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5)
2023(11391)
2022(9720)
2021(9345)
2020(7773)
2019(17565)
2018(17501)
2017(32964)
2016(17480)
2015(19438)
2014(18918)
2013(17778)
2012(15884)
2011(13883)
2010(13693)
2009(11973)
2008(11461)
2007(10135)
2006(8241)
2005(6831)
作者
(44304)
(36615)
(36594)
(34675)
(23342)
(17544)
(16702)
(14292)
(14046)
(13079)
(12634)
(12196)
(11585)
(11405)
(11194)
(10977)
(10917)
(10912)
(10517)
(10461)
(8805)
(8657)
(8568)
(8512)
(8243)
(8212)
(8206)
(7986)
(7251)
(7243)
学科
(61536)
经济(61476)
管理(55899)
(53262)
(46858)
企业(46858)
方法(31649)
数学(27530)
数学方法(27012)
(18200)
技术(18057)
中国(16397)
(15799)
业经(14730)
理论(13100)
技术管理(12542)
(12448)
财务(12399)
财务管理(12364)
(12277)
企业财务(11648)
(11139)
银行(11125)
(10947)
贸易(10936)
地方(10872)
农业(10621)
(10620)
(10460)
(10412)
机构
学院(225629)
大学(221482)
管理(93112)
(88221)
经济(86312)
理学(80896)
理学院(80135)
管理学(78619)
管理学院(78168)
研究(62848)
中国(50750)
(44423)
(41731)
科学(37116)
(34039)
财经(33450)
中心(32718)
业大(30661)
(30434)
(28812)
(28002)
(27965)
师范(27703)
(27437)
北京(27025)
经济学(26904)
技术(26115)
研究所(25160)
财经大学(25009)
商学(24789)
基金
项目(156614)
科学(125287)
研究(118386)
基金(113212)
(96674)
国家(95811)
科学基金(85549)
社会(75256)
社会科(71430)
社会科学(71418)
(63724)
基金项目(60364)
教育(56772)
自然(54963)
自然科(53829)
自然科学(53816)
自然科学基金(52856)
(51981)
编号(48702)
资助(45101)
(38569)
成果(37537)
创新(35101)
重点(34596)
(34178)
课题(33126)
(32877)
国家社会(31104)
大学(30901)
项目编号(30616)
期刊
(91147)
经济(91147)
研究(61020)
中国(44450)
管理(37330)
(35207)
教育(29977)
学报(28561)
科学(27881)
技术(26168)
(24578)
大学(23646)
学学(22043)
(20604)
金融(20604)
农业(16736)
业经(15926)
财经(15882)
经济研究(14055)
(13657)
科技(12682)
技术经济(12288)
财会(11979)
图书(11845)
问题(11267)
(11101)
理论(10817)
统计(10607)
(10036)
实践(10008)
共检索到32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湘榕  
当前,各种各样的个人信用评分不断推出并尝试应用于各种不同场景。我国对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需求主要来自于社会治理、消费信贷和社会生活,分别对应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在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主体应用需求和评分数据限制的基础上,对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从评分要素构成、评分方法、评分产品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个人信用评分的未来发展是,社会各方共同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诚信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致力发展金融分,社会征信机构探索联合建立综合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传礼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具有客观、一致、高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个人信贷、信用卡、保险理赔等金融业务。本文首先对信用局评分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用局评分的4种应用方式,讨论了信用评分应用的局限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继红  蔡辉  
本文由银行开展个人信用消费信贷引出我国应大力建设有效的个人信用机制,论述了个人信用机制的理论基础、声誉组织和社会实施机制;介绍了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个人信用体系的政策背景、现状以及解决所存问题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许佩  韩旖桐  覃志  
从样本偏差和信用样本动态变化问题出发,以CBR(案例推理)方法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发现,基于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在案例检索环节假设特征集中各特征变量具有相同权重,与个人信用评分实际不符;在案例修正环节假设相似案例权重相等,导致已有数据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些局限性,本文设计了基于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的权重调整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及Logistic回归的稳定性计算个人信用评分各特征变量的权重,对案例检索进行优化;设计基于距离的投票算法计算各相似案例的权重,对案例修正进行优化。实证实验证明基于优化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精确性和解释性均有所提高,错分率降低,能够输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已有数据信息,更加适用于个人信用评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传和  彭江  
在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信用交易日益频繁的中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建设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文章基于运用FAHP法构建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引入FAHP法简化了模型的构建过程,模型运行结果有效、合理,值得在个人信用评分领域推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庆焱,靳云汇  
Based on a set of credit card samp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a systemically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ous statistical credit scoring models was firstly made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dicated that every model has its own strength and weakness The strengths of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inear program,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re that these models are explainable and their outputs can be a linear scorecard(so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But these models have higher misclassification rate comparing with others Neural network and classification tree models have a higher predict accuracy,but may be‘over fitted’,and their outputs are hard to be explained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莫茜  高峰  董纪昌  
本文将Logistic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相结合,在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行为状态的变化,将其加入信用评估模型中,得到优于单一运用Logistic模型的结果,据此得到的动态信用评分,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及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付代军  潘多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2013年央行推出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方便了公众及时了解个人信用信息,但目前平台提供的身份验证方式受众面窄,通过率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公众需求。探讨优化现有的身份验证方式,增加新的身份验证途径,同时在平台中引入用户"安全等级"设置,将验证方式的可靠性与可获取的信用产品关联起来,可以帮助平台在改进易用性的同时保证信用信息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兴胜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信用基础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极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尽快建立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迫在眉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赵梦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来源越来越多,虽然可以更加精准、科学地刻画个人信用状况,但由于数据来源多、结构复杂等问题,给传统的征信技术带来了挑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个人信用模型,可以同时对多个数据集进行建模和变量选择,同时考虑了数据集间的相似性和异质性。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本文所提出的整合模型在变量选择和分类效果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将整合模型应用于城市和农村两个数据集的个人信用评分中发现,整合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武安华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逐渐互联网化。互联网促使社会信任结构转变,为信用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推动了新的信用形式即互联网信用的形成。互联网信用缺失问题在互联网交易中,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柠檬问题"的产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曙光  
1、引言 消费者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对消费者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信任的基础上,无须付款就可以获取商品、服务或资金的能力。分为消费者消费信用和消费者经营信贷两类。从国外银行发展看,传统业务的利润正日趋减少,而个人金融业务则迅速扩大,在发达国家占到了整个银行业务量的30%左右,一些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已超过50%,甚至70%。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浩  黄险峰  陈彦舟  
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评分指标对个人信用进行量化评分,可以获得个人的社会信用水平,评判个人信用风险,这将有利于节约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目前国内已有江苏苏州的桂花分、江苏宿迁的西楚分、福建福州的茉莉分、福建厦门的白鹭分等个人信用分落地应用,而部分城市暂未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个人诚信建设的政策文件和系列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国内部分城市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信用惠民工程,需要对适合各城市情况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勇  
我国个人信用社会征信体系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不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和专业人才匮乏,个人信用资料不全,信用数据开放渠道不通畅,缺乏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立法、加强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信用资料和完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