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3273)
- 2022(11738)
- 2021(10998)
- 2020(9291)
- 2019(21697)
- 2018(21465)
- 2017(41632)
- 2016(22402)
- 2015(25147)
- 2014(24852)
- 2013(24382)
- 2012(21963)
- 2011(19149)
- 2010(19184)
- 2009(17347)
- 2008(16223)
- 2007(13637)
- 2006(11459)
- 2005(9389)
- 学科
- 济(85976)
- 经济(85890)
- 管理(67675)
- 业(63962)
- 企(55136)
- 企业(55136)
- 方法(45698)
- 数学(39809)
- 数学方法(39262)
- 财(24795)
- 农(21390)
- 中国(20824)
- 业经(18847)
- 学(17733)
- 务(17104)
- 财务(17029)
- 财务管理(16957)
- 地方(16242)
- 企业财务(16152)
- 技术(15084)
- 农业(14445)
- 制(14422)
- 理论(14371)
- 贸(14347)
- 贸易(14337)
- 易(13926)
- 和(13742)
- 环境(13638)
- 划(13026)
- 审计(12194)
- 机构
- 大学(304481)
- 学院(303010)
- 管理(128063)
- 济(117843)
- 经济(115335)
- 理学(113236)
- 理学院(112106)
- 管理学(110008)
- 管理学院(109470)
- 研究(91830)
- 中国(67871)
- 京(63659)
- 科学(57861)
- 财(54167)
- 业大(45441)
- 财经(44869)
- 农(44062)
- 所(43836)
- 中心(43265)
- 江(41311)
- 经(41045)
- 研究所(40024)
- 北京(38779)
- 范(38568)
- 师范(38218)
- 经济学(34827)
- 农业(34529)
- 院(34488)
- 州(33945)
- 财经大学(33925)
- 基金
- 项目(220737)
- 科学(174885)
- 基金(162047)
- 研究(160940)
- 家(140429)
- 国家(139312)
- 科学基金(121767)
- 社会(101532)
- 社会科(96349)
- 社会科学(96322)
- 基金项目(86959)
- 省(85905)
- 自然(80941)
- 自然科(79054)
- 自然科学(79037)
- 自然科学基金(77589)
- 教育(74664)
- 划(72026)
- 资助(66736)
- 编号(65637)
- 成果(51094)
- 部(49072)
- 重点(48818)
- 创(46269)
- 发(45493)
- 课题(43867)
- 创新(43097)
- 科研(42941)
- 教育部(42637)
- 人文(41775)
- 期刊
- 济(116583)
- 经济(116583)
- 研究(84240)
- 中国(53092)
- 学报(45573)
- 管理(44286)
- 财(42886)
- 科学(42367)
- 农(37733)
- 大学(35376)
- 学学(33368)
- 教育(30786)
- 技术(27104)
- 农业(26818)
- 财经(20436)
- 融(20179)
- 金融(20179)
- 业经(19845)
- 经济研究(19324)
- 经(17295)
- 图书(15352)
- 问题(15024)
- 财会(14933)
- 科技(14850)
- 技术经济(14684)
- 理论(14506)
- 版(13724)
- 统计(13617)
- 实践(13521)
- 践(13521)
共检索到41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柳秋红 林翰
一、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重要性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十个具体准则,为理论界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指出,“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事实上,伴随着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付同青
当前,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组织工作关注程度的提高,政府审计组织承担的责任愈来愈重。因而,如何评价政府审计的绩效、提升政府审计的质量与效率成为政府审计的首要课题。文章从平衡计分卡与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内在关系入手,通过构建政府审计BSC模式流程框架,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套政府审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以此来衡量审计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政府审计 绩效评价 审计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权辉 邓湧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入手,依据平衡计分卡涉及的四个维度,深入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绩效评估的思路与评估指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高职院校 绩效评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苏 可英
首先对物流企业年金进行简介,之后利用平衡计分卡对物流企业年金评估体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因素,最后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四个层次,依次建立了物流企业年金绩效的评价系统。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物流企业 年金 绩效评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敏
地方科学基金通过资助项目负责人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实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对提高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地方科技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但还是较难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研究的需要。因此,在以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婷 赵益民 黄体杨 资芸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集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于一体,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根据图书馆管理的特点,平衡计分卡可应用于图书馆战略管理绩效评估中。依据具有因果关系的效益维度、读者维度、内部运行维度及学习与增值维度设置目标并构建的图书馆战略管理绩效模型,能够全面评价图书馆的运行绩效,为图书馆战略管理及运行经费的获取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估,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平衡计分卡模型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并构建了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目标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希晖 张碧琳 贾云洁
文章在剖析了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绩效审计标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了本科教学评估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高校教学绩效审计中平衡计分卡的具体应用,从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层面上构建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指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高等学校 绩效审计 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洪源
在现行经济与政策背景下,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大学生初创企业绩效评估模型,以广州地区39家成立于2010—2012年间的大学生初创企业2013年度业绩为样本,进行大学生初创企业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为大学初创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德翠
绩效审计是上世纪4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审计类型,本文借助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开发的平衡计分卡原理,与绩效审计3E相结合,探索建立了人行绩效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可行性认证。
关键词:
绩效评估 平衡计分卡 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琴 姚娟
随着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的变化,传统的信息系统价值的评估方法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本文通过价值链将信息系统与组织的战略和业务流程结合在一起,配合平衡计分卡方法,探讨了信息系统价值评估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翟胜宝 董富强 沈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有着更为重大而不可或缺意义和作用的无形资产,财务会计信息却基本没有揭示。本文针对这一困境,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把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管理阶层的绩效的衡量联系起来,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平衡计分卡 价值评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阳秋林 郭丹 李焕勇 蒋七元
内部审计具有参与价值创造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通过保护组织的资产、减少组织风险、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等活动来增加组织价值。本文提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增值型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选取,并结合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以完善增值型内部审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增值型内部审计 评价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平 朱瑞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全球化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企业积极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海外并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美的集团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这一行业典型并购案为例,运用改进后的平衡计分卡和熵值法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并购后企业是否产生积极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财务方面短期内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而经营方面协同效应较为显著。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得出启示,旨在为我国企业日后进行海外并购总结出一些方法,以增强并购后的整合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哲君
我国并购交易“单边市场化”和制度整合的特征,使得无论是财务数据分析还是反常收益分析法,对于我国并购的绩效研究都不十分合适。本文借鉴BSC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并购绩效的平衡计分(M&A-BSC)。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创新和学习四个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包含股东、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的多维视角的并购绩效评估体系。另外,通过链结战略和任务、验证并购战略中的因果关系,可以建立起并购绩效管理的战略性框架,从而提高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并购绩效 平衡计分 并购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