
管理学(127262)
管理学院(126567)
研究(124662)
中国(90816)
(81603)
科学(78424)
(66716)
(61136)
(60637)
业大(57714)
中心(57136)
(57092)
研究所(55977)
(53473)
财经(53470)
师范(52899)
北京(51091)
(48759)
农业(47263)
(46396)
(46098)
技术(45286)
经济学(43230)
基金
项目(268630)
科学(210980)
研究(199116)
基金(191705)
(166833)
国家(165362)
科学基金(142532)
社会(123002)
社会科(116210)
社会科学(116181)
(107573)
基金项目(101586)
教育(94892)
自然(92617)
自然科(90489)
自然科学(90462)
(90160)
自然科学基金(88804)
编号(82295)
资助(77944)
成果(66805)
重点(60393)
(58757)
(58677)
课题(58292)
(56760)
创新(54230)
科研(51164)
项目编号(50898)
大学(50758)
期刊
(158429)
经济(158429)
研究(110045)
中国(81027)
学报(62078)
教育(58756)
管理(56805)
科学(55880)
(54200)
(51586)
大学(47781)
学学(44446)
技术(39335)
农业(37626)
(28602)
金融(28602)
业经(26393)
财经(25724)
经济研究(24739)
(22075)
图书(21102)
科技(19964)
(19905)
问题(19422)
(18591)
技术经济(18036)
理论(17206)
职业(16668)
商业(16447)
(16225)
共检索到558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慧  曹冲振  宋作玲  徐伟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课程教学及专业实践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实践课、企业实习、科技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形成了独特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交叉性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军赞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文化因素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建构研究生跨文化意识和培养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文化渗透的层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花玲  仇国芳   王俐   王琳  
个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近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改革方案、建设研究型课程、组织精品课程大讲堂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论述?期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维波  张远英  张萍  
在论述学位评价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评价和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大学学位评价体系的现状,指出其不适应创新能力评价的六个方面,即评价主体权力泛化、评价内容"重标轻本"、创新过程评价弱化、忽视创新环境因素、学位评价"功利化"、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进而提出了改进我国学位评价体系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雪怡  
本文从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入手,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了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改革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对国外成熟经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提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德忠  方祯云  张素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洪峰  
高校承载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作为社会培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屈晓婷  秦莹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情境设计原则、内容及步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曌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内涵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分为外部保障体系与内部保障体系,其参与主体多元、体系结构复杂、运行机制繁多,需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设计体系运行机制并监督保证体系运行效率,需要重新布置体系管理格局并明确各级主体的责权利,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质量标准并实时监测评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各主体上下配合及内外协同程度,构建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教育管理部门承上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核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可成  
叙述了在研究生选修课“特种成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作者结合科学学、创造学及其心理学,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各种特种成型技术的同时,注重这些技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而且,更注重技术发明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成功的途径,以有助于研究生对创新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宇  赵贞  陈刚  裴健  孙净雪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以高等物理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例,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以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创新培养机制,构建了集散式教学、三段式指导、分类式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以探索一条符合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选拔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东海  
通过对全国56所传统研究生院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时长不足、课程安排与学术学位研究生雷同等现象。培养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研究生对校外导师的指导质量评价偏低,大多数的毕业作品仍以毕业论文为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成长过程中,教师教学的实践性、校内导师的指导以及专业实践的效果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为基础,探讨了建构主义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提出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及实践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世良  王景伟  徐玲  李丹  
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从工程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梳理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逻辑,形成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框架,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融通的课程方案,构建了认知—应用—创新三阶段梯次递进的工程实践模式,逐步探索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共治工程实践机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大勇  罗敏  刘清才  
认为第二课堂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