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2)
2023(8386)
2022(7232)
2021(6909)
2020(5911)
2019(13805)
2018(13689)
2017(26785)
2016(14238)
2015(16101)
2014(15690)
2013(14966)
2012(13297)
2011(11544)
2010(11242)
2009(9964)
2008(9188)
2007(7450)
2006(6045)
2005(4722)
作者
(37316)
(31448)
(31187)
(29637)
(20024)
(14970)
(14162)
(12487)
(11982)
(10934)
(10718)
(10501)
(9788)
(9758)
(9698)
(9464)
(9419)
(9085)
(9075)
(8967)
(7623)
(7537)
(7503)
(7170)
(6998)
(6996)
(6808)
(6740)
(6308)
(6125)
学科
(56601)
经济(56549)
管理(40487)
(38971)
方法(33238)
(33237)
企业(33237)
数学(30435)
数学方法(29817)
(13591)
(13545)
中国(12484)
业经(11380)
理论(9964)
(9713)
(9459)
贸易(9454)
(9353)
技术(9306)
财务(9301)
财务管理(9280)
(9224)
地方(8977)
农业(8901)
企业财务(8787)
(8229)
环境(7887)
(7812)
(7493)
(6633)
机构
学院(188388)
大学(186817)
管理(79236)
(75548)
经济(74214)
理学(70376)
理学院(69738)
管理学(68069)
管理学院(67731)
研究(55017)
中国(40550)
(37629)
科学(34799)
(32301)
业大(29866)
(27493)
财经(27337)
中心(26946)
(25681)
(25647)
(25187)
研究所(23868)
经济学(23515)
北京(22589)
(22161)
师范(21907)
(21494)
经济学院(21477)
农业(21417)
经济管理(21112)
基金
项目(141950)
科学(113318)
基金(105120)
研究(101258)
(92372)
国家(91682)
科学基金(80433)
社会(64368)
社会科(61205)
社会科学(61190)
(55800)
基金项目(55678)
自然(54394)
自然科(53241)
自然科学(53230)
自然科学基金(52253)
教育(48549)
(46870)
资助(43790)
编号(40309)
重点(32085)
(31346)
(30659)
成果(29890)
(29535)
创新(28584)
科研(28162)
教育部(27480)
课题(27170)
国家社会(27017)
期刊
(68973)
经济(68973)
研究(46643)
中国(28810)
管理(28617)
学报(28251)
科学(27632)
(25200)
大学(23026)
(22844)
学学(22040)
技术(20174)
教育(18821)
农业(15810)
财经(12863)
业经(12224)
(12193)
金融(12193)
经济研究(11813)
统计(11494)
(11010)
(10392)
技术经济(9769)
决策(9341)
科技(9323)
问题(9279)
理论(8969)
(8747)
林业(8607)
(8500)
共检索到24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玉  吕勇  林辉  石军南  张江  孙华  莫登奎  臧卓  
地位指数法是当前立地质量评价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评定方法。在同一立地上,实现不同树种地位指数之间的转换,建立地位指数相关关系模型有助于立地质量的评定。然而,地位指数相关关系模型中其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存在度量误差,所以采用常规的回归模型不合理或使用不便利。利用线性度量误差模型,以湖南省雪峰山杉木和马尾松地位指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地位指数相关关系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和模型适用性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为5.391%,模型精度比较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不同树种间的立地质量评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郭文清  曹小玉  
以南方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地上生物量与树干、树冠的相容性联立方程组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方程最大平均绝对误差和方程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均趋于无穷小,树干生物量Y1和树冠生物量Y2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502和0.8807,模型精度比较高,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建立相容性立木生物量模型提供新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玲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优势木树干解析材料,选择合适的生长方程构建了能把地位指数写成年龄和优势高显式表达式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参数作优化求解.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误差小,精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华  杨茂瑞  刘永敏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江泽慧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杉木、马尾松横纹拉应力、顺纹拉应力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表面 ,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方式、加载速度对木材的断裂过程有影响 ;木材的微观构造影响其断裂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韩宁林  
以10种培养基质,对马尾松和杉木两树种进行容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基本材料配制基质,比纯黄心土基质培育的马尾松和杉木百日苗,干物质重分别增加93.2%和53.9%;与蛭石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43.9%和104.0%;与松树皮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25.0%和42.9%。以松针为基本材料配制的基质效果近似于竹叶。两者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与各处理相比较,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培养基质理化性质与苗木生物量相关的矩阵分析,容器基质的容重和孔隙度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基质内有效养分含量,特别是磷含量的多少很重要。两树种对各种理化因子反映基本一致,但对具体营养元素的要求有所不同。马尾松要求含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思祖  黄青峥  吴旺民  
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杉木和马尾松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最大密度的数学模型的预报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模拟检验精度均达到99.0%以上,并且P{R>R}>85.0%。可认为各模型的总体相关系数及其预报效果是理想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光武  陈晨  王柯力  
【目的】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密度指数模型的研究,为制定木材产量及质量的提升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薄山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47块标准地数据,以林分平均胸径为输入向量,以林分密度为输出向量,建立了林分密度指数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与Reineke的林分密度指数模型进行比较。【结果】①薄山林场马尾松人工林最大密度线斜率b为-1.516 3,马尾松标准平均胸径为14 cm, Reineke的林分密度指数模型精度为92.11%, t检验结果显著;②构建了网络结构为1∶2∶1的林分密度指数ANN模型,模型拟合精度为92.57%,均方误差为0.001 469 7。③无论采用Reineke林分密度指数还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拟合株数密度随林分平均胸径的变化趋势时,幼龄林组拟合效果都不理想,这与幼龄林组数据数量偏少有关。【结论】所建模型可为薄山林场马尾松抚育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图4表1参1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喻方圆  邵岚  沈永宝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ir and Masson Pine seed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a year storage period. The investigating indexes ar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the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OD and POD activity as w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雪华  杨茂瑞  胡星弼  
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对22年生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主要水文要素:降雨、林冠截留、树干茎流、土壤水分含量、径流及各种水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林林冠的截留率为10.20-17.56%,茎流率为0.98-1.40%。土壤层较薄,含水率低,水文物理性质较差,土壤蓄渗性能较弱。林地径流量较小,且多为表层流。降雨输入林地的养分量大于径流的输出量。林内雨和树干茎流淋溶的养分量占养分还原总量的48-53%。其淋溶的K、Mg、N的养分量超过凋落物归还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罗汝英  张纯清  胡永清  游为贵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有效P作用很大;杉木纯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针阔混交林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尤其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有利于林业持续发展。另外,根际土中在早春时有较多的有效微量元素贮备,可供其后旺盛生长时期吸收,因而林分很少出现缺素症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舒  胡进波  汪倩倩  王熠章  苌姗姗  刘元  
【目的】为实现木材微观构造的宏观化,更直观全透认识木材生物结构,将其细胞组织从二维平面图像转到三维立体图像,基于参数化设计模块Creo Parametric建模技术,构建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微观构造的立体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马尾松三切面的微观构造图像,然后对构成马尾松木材各类组织的细胞类型、组织比量和形态尺寸进行观测定量化分析;基于观察与分析结果,对马尾松典型细胞的结构形貌及胞壁上结构特征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将构建的模型导入弘瑞3D打印系统(modellight)进行模拟分析与模型打印。【结果】针叶材马尾松解剖分子排列规则,管胞约占木材体积90%,其它细胞为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和树脂道等。基于各类细胞的真实形态特征构建单个细胞模型,在单个细胞的3D模型基础上根据各类组织分布与排列规律将各细胞进行组装,获得针叶材马尾松木材微观构造的立体模型。运用3D打印技术将虚拟的模型实体化,构造出等比例放大200倍的微观实物模型。【结论】本研究证实3D技术在木材微观构造水平建模的可行性,将丰富的木材微观结构以实体化的形式展现,为充分了解木材内部特征提供便利,也为木材学教学和木材美学价值开发提供参考,为植物遗态生物质高性能仿生材料研究提供生物学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甫成  赵有科  吕建雄  
对杉木和马尾松心材与边材、溶剂置换干燥木材与普通气干木材的纵向气体渗透性与微细结构进行测定 ,来研究它们的渗透性与微细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杉木和马尾松边材渗透性比心材高 ,与前者的纹孔膜有效流体渗透微孔数比后者多、管胞长度比后者长、管胞搭接率比后者低、管胞流体有效渗透长度比后者长有关 .溶剂置换干燥木材渗透性高于普通气干木材 ,是因为前者纹孔闭塞率低 ,每个管胞开放纹孔数、单位面积开放纹孔数、纹孔膜有效流体渗透微孔数比后者多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鼎华  叶章发  李宝福  
研究了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连作相比 ,轮作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酶活性增强、土壤酚类物质减少、土壤酸度降低、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提高以及土壤有效养分增加 ,并由此导致了林分生长量的提高。轮作林分土壤肥力提高 ,林分生长量增加的实质在于 :人工林林分实施轮作后 ,由于后茬植物与前茬植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 ,土壤生物活性增强 ,并由此而导致土壤酸度降低、有毒物质减少 ,速效养分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贺同鑫  孙建飞  李艳鹏  俞有志  胡宝清  王清奎  
【目的】以期揭示环割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在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中分别布置6个6 m×6 m样方,每个样方至少包含5棵树。杉木和马尾松平均树高分别为16.3和15.3 m,平均胸径分别为18.5和17.2 cm。每种林分随机选择3个样方进行环割,即在树木胸径处去除10 cm宽的树皮和韧皮部,以阻断光合产物的地下碳分配,剩余3个为对照。环割1个月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环割1个月和1年后采用磷脂脂肪酸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杉木林环割1个月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