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6)
2023(12335)
2022(10635)
2021(9981)
2020(8523)
2019(19542)
2018(19033)
2017(36822)
2016(19989)
2015(22381)
2014(22264)
2013(21697)
2012(20003)
2011(17929)
2010(17549)
2009(16185)
2008(15956)
2007(14181)
2006(11923)
2005(10414)
作者
(55951)
(47115)
(46712)
(44745)
(29610)
(22689)
(21599)
(18585)
(17807)
(16456)
(16013)
(15758)
(14729)
(14687)
(14579)
(14487)
(14361)
(13811)
(13393)
(13385)
(11467)
(11432)
(11142)
(10800)
(10576)
(10524)
(10301)
(10258)
(9394)
(9305)
学科
(85127)
经济(85040)
管理(58591)
(53603)
(43616)
企业(43616)
方法(41047)
数学(36849)
数学方法(36404)
(23268)
(22749)
地方(20845)
中国(19495)
业经(16772)
(16352)
(15403)
贸易(15399)
农业(15244)
(14947)
(14402)
(13812)
财务(13770)
财务管理(13734)
环境(13670)
企业财务(13062)
(12460)
地方经济(11761)
技术(11592)
(11431)
理论(11409)
机构
学院(281554)
大学(280723)
(115443)
经济(113137)
管理(111293)
理学(97314)
理学院(96253)
管理学(94570)
管理学院(94043)
研究(90621)
中国(66871)
(57108)
科学(56524)
(52764)
(45661)
(44605)
中心(43545)
财经(42638)
业大(42103)
研究所(40863)
(40629)
(38758)
(36167)
经济学(36019)
农业(35922)
师范(35812)
北京(34707)
(33229)
经济学院(32838)
(32553)
基金
项目(197878)
科学(156764)
基金(145007)
研究(143000)
(126589)
国家(125602)
科学基金(108306)
社会(91945)
社会科(87228)
社会科学(87205)
(77563)
基金项目(77222)
自然(70558)
自然科(68822)
自然科学(68802)
自然科学基金(67540)
教育(66142)
(65578)
资助(58707)
编号(57704)
成果(45614)
重点(45045)
(44172)
(42942)
(41239)
课题(39214)
创新(38700)
国家社会(38512)
科研(38509)
教育部(37943)
期刊
(119246)
经济(119246)
研究(74509)
中国(47341)
学报(43419)
(42173)
科学(40403)
(40294)
管理(37743)
大学(33006)
学学(31477)
农业(27365)
教育(25082)
技术(24610)
(21482)
金融(21482)
财经(20532)
业经(19756)
经济研究(19317)
(17590)
问题(16453)
(14479)
统计(14213)
(13943)
资源(13844)
技术经济(13735)
(13003)
(12834)
理论(12710)
商业(12616)
共检索到39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胜  陈晓春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通过水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行政区转移。传统理论上,人们认为造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环境执法效率和管理体制的障碍。实际上,以上因素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困境。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对流域污染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以及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污染治理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利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履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而污染外部性和利益冲突则使各行政区之间难以达成合作治理,府际博弈的非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毕亮亮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水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为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下游地方政府及人民之间矛盾解决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江苏浙江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国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解决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较为可行的方案是:保持以条块结合的政府层级结构基础上的管理体制,通过机构、机制、法规等综合性改革来协调当前管理体制中流域及区域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矛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翔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难题,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也没有系统的定量研究分析跨行政区这一因素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基于公共物品、"搭便车"和集体行动等理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并使用41个可以获得较完整数据的主要湖泊和水库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水资源周边涉及的行政区数量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基本结论是湖泊或水库周边每增加一个地级市,水质会变差一个等级,而没有发现县级行政区的数量会产生明显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伊清  吕明响  
跨行政区流域污染防治涉及众多管理部门,往往形成错综复杂的权力网。如果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很容易造成行政冲突。在目前多元行政主体均有法定监管权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管辖权的让渡赋予流域机构协调解决跨地区污染的职能,可以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的单一目标,达成治理污染的目的。本文以法学的分析视角,通过规范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全面解析我国跨行政区域流域污染防治之法律规制现状,分析跨域管辖权冲突的法律困境。并以巢湖流域作为分析实例,借鉴欧美流域管辖权设置之经验,为流域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让渡而实现跨域污染防治之行政合作提供实践范本。研究表明,通过制定或者修改行政规范,规范行政合作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规制行政主体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耀  贾劼  
文章分析了多年来我国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 ,讨论了目前解决跨行政区污染问题存在的困难 ,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海良  乜鑫宇  李丹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对我国水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有效掌握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以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等为指标,对2005~2012年太湖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污染指数法对太湖流域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太湖流域水质确实得到改善,但仍然处于重污染范畴,而且水质改善速度缓慢。最后,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霍晓楠  
为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构建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论文以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探讨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下流域生产技术进步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研究表明:(1)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能够降低流域水污染物的存量;(2)加强府际间的合作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换来更清洁的水环境,同时能够增加流域整体的净收益水平;(3)技术溢出效应对省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投资数额及消费品产量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霍晓楠  
为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构建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论文以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探讨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下流域生产技术进步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研究表明:(1)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能够降低流域水污染物的存量;(2)加强府际间的合作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换来更清洁的水环境,同时能够增加流域整体的净收益水平;(3)技术溢出效应对省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投资数额及消费品产量有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泽生  曲昭仲  
只有通过融资激励机制来改变或强化各行政区域的污染治理和监督激励强度,才能实现流域上下游整体上的福利优化,有效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实现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收益的平衡。对流域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的分析表明,在中国现行水污染治理体制下,流域内各行政区域间的激励不相容导致了流域水污染的持续和加剧,也导致了地方政府污染治理监督强度和治理强度上明显的激励不足。通过自主协商和横向要素转移等自组织模式强化上游的治理、融资和监督激励,可有效地实现分散信息下的上下游之间的激励相容,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流域水环境的改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余兴厚  
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指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采取的途径与方式,包括跨行政区公共服务供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区域合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彦强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表现出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分散同构的特征,资源的跨行政区流动和配置受到一定的阻碍。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可以使资源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以实现。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一体化的实现和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必须从构建强有力的区域组织、通过合作协议加强行政权力横向协调、联合兴办开发区等方式着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何奇龙  李琴英  李晶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性,府际间合作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合作治理中存在"搭治污便车"的困境。由于府际间大气污染治理博弈的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由此建立了多人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机制和有约束机制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政府间污染产业转移,建立了污染产业转移政府对承接方政府治污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和有约束两种情形下(补偿,治理)策略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府际间的合作治理策略选择不会受到外部效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时污染物减排量、不治理时污染物排放增加量、中央政府对治理的奖励和对不治理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大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其权重系数,可有效促使地方政府策略向参与合作治理演化。无约束下自主选择时,最优策略(补偿,治理)不会成为稳定均衡策略,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后,当经济惩罚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治理)成为稳定均衡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