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9)
- 2023(12845)
- 2022(10523)
- 2021(9944)
- 2020(8308)
- 2019(19145)
- 2018(18829)
- 2017(35294)
- 2016(19174)
- 2015(21825)
- 2014(21682)
- 2013(20656)
- 2012(18660)
- 2011(16210)
- 2010(16376)
- 2009(14496)
- 2008(14435)
- 2007(12979)
- 2006(10861)
- 2005(9087)
- 学科
- 济(78800)
- 经济(78719)
- 企(78604)
- 企业(78604)
- 业(77703)
- 管理(72205)
- 方法(40739)
- 数学(32710)
- 数学方法(32008)
- 财(26542)
- 业经(24336)
- 务(21114)
- 财务(21057)
- 财务管理(21034)
- 企业财务(19965)
- 理论(19909)
- 技术(17596)
- 中国(17591)
- 农(16755)
- 和(15380)
- 划(14505)
- 教学(14052)
- 制(14016)
- 策(13329)
- 企业经济(12502)
- 经营(12130)
- 地方(11918)
- 体(11788)
- 贸(11722)
- 贸易(11713)
- 机构
- 学院(263307)
- 大学(257626)
- 管理(109088)
- 济(102411)
- 经济(100278)
- 理学(94538)
- 理学院(93645)
- 管理学(91710)
- 管理学院(91198)
- 研究(74861)
- 中国(56606)
- 京(52645)
- 财(47910)
- 科学(44377)
- 江(40252)
- 财经(38664)
- 中心(36643)
- 业大(36417)
- 经(35192)
- 农(35059)
- 所(34612)
- 范(32911)
- 师范(32556)
- 北京(32206)
- 州(31886)
- 技术(31699)
- 研究所(31292)
- 经济学(30432)
- 商学(29611)
- 商学院(29349)
- 基金
- 项目(179606)
- 科学(143239)
- 研究(135120)
- 基金(129463)
- 家(111041)
- 国家(109976)
- 科学基金(98003)
- 社会(84132)
- 社会科(79740)
- 社会科学(79720)
- 省(73082)
- 基金项目(68299)
- 教育(66952)
- 自然(64331)
- 自然科(63011)
- 自然科学(62997)
- 自然科学基金(61883)
- 划(59938)
- 编号(56094)
- 资助(53199)
- 成果(43838)
- 重点(40286)
- 创(40004)
- 部(39865)
- 课题(38947)
- 创新(37055)
- 发(36913)
- 教育部(35340)
- 项目编号(35337)
- 大学(35012)
- 期刊
- 济(109363)
- 经济(109363)
- 研究(69513)
- 中国(53669)
- 管理(46883)
- 财(42621)
- 教育(41029)
- 学报(34663)
- 科学(33361)
- 技术(32737)
- 农(29761)
- 大学(28421)
- 学学(26383)
- 农业(20623)
- 财经(19524)
- 业经(18449)
- 融(18036)
- 金融(18036)
- 经(16921)
- 经济研究(16106)
- 技术经济(15291)
- 财会(14617)
- 职业(14362)
- 统计(13453)
- 问题(13435)
- 业(13010)
- 策(12934)
- 图书(12035)
- 会计(12008)
- 科技(11960)
共检索到381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冬梅
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没能真正形成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没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文章首先论述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制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的发展目标;开放、互动、共享,优化团队教学平台;以学生为本,传帮带协同教学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中江、黄成亮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中撰文,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问题。应用型人才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应用型人才的本质内涵是科学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森锴 刘迪 韦吉爵
文章针对桂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河池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性。从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稳定校企合作基地、打造专兼职合作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阐明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 理工科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根海 谭甲文
校地合作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地方高校依靠"校地合作"办学模式,走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是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
关键词:
校地合作 应用型本科人才 改革 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燕 黄文胜
立足会计行业转型发展背景,创新提出就业型—创新型—创业型"三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动态调整、实训平台建设、"三型"育人模式改革、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动力机制等方面,对基于校企合作共同体的会计"三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及其实践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构建"市场化"校企共同体联合培养育人思路、建立"联盟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特色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晓晖 马英 朱鸿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其人才培养过程要强化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应用能力的训练,采用校企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学过程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构想。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华富 张序君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作为一所市属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学院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培育思路,以培养具有较宽厚的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自学习能力、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区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服务的本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2010年,学院根据《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职业标准、应用性和创新性、校企(行)共育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内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校企(行)共育模式,按照会计职业标准要求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设计对应的课程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就其如何设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如何构建校企(行)共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会计人才 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晓娜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忽略学生差异、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致使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改变计算机教学的各种现状,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计算机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特点编制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计算机教学过程,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万强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合作是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一、依托产业链,构建校"区"合作平台高等教育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基本功能,也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现代功能。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姻,不仅可以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君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含笑 柴政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软件类应用型专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在某些地区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企业热、学校冷",或者毕业学年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度不高,使得学生对学校认同度下降等问题。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例,以期为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机制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光俊 杨治立 杨艳华
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缺乏有效沟通和制度经费保障,以及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亟待建立,文章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沟通交流、全程参与和利益保障等方面对建立校企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进一步推动高校发展。
关键词:
校企联合 应用型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士中
"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培养理念,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念支撑。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行业学院与传统的专业学院双核联动,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支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顾翠花 王懿祥 齐锋 丁丽霞 汤孟平 陈永刚
应用型本科专业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校企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主张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双方人才培养计划的共同制定、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施、校企多渠道联合创新培养第二课堂的开辟三个主要途径入手,探索校企合作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