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0)
- 2023(16564)
- 2022(14258)
- 2021(13547)
- 2020(11204)
- 2019(25913)
- 2018(25634)
- 2017(50075)
- 2016(26756)
- 2015(30021)
- 2014(29633)
- 2013(28969)
- 2012(26650)
- 2011(23683)
- 2010(23892)
- 2009(21906)
- 2008(20477)
- 2007(17848)
- 2006(15692)
- 2005(13625)
- 学科
- 济(102263)
- 经济(102150)
- 管理(79584)
- 业(77529)
- 企(65638)
- 企业(65638)
- 方法(47959)
- 数学(41824)
- 数学方法(41242)
- 中国(32054)
- 财(30048)
- 融(29109)
- 金融(29107)
- 农(28356)
- 银(28334)
- 银行(28299)
- 行(27240)
- 业经(24099)
- 制(23043)
- 地方(22648)
- 学(19978)
- 务(19844)
- 财务(19766)
- 财务管理(19718)
- 贸(19289)
- 贸易(19274)
- 农业(19075)
- 易(18779)
- 企业财务(18758)
- 理论(18049)
- 机构
- 学院(365432)
- 大学(364639)
- 管理(149485)
- 济(148295)
- 经济(145024)
- 理学(129600)
- 理学院(128269)
- 管理学(126088)
- 管理学院(125405)
- 研究(117895)
- 中国(94977)
- 京(75785)
- 财(70450)
- 科学(70372)
- 所(56765)
- 中心(56426)
- 财经(56356)
- 农(54178)
- 江(52680)
- 业大(51856)
- 研究所(51652)
- 经(51314)
- 北京(47516)
- 范(46550)
- 师范(46154)
- 经济学(44325)
- 院(43645)
- 州(43291)
- 财经大学(42179)
- 农业(42100)
- 基金
- 项目(252193)
- 科学(199319)
- 研究(187172)
- 基金(183787)
- 家(158246)
- 国家(156907)
- 科学基金(136600)
- 社会(117794)
- 社会科(111768)
- 社会科学(111739)
- 省(97975)
- 基金项目(97396)
- 自然(88762)
- 自然科(86704)
- 自然科学(86685)
- 教育(86367)
- 自然科学基金(85124)
- 划(82057)
- 编号(77214)
- 资助(75993)
- 成果(61990)
- 部(56015)
- 重点(55837)
- 发(53585)
- 创(52729)
- 课题(52366)
- 创新(49082)
- 教育部(48657)
- 科研(48152)
- 国家社会(48062)
- 期刊
- 济(156505)
- 经济(156505)
- 研究(107926)
- 中国(66685)
- 管理(54825)
- 财(53617)
- 学报(52628)
- 科学(49680)
- 农(48649)
- 融(46469)
- 金融(46469)
- 大学(41162)
- 学学(38849)
- 教育(38821)
- 农业(33074)
- 技术(32311)
- 财经(26940)
- 业经(26053)
- 经济研究(24962)
- 经(22898)
- 问题(19993)
- 理论(18710)
- 图书(17809)
- 技术经济(17337)
- 实践(17220)
- 践(17220)
- 科技(16746)
- 现代(16627)
- 业(16429)
- 商业(15775)
共检索到53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P2P等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有效监管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特点,从有效监管并促进合规创新角度建立序贯博弈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越高,违规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金融企业越有动力进行违规创新行为。而监管部门在宣布监管的同时采取随机抽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果,进而杜绝违规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企业信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学菲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反思的焦点。逆周期监管是解决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一剂良方,若想让这剂良方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从逆周期监管工具选择到制定逆周期监管模式,再到逆周期监管措施的具体落地,每一步都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和调整。但由于联席会议制度不成熟、分业监管体制存在漏洞、法律缺位等原因,导致监管体制存有缺陷,实施中的逆周期监管工具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逆周期监管成本计算问题也还未提上日程,这一系列难点导致推进逆周期金融监管困难重重。文章重点分析了推进逆周期监管过程中存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学菲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反思的焦点。逆周期监管是解决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一剂良方,若想让这剂良方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从逆周期监管工具选择到制定逆周期监管模式,再到逆周期监管措施的具体落地,每一步都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和调整。但由于联席会议制度不成熟、分业监管体制存在漏洞、法律缺位等原因,导致监管体制存有缺陷,实施中的逆周期监管工具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逆周期监管成本计算问题也还未提上日程,这一系列难点导致推进逆周期金融监管困难重重。文章重点分析了推进逆周期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难点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杨
文章从群体博弈和适应角度,运用演化博弈方法,以相关金融主体和监管者只具有有限理性为前提,分别建立创新路径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理分别分析创新与监管模型中的群体博弈局势的变化形态进而揭示出现有金融管理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监管策略之间的博弈互动机制,进而形成有效的创新战略和有效的监管策略。
关键词:
动态演化博弈 金融创新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友山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作者根据金融监管的实施阶段 ,分别构造了三个金融监管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 ,从金融监管部门的立场出发 ,作者结合金融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博弈 混合战略 纳什均衡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文章将监管辨证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有效规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号博弈 协调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柳 俞乔 李志铭
基于监管方与供应商的行为特征,运用进化博弈论研究了政府有效监管供应商的行为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服务外包业务运营过程中,政府监管机构与供应商之间不存在进化稳定均衡策略,但监管强度、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这几个关键变量能有效影响供应商的风险激励,应据此合理设立政府直接监管供应商的监管标准,有效降低供应商违规行为的期望收益。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政府监管 供应商 进化博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庆康 陈华龙
短期内中国仍坚持分业经营,但长期内无法避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在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传递、虚假信息披露、违规经营等问题。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讲,有可能面临监管重复、监管不到位、各监管机构和部门协调不当、监管组织体系设计陈旧等新的挑战,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监管方面的准备。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相友 梁锐 李成
基于库珀—约翰的协调博弈理论文章分析我国中央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发现目前金融监管协调处于纳什均衡不断突破的进程,高效率策略互补的乘数效逐步形成;监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制度优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高金融监管效率;需要从信息共享、法律约束、主协调人设置的角度,为金融监管协调创造制度环境。
关键词:
监管效率 协调博弈 乘数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维生 张志远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成 张炜 匡桦
文章通过对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成本是导致监管制度漏洞的重要因素。以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博弈为基础的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结果显示,监管者可以通过对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的动态调整实现监管博弈均衡。监管制度的均衡分析与微观形成机理结论的契合表明,降低监管成本比单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处罚力度更有利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与化解。通过对美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实践分析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透视,模型结论得到了有效的印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博弈 系统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