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6)
2023(10302)
2022(8577)
2021(8012)
2020(6762)
2019(15330)
2018(14978)
2017(29358)
2016(15490)
2015(17097)
2014(16771)
2013(16225)
2012(14634)
2011(13061)
2010(12611)
2009(11498)
2008(11104)
2007(9405)
2006(7669)
2005(6585)
作者
(41952)
(35212)
(35003)
(33379)
(22476)
(17035)
(15833)
(13703)
(13395)
(12418)
(11996)
(11972)
(11168)
(10922)
(10853)
(10844)
(10362)
(10193)
(10144)
(10037)
(8504)
(8488)
(8416)
(8169)
(7926)
(7869)
(7704)
(7266)
(7003)
(6833)
学科
(64249)
经济(64178)
管理(46639)
(45046)
(39335)
企业(39335)
方法(34185)
数学(29325)
数学方法(28902)
(19335)
中国(14863)
(14751)
(14497)
业经(13971)
理论(13149)
(12473)
财务(12433)
财务管理(12411)
企业财务(11917)
(10987)
(10579)
贸易(10577)
(10285)
技术(10266)
(10205)
农业(9757)
地方(9341)
(9325)
金融(9323)
(9286)
机构
大学(222216)
学院(219249)
(90262)
经济(88667)
管理(86782)
理学(76527)
理学院(75731)
管理学(74372)
管理学院(73939)
研究(66444)
中国(48439)
(44271)
(43045)
科学(40471)
财经(35714)
(32693)
(31384)
业大(31281)
(31264)
中心(30915)
(30146)
经济学(29634)
(29051)
研究所(28801)
师范(28765)
财经大学(27092)
经济学院(26803)
北京(26398)
农业(24732)
(24154)
基金
项目(155099)
科学(124670)
基金(116711)
研究(112542)
(101695)
国家(100877)
科学基金(88265)
社会(74455)
社会科(70691)
社会科学(70674)
基金项目(61550)
(59094)
自然(57405)
自然科(56133)
自然科学(56118)
自然科学基金(55130)
教育(53063)
(50378)
资助(46768)
编号(43717)
(35483)
重点(35150)
成果(34668)
(33070)
(32149)
国家社会(31898)
教育部(31332)
创新(30835)
科研(30517)
人文(30418)
期刊
(89368)
经济(89368)
研究(61186)
(35776)
学报(35312)
中国(33950)
科学(31774)
管理(31636)
大学(27814)
(26651)
学学(26401)
教育(22710)
财经(19428)
技术(19073)
农业(18050)
(16698)
(16193)
金融(16193)
经济研究(14760)
业经(13743)
问题(12452)
(11006)
技术经济(10479)
理论(10086)
财会(9823)
统计(9645)
(9531)
科技(9432)
商业(9317)
(9148)
共检索到29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在各生产要素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可变分工交换体系中,假定各生产函数的技术系数是可变的,各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边际物质产品)的变动将依次引起各部门比较生产力的变动,进而影响产品广义价值量的变动。本文将这种由各生产要素边际变动所最终引致的产品广义价值量的变动,定义为各生产要素的价值,从而建立了一个以广义价值论为基础的功能性分配理论,使广义产品价值决定与广义要素价值决定内在地统一起来。本文的分析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价值理论中存在的循环论证,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供了更加严密的逻辑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借助广义价值论框架,依次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使用对劳动生产力、综合生产力和比较生产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依据比较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原理,论证了作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之一的数据要素可以提高部门单位平均劳动耗费创造的价值量,从而揭示了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途径。其次,在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后,本文构建了引入数据要素的功能性分配模型,分解出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以及相应地参与价值分配的份额,强调数据要素的报酬应与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相一致。最后,本文具体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与分配机制。数据要素的价值是通过数据价值链不同环节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实现的,接入各环节的每一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对数据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按照其接入环节时控制数据使之收益增值的部分得到分配,并强调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须借助于一个完备有效的要素市场才能实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勋  
广义价值论理论的核心命题“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是一个未得到证明的命题,以该命题构建起来的广义价值论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固定分工体系,也不适用于混合分工体系;第二,可变分工体系只是尚未完成的分工状态;第三,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确定的交换比例依赖于产量和交换数量;第四,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多部门商品交换。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继明  钟一瑞  高宏  
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和一个国家的地位。文章运用广义价值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以分工为切入点,把分工产生的新增利益和该利益的公平分配统一起来,论述了递增性假设之外另一条增长的可能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换可以持续地产生比较利益即超过自给自足收益的净收益,这一收益不依赖于技术的递增或递减变化,具有普遍持久稳定性;(2)由分工交换产生的净收益构成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既促进了生产规模和分工范围的扩大,又支持了研发和技术进步;(3)劳动生产力任何提高的效应都通过分工交换产生的比较利益加以放大,在一个分工交换系统中,行为主体提高比较优势产品和比较劣势产品的生产力分别具有正的和负的外部性;(4)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内生经济增长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一个好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在交易中各方的比较利益率相等,掠夺性制度不仅直接损害经济增长,也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陈臣  
本文运用生产-消费者两阶段决策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严谨的数学分析和数值实例,本文证明了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形成的多部门经济系统中,存在唯一的一组均衡的价值向量、商品配置和劳动力配置,它们的动态调整过程满足稳定性要求,也就是说,这一均衡满足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广义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比较利益率均等提供了严格的数学支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雄飞  
在同一部门内,个别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正比的结论没有反映个别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对部门整体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并把个别生产者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决定混淆在一起。在两部门生产条件下,广义价值论认为:由于比较生产力高的部门广义价值大于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而比较生产力低的部门广义价值小于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因此广义价值与比较生产力成正比。由于这种大于、小于的比较不能反映"成正比"的本来意义,即比较生产力提高,广义价值必然提高,以此为基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是似是而非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分工交换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双方存在着获取比较利益的可能。所谓比较利益就是生产者通过交换而得到的收益高于其所让渡产品机会成本的差额;均衡的交换比率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的原则确定的。所谓比较利益率均等,是指交换双方等量机会成本获得等量比较利益。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如同平均利润率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样,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是一个合理的假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继明  钟一瑞  高宏  
"价值总量之谜"反映的是在传统劳动价值论框架下,社会财富总量与价值总量脱节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劳动价值论以活劳动作为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能反映非劳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建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消费-生产者一般均衡模型,认为消费-生产者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以学习技术,技术能够进入产品的生产函数,也是新增价值的源泉。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价值总量增加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价值总量等于劳动总量,但从跨期来看,由于不同时期的劳动时间已经存在质的差别,只要这种质的差异体现的是技术进步的贡献,当期的价值总量就会大于前期的价值总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震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现阶段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存在重大局限和误区。目前,社会贫富悬殊和利益对立是分配体制安排和理解不当的结果。只要找到分配理论的问题所在,矛盾就可以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确立利润分享和劳动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明海  姚先国  
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框架,本文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相联系,统一地解释了收入分配变动的三种模式。研究发现,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收入不平等源于日益扩大的技能工资差距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强调国家干预的"莱茵模式",其较低内部工资差距和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缓解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冲击;"中国模式"体现了转型经济的特征,劳动收入份额、技能工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的变化都成为近年来收入不平等迅速扩大的重要来源。"中国模式"造成了基尼系数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双重分配结果,也是目前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难点和着力点。理清两大分配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政府采用有效政策手段,改善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迎新  
功能理性分配结构也即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研究对研究我国劳动收入的分配结构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一直面临我国要素收入的计算口径与国际上存在差异而结论迥异。为解决这一口径差异所导致的比较差异,部分学者采取了通过一定的调整方式来实现口径一致性从而获得比较结果。文章则转换研究视角,改变劳动收入份额的绝对值角度而从劳动份额的变动值进行国际比较,通过数据驱动角度利用模型测度量化了谨慎原则下的功能性收入结构,从方法上拓展了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思路,从结论上印证了核算角度量化功能性收入结构的结论。而且,为掌握更确切功能性分配问题提供了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又一研究角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清华  
在当前的研究文献中,我国学者在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在两个方面产生混乱:一是我国收入法GDP中的劳动者报酬指标包含了非公司业主的混合收入,采用的是宽口径的概念,而SNA1993中的雇员报酬概念却并不包括混合收入,是窄口径的概念。因此,根据我国收入法GDP数据直接计算出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不具有国际可比性;二是2004年我国收入法GDP的统计口径本身发生了变动,使得我国2004年前后的劳动收入份额也不具有可比性。本文首先以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对自我雇用者的混合收入按照宽、中、窄三种口径进行调整,基本消除了上述两个不可比因素;其次,以调整后的可比数据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全面的国际比较,结果发现:如果采用窄口径的劳动报酬概念,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20个百分点,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 ,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为我们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 ,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能够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 ,适应中国发展要求 ,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价值,也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商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广义看即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在马克思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价值论是马克思主要的归宿正义论,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论主要是马克思的交换正义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财富主要由劳动创造,由于财富之源的生产资料并不会提出分配财富的要求,因此,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正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事实上也是其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从经济正义的角度看,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