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7)
- 2023(12589)
- 2022(10678)
- 2021(10223)
- 2020(8829)
- 2019(20924)
- 2018(20988)
- 2017(40762)
- 2016(22016)
- 2015(25243)
- 2014(25246)
- 2013(24792)
- 2012(22791)
- 2011(20396)
- 2010(20169)
- 2009(18485)
- 2008(18024)
- 2007(15808)
- 2006(13229)
- 2005(11405)
- 学科
- 济(91260)
- 经济(91173)
- 管理(60115)
- 业(58237)
- 企(47374)
- 企业(47374)
- 方法(45912)
- 数学(41300)
- 数学方法(40578)
- 农(24947)
- 财(21918)
- 中国(20341)
- 学(19946)
- 地方(19883)
- 业经(17878)
- 农业(16564)
- 贸(16343)
- 贸易(16335)
- 易(15839)
- 制(14436)
- 理论(14375)
- 务(14053)
- 财务(13990)
- 财务管理(13955)
- 和(13733)
- 企业财务(13100)
- 环境(12979)
- 技术(12929)
- 划(11255)
- 银(11252)
- 机构
- 学院(308805)
- 大学(307125)
- 管理(121271)
- 济(120491)
- 经济(117819)
- 理学(105562)
- 理学院(104341)
- 管理学(102082)
- 管理学院(101515)
- 研究(98894)
- 中国(74589)
- 京(64577)
- 科学(64351)
- 农(53926)
- 财(53368)
- 所(49788)
- 业大(49257)
- 中心(47808)
- 江(45810)
- 研究所(45789)
- 财经(43413)
- 农业(42772)
- 范(40355)
- 师范(39931)
- 北京(39691)
- 经(39275)
- 州(36632)
- 院(36422)
- 经济学(36359)
- 技术(33684)
- 基金
- 项目(215734)
- 科学(169138)
- 基金(156000)
- 研究(153630)
- 家(137259)
- 国家(136120)
- 科学基金(116779)
- 社会(95039)
- 社会科(89978)
- 社会科学(89951)
- 省(85225)
- 基金项目(83176)
- 自然(78871)
- 自然科(76965)
- 自然科学(76947)
- 自然科学基金(75512)
- 划(72383)
- 教育(71917)
- 资助(64741)
- 编号(63123)
- 成果(49588)
- 重点(48809)
- 部(47164)
- 发(46000)
- 创(44728)
- 课题(43105)
- 科研(42271)
- 创新(41835)
- 计划(40532)
- 大学(40211)
- 期刊
- 济(124712)
- 经济(124712)
- 研究(80220)
- 中国(57109)
- 学报(49783)
- 农(47419)
- 科学(46405)
- 财(42649)
- 管理(41690)
- 大学(37148)
- 学学(35059)
- 农业(32247)
- 教育(30507)
- 技术(29395)
- 融(22409)
- 金融(22409)
- 业经(21501)
- 财经(20369)
- 经济研究(19969)
- 业(18057)
- 经(17448)
- 问题(17088)
- 资源(16705)
- 统计(16454)
- 版(15572)
- 技术经济(15292)
- 图书(15201)
- 策(14944)
- 科技(13896)
- 理论(13607)
共检索到434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伟华 聂鑫 蒋卫国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转移矩阵方法只能在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之间相互比较而不能总结长期整体的变化规律,频繁项集不能导出变化序列。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序列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土地序列数据库的定义,然后根据土地序列数据实际特点和垂直格式的序列模式SPADE算法,给出土地变化序列模式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以中国广西为实例的研究中,计算了1970s—2015年共7期22种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序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之间,部分林地转换为厂矿、采石场、交通道路等建设用地类型;城镇用地主要由旱地和水田转换而来;在研究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土地单元转化成水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以广西阳朔县为例,在分析多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利用相对变化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空间自相关等测度典型风景名胜城市阳朔县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理。得出:①1993年来,阳朔县域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②阳朔县域建设用地在空间上分布呈现从集中向分散的趋势发展;③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阳朔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的需求;④在农业发展减弱反馈、工业发展减弱反馈以及旅游业发展加强反馈的影响之下呈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向旅游业用地转化的过程。文章最后认为建立旅游用地分类标准是深入探讨土地利用与旅游发展互动机理的基础,也是...
关键词:
风景名胜城市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互动机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静 黄玉莉 杨彬彬 龚苑红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为例,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中农业空间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其生态修复的重点方向,并探讨了其生态修复的定位、思路和模式,以期为我国岩溶地区农业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概况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辖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20年,自治区常住人口为5012.68万人。自治区现有职业院校316所,在校生146.09万人,其中高职院校44所,在校生约为62.14万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272所,在校生83.95万人。
关键词:
广西壮族 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梓琳
我国农业快速进步的首要表现方式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也是城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十九大指出推进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而在推进过程中,主导产业位于关键性地位。文章结合主导产业理论与选择基准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运用区位商法计算以及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广西农林牧渔业的专业化程度。结果表明:广西北部、中部以及沿海地区应发展优质水稻;河池、南宁、柳州、来宾的桑蚕产业比较优势显明;渔业在防城港、北海、贵港、钦州等城市具有比较优势;林业在梧州、防城港、河池、百色等城市比较优势明显。
关键词:
区位商 都市型现代农业 广西 方法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麦格
本文梳理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编制中的探索与实践,结合选址论证、踏勘论证、节地评价等专题实践,分析了尚需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敏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变革,改善城乡居民的比例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化发展,扩大地区经济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引导居民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从而更加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在分析广西新型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下广西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广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南宁古城支行课题组 莫少恩 齐巍巍
农业在广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广西农产品交易市场也发展迅速。论文对广西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特征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存在的经验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广西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黄嫦慧 梁自力 滕冬建 陈星霖 郑良军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该文通过深入农户调查和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从广西耕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广西粮食安全生产问题,认为广西粮食生产赶不上人口发展需要,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农户产业结构调整对广西粮食安全生产已构成严重危险,粮食安全生产不容忽视,提出了加强粮食安全生产5点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胜岳 张肖
环境压力的变动及其社会驱动力研究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作用重大,也对政策着力点选择和实施方法等具有引导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2003—2013年物质输入流和输出流共五项环境数据指标为基础,采用构建指标法研究该区环境压力的总体变动趋势,再利用分解分析的方法将环境数据进行具体到生产端六个生产部门和消费端六个消费部门的分解。结果表明:2003—2005年,广西环境压力明显上升,2005—2013年环境压力波动下降;生产端内部的制造业部门和消费端内部的固定资本形成对环境压力变动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先贵 赵晶 马彩虹 肖玲 申烨红
研究目的:评估广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足迹家族中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构建由生态压力、GHG(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广西的生态压力从1990年的中上(Ⅱb)升为2013年的很高(Ⅲb)。2013年防城港和百色的生态压力为中上(Ⅱb),柳州、梧州、来宾和崇左较高(Ⅲa),南宁、桂林、柳州和北海等其余8市很高(Ⅲb)。(2)1990年以来广西的GHG排放等级较低(Ⅰb)。2013年北海的GHG排放为中上(Ⅱb),贵港和玉林为中下(Ⅱa),河池和梧州为很低(Ⅰa),柳州、防城港、南宁和桂林等其余9...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崇辉 蔡湘文 蓝妮拉
定量测度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环境状态可指导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对其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土地整治实施后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可见土地整治是增加耕地,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环境 评价研究 广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冷眉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验探索、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作用,促进教育迈上新台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委最近决定对全区教育科研部门的工作关系进行调整,并扩大和完善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工作职能。他们决定采取以下重要措施。 一、明确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是自治区教委直接领导的事业单位,是区教委指导全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谓彬 ,覃婷婷 ,欧阳作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作为广西唯一获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的城市,柳州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站位谋发展,探索了推动深度服务地方的产教融合“内循环”、畅通服务东盟面向全球的产教融合“外循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验做法,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城市发展体系。亮点柳州市是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产教融合工作聚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线,成为助推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和广西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