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
- 2023(30)
- 2022(30)
- 2021(28)
- 2020(40)
- 2019(70)
- 2018(92)
- 2017(185)
- 2016(84)
- 2015(82)
- 2014(96)
- 2013(123)
- 2012(67)
- 2011(63)
- 2010(71)
- 2009(57)
- 2008(46)
- 2007(41)
- 2006(38)
- 2005(31)
- 学科
- 贸(330)
- 贸易(330)
- 易(327)
- 电子(302)
- 网上(298)
- 网上贸易(298)
- 管理(171)
- 济(166)
- 经济(166)
- 业(137)
- 企(134)
- 企业(134)
- 方法(118)
- 学(109)
- 数学(108)
- 数学方法(107)
- 供销(77)
- 销(77)
- 水产(56)
- 动物(52)
- 中国(47)
- 动物学(40)
- 农(38)
- 业经(33)
- 物(31)
- 及其(30)
- 教学(29)
- 财(29)
- 税(27)
- 务(26)
- 机构
- 学院(1147)
- 大学(1078)
- 研究(383)
- 农(376)
- 科学(374)
- 管理(354)
- 理学(321)
- 理学院(316)
- 农业(315)
- 管理学(301)
- 管理学院(300)
- 业大(295)
- 中国(269)
- 技术(255)
- 济(247)
- 经济(244)
- 所(243)
- 研究所(232)
- 京(228)
- 实验(227)
- 室(223)
- 农业大学(218)
- 实验室(210)
- 重点(199)
- 江(185)
- 中心(176)
- 省(176)
- 工程(172)
- 业(158)
- 科技(140)
共检索到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兴堂 陈宏 游余群 毛晓勤 冯照军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关键词:
海门白山羊 染色体 核型 C-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石英 黄世乐
农药的结合残留是指借助常规溶剂不能被抽提的残留农药及其代谢物。它在土壤中形成结合态残留后,脱离了正常的降解、迁移等循环过程,而导致其稳定性和持留性增加。绿麦隆系麦田用除草剂,在江苏稻麦两熟地区使用,曾因其残留而产生对后茬水稻的药害。为阐明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归趋,采用核素示踪技术进行了上壤结合残留研究,结果为:(1)~(14)C-绿麦隆在供试土壤中有明显的结合残留,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其结合残留物明显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稻土;渍水土壤结合残留明显高于旱地土壤;(2)~(14)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林 黄世国 林思祖 林大辉
立地类型划分的科学与否是营造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应用模糊-C均值(FCM)算法改变了传统的立地类型组通过人为给定阈值的划分方式.本研究中,FCM依据外业调查数据对样地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4个簇即4个立地类型组:阳坡低海拔立地类型组、阳坡高海拔立地类型组、阴坡高海拔立地类型组、阴坡低海拔立地类型组.
关键词:
模糊C-均值算法 立地类型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俞益 周良炎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带。对每对染色体的C-带特征作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C-分带效果的因素及燕麦染色体C-分带的意义。
关键词:
糙毛燕麦,染色体C-分带,细胞遗传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黎树 铁槐茂 段靖 赵仲孟 杨淞 郭秀兰 杨世勇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10)30sm(10)10st(10)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
关键词:
鲈鲤 核型 C-带 多倍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河 徐静雯 赵勇
本研究旨在利用4种提取方法[振荡提取(OE)、高速匀浆提取(HHE)、超声提取(UE)和反复冻融提取(RFE)]从螺旋藻中提取C-藻蓝蛋白并对其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4种提取方法所得C-藻蓝蛋白纯度都达到了试剂级标准,其中反复冻融和高速匀浆方法提取得到的C-藻蓝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分别达到了2.68和2.37。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反复冻融得到的C-藻蓝蛋白α-螺旋含量最高,说明其二级结构最稳定。C-藻蓝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表明,其溶解度、乳化能力、起泡能力、持水性、持油性、最低凝胶浓度和表面疏水性,均表现为反复冻融提取>高速匀浆提取>超声提取>振荡提取(P≤0.05)。由SDS-PAGE图谱可知,所有提取方法得到的C-藻蓝蛋白均包含α和β两个螺旋亚基。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C-藻蓝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4种提取方式所得C-藻蓝蛋白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表现为反复冻融提取>高速匀浆提取>超声提取>振荡提取。综上所述,反复冻融提取的C-藻蓝蛋白纯度最高,二级结构最稳定,具有最佳的功能特性包括了溶解度、乳化能力、起泡能力、持水性、持油性、最低凝胶浓度和表面疏水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这些研究结果对拓展C-藻蓝蛋白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应用提供理论和研究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程薇 成冰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对(14)~C-绿磺隆结合残留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绿磺隆在土壤(旱地条件)中的结合残留甚为明显。不同土壤间差异显著,随时间延长,结合残留呈增长趋势。室内暗培养的黄棕壤,101 d时,结合残留率为25.06%,红壤为15.46%,黄潮土为10.17%;202 d时,黄棕壤为34.40%,红壤为32.27%,黄潮土为20.87%。室外自然条件下与室内培养基本一致,由(14)~C-绿磺隆处理的黄棕壤室内培养202 d(相当于一个麦季),结合残留率为34.40%,室外自然条件下215 d时为33.71%。(2)绿磺隆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物对作物(水稻和豌豆)是有效的,超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娥 李万隆 刘大钧
对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两物种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和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进行根尖染色体C-分带,获得清晰的C-分带带型,并对二者带型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二者C-分带带型有较大差异。P.juncea的C-分带带纹较P.huashanica丰富,P.huashanica所有染色体均显较强端带。通过二者带型比较,对华山新麦草是否仍应保留在新麦草属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将新麦草和华山新麦草的基因组分别标为Nj和Nh以示区别的建议。
关键词:
新麦草 C-分带 基因组 带型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平 温陟良 彭士琪 郭振怀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8% ;枣吊去叶处理 (均匀去掉一半叶片 )后 ,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增加了 17 0 6 % ,果实获得的标记光合产物增加了 15 2 6 % ;当果实一侧叶片去除时 ,其异侧叶片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 ;并且 ,同一枣股不同枣吊之间也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相互交换。本文从营养学角度对枣树低坐果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丹丹 马爱军 黄智慧 王新安 孙志宾 崔文晓 曲江波
大菱鲆C-型凝集素(SmLec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本实验通过分析其活性特点以及环境胁迫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其在大菱鲆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功能以及养殖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获得19 ku重组目的蛋白;活性分析结果显示,SmLec1对所选6种细菌的凝集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对鳗弧菌和爱德华氏菌具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在选取的8种糖类中,木糖、果糖、蔗糖、乳糖和甘露糖能够抑制SmLec1的凝集活性;在理化因子(pH、温度)中,pH37°C时对SmLec1的凝集活性产生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源杰 郭雪峰 赵蕾 郭成 王煜炜
【目的】毛竹叶中含有大量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黄酮碳苷,C-糖基转移酶(CGT)是黄酮碳苷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C-糖基化的关键酶。本研究从毛竹叶中分离纯化CGT,研究毛竹叶黄酮碳苷的C-糖基化途径以及CGT的酶学性质和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毛竹叶中的CGT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通过硫酸铵分层沉淀、透析、葡聚糖凝胶过滤、阴离子交换层析、超滤脱盐等方法纯化CGT,使用SDS-PAGE进行检测。分别用圣草素查尔酮、圣草素、木犀草素作为底物,根据已建立的CGT催化的C-糖基化反应体系,进行可能的C-糖基化途径验证。运用Q-TOF检测分析和数据库搜索比对等方法,确认毛竹CGT的基因序列和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结果】毛竹叶黄酮碳苷CGT的分子量大约是50 kDa,酶反应体系最佳的反应时间是40 min,最佳反应温度是28℃,缓冲盐的最佳pH8.1,底物木犀草素的最佳浓度是31.76μmol·L~(-1)。底物为木犀草素的反应体系在CGT催化下大量转化生成了异荭草苷,底物为圣草素查尔酮和圣草素的反应体系在CGT催化下大量转化生成了未知产物,只有少量转化生成异荭草苷。根据蛋白质质谱裂解规律和蛋白质碎片离子,解析出4个CGT肽段,并均可与毛竹基因(PH01000603G0510)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匹配,经数据搜索匹配,毛竹基因(PH01000603G0510)与水稻CGT基因(FM179712)匹配率为81%。【结论】通过对毛竹叶黄酮碳苷C-糖基转移酶提取、分离纯化及质谱鉴定得到可能的毛竹叶黄酮碳苷CGT基因序列(PH01000603G0510)。确定毛竹叶黄酮碳苷C-糖基化途径,主要途径是CGT催化木犀草素和UDP-葡萄糖直接合成异荭草苷,次要途径是CGT催化圣草素查尔酮和UDP-葡萄糖,或圣草素和UDP-葡萄糖间接合成异荭草苷。毛竹叶CGT极易催化生成C-6黄酮苷(异荭草苷),而极少催化生成C-8黄酮苷(荭草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华 张西平 吉万全 王长有 王秋英
以奥地利黑麦(S eca le cerea le L.)为试验材料,通过G iem sa C-分带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结果表明,奥地利黑麦体细胞染色体为14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7个二价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通过C-分带将奥地利黑麦1R~7R的7条染色体区分开来,其C-带带型公式为2n=14=2C+I+T+2C+T+4I+T+2C+I+T++2T+2ST。奥地利黑麦除2R和4R长臂近端部约1/4处有带且7R无中间带外,其余带型与黑麦标准C-分带带型基本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亦巍 王永健 吴国胜 张锋 张丽蓉
在低温和弱光下对5个不同来源的黄瓜品种苗期14C-同化物运输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低温20℃/10℃(昼/夜)和15℃持续低温均明显地抑制了喂叶同化物的运输率,与对照均呈极显著差异。显著的抑制部位是向其它叶的运输,而生长点、茎和根系部分均未受到抑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低温下不同品种间的不同部位的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均未出现显著差异。
关键词:
低温,黄瓜幼苗,~(14)C-同化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天齐 黄丽 窦宇
在阐述宜宾港多式联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模糊c-聚类算法,对宜宾港经济腹地内的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宜宾港多式联运节点的布局规划。
关键词:
多式联运 货运站 聚类分析 节点 宜宾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