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6)
2023(13181)
2022(11615)
2021(10869)
2020(9019)
2019(21118)
2018(20835)
2017(41079)
2016(22004)
2015(24715)
2014(24527)
2013(23933)
2012(21633)
2011(19266)
2010(18805)
2009(16872)
2008(16033)
2007(13529)
2006(11551)
2005(9399)
作者
(60571)
(50381)
(49818)
(47647)
(32126)
(24122)
(22772)
(20002)
(19259)
(17503)
(17259)
(16788)
(15691)
(15688)
(15467)
(15067)
(15058)
(15014)
(14377)
(14214)
(12270)
(12022)
(12017)
(11502)
(11199)
(11101)
(10943)
(10937)
(10001)
(9967)
学科
(87886)
经济(87792)
管理(63547)
(59834)
(49786)
企业(49786)
方法(44122)
数学(39031)
数学方法(38508)
中国(23498)
(22518)
(21483)
业经(18666)
地方(18293)
(17743)
农业(15273)
理论(14525)
(14458)
贸易(14453)
环境(14273)
(14231)
财务(14160)
财务管理(14132)
(13998)
技术(13768)
(13628)
企业财务(13408)
(13376)
(12213)
(11069)
机构
大学(304321)
学院(302970)
管理(127067)
(119824)
经济(117229)
理学(112126)
理学院(110954)
管理学(108927)
管理学院(108384)
研究(94875)
中国(67667)
(63437)
科学(59662)
(52163)
业大(46071)
(44836)
(44569)
中心(43709)
财经(43614)
研究所(41411)
(40934)
(39923)
(39608)
师范(39262)
北京(39124)
经济学(35871)
(35471)
农业(34810)
(33723)
财经大学(33004)
基金
项目(221483)
科学(175532)
基金(162410)
研究(161039)
(140693)
国家(139557)
科学基金(122014)
社会(102264)
社会科(97007)
社会科学(96981)
基金项目(87532)
(85920)
自然(80686)
自然科(78859)
自然科学(78842)
自然科学基金(77383)
教育(74309)
(72280)
资助(66419)
编号(65590)
成果(50886)
(48868)
重点(48812)
(46280)
(46043)
课题(43861)
创新(42928)
科研(42456)
教育部(42411)
国家社会(41914)
期刊
(120289)
经济(120289)
研究(84236)
中国(47256)
学报(45863)
管理(43920)
科学(43263)
(39063)
(38390)
大学(35574)
学学(33650)
教育(30722)
农业(27537)
技术(26986)
业经(21173)
财经(20188)
(20149)
金融(20149)
经济研究(18923)
问题(18067)
(17158)
图书(15334)
科技(14776)
理论(14657)
技术经济(14428)
资源(13658)
现代(13621)
实践(13613)
(13613)
(13438)
共检索到41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和城市林业布局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民的城市林业时空、要素、布局、支付意愿偏好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⑴在时空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可达性较强,但利用频率还不高;市民偏好主要取决于其实际利用频率的高低,而非空间上的距离长短;⑵在要素偏好方面,市民对城市林业的正面偏好主要是锻炼、休憩娱乐以及遛狗等作用,负面偏好主要是遛狗损害、草坪践踏以及违反管理规定等问题;⑶在布局偏好方面,市民更加偏好于管理全面、自然形态的城市林业布局方式;⑷在支付意愿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年支付意愿为44.11元/人,市民的收入、学历、城市林业花费以及接触频率等因素都会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和城市林业布局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民的城市林业时空、要素、布局、支付意愿偏好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⑴在时空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可达性较强,但利用频率还不高;市民偏好主要取决于其实际利用频率的高低,而非空间上的距离长短;⑵在要素偏好方面,市民对城市林业的正面偏好主要是锻炼、休憩娱乐以及遛狗等作用,负面偏好主要是遛狗损害、草坪践踏以及违反管理规定等问题;⑶在布局偏好方面,市民更加偏好于管理全面、自然形态的城市林业布局方式;⑷在支付意愿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年支付意愿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正  雷硕  温亚利  
在2017年北京市五环路范围以内1052位受访市民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t模型对市民的偏好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不同城市园林绿化布局方案与包括市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市民化特征以及园林绿化特征在内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关系,并就北京市民选择各种园林绿化布局方案的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⑴北京市民普遍偏好于以自然形态实施建设的园林绿化布局方式,而市民对于园林绿化的人为管护的需求同样客观存在;⑵市民的年龄越大、收入越高,每年在京居住月份越多、每年去公园次数和在公园支出越多,他们就越偏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  
利用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居民实际的区位选择。首先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研究支付意愿与区位选择差异性的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偏近的位置,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城市规模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都会从各种方面影响支付意愿的梯度值。市场力量已经在居住区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量住房流动性低和一部分居民的融资能力不足仍阻碍了其自由的区位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吉飞  张学敏  杜彬恒  
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表现出异质性偏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时代特征,公共品供给和职业层次承载着异质性偏好的民生本源。文章基于偏好分层理论,运用泊松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偏好及一致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等仍是影响农民工对不同城市偏好的基本因素,公共产品及职业特征指标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2)农民工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越高,则其对大城市的偏好程度越弱,从而提高农民工偏好务工的一致性;(3)职业层次特征对农民工关于城市偏好的影响呈U形特征,对偏好务工一致性的影响呈倒U形态,中层职位农民工一致性较强。在推进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强化公共品供给的杠杆作用时,应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腊生  张冕  黄孝祥  
文章在对马科维茨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简要评述的基础上,针对投资者可选标的证券信息集非对称的现实,依据确定性偏好原理,将投资者对可选标的证券信息的确定性程度转换成偏好次序关系,同时结合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依确定性偏好次序规则来确定权重函数,并在价值函数-风险的框架下探讨了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及其最优解,从而在行为金融理论下扩展了马氏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基本是采用线性赋权方式来处理非对称信息集下的投资组合选择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蓝菁  夏伟峰  刘立  欧维新  
本文以武夷山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为例,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公众对不同生物资源的保护偏好。研究发现:①公众愿意参与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保护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②依据公众对生物资源各属性边际支付意愿的大小,公众考虑的先后优先保护级别为"中国特有","繁育技术不成熟"、"易危"、"濒危"、"繁育技术成熟但未普及"、"濒危程度一般"的生物资源,这与政府及保护组织优先保护"濒危"生物资源的保护政策并不一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政策启示:①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进生物资源的保护作为政府保护力量的有益补充;②政府及保护组织应重视其保护行为与公众保护偏好不一致的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吸引公众更多地参与到保护中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蓝菁  夏伟峰  刘立  欧维新  
本文以武夷山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为例,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公众对不同生物资源的保护偏好。研究发现:①公众愿意参与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保护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②依据公众对生物资源各属性边际支付意愿的大小,公众考虑的先后优先保护级别为"中国特有","繁育技术不成熟"、"易危"、"濒危"、"繁育技术成熟但未普及"、"濒危程度一般"的生物资源,这与政府及保护组织优先保护"濒危"生物资源的保护政策并不一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政策启示:①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进生物资源的保护作为政府保护力量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怡  聂海峰  
本文从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划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消费者价内税和价外税的选择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在“价税合一”和“无所谓”这两种选择之间,年龄、性别、收入、学历等考察变量,特征都不显著。而在“价税分离”和“无所谓”两种选择之间,具有显著的特征是是否有独立经营的企业,是否认识到自己是纳税人,以及是否认识到流转税和自己有关这三个变量,而其他变量的特征都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莹  冯宗宪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消费偏好的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模型推理得出: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取决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特征的偏好特点及程度,并以西安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类特征的总体偏好显著胜出,从而导致西安居住空间分异不断加剧;消费者对地块所处区域和周边环境质量的偏好胜过对地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偏好,因此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结构以扇形和马赛克式为主,同心圆带状为辅。此外,研究还证明政府对居住空间分异的作用大于开发商的作用,要控制或削弱这种态势,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静  
我国城市居民在住房消费选择时是否偏好新建商品房?"新房偏好"效应有多大?文章采用上海市大型微观交易数据,分别建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参数估计,然后应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剥离新旧住房价格差异中的"特征差异",首创性地对高、中、低端不同价位层次住房的"新房偏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购置时存在明显的"新房偏好"消费特征,"新房偏好"是新旧住房价格差异的主要来源。随着房价从低至高,"新房偏好"程度呈U形,在低端住房(40%分位数以下)和极高端住房(9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静  
我国城市居民在住房消费选择时是否偏好新建商品房?“新房偏好”效应有多大?文章采用上海市大型微观交易数据,分别建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参数估计,然后应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剥离新旧住房价格差异中的“特征差异”,首创性地对高、中、低端不同价位层次住房的“新房偏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购置时存在明显的“新房偏好”消费特征,“新房偏好”是新旧住房价格差异的主要来源。随着房价从低至高,“新房偏好”程度呈U形,在低端住房(40%分位数以下)和极高端住房(90%分位数以上)中“新房偏好”程度更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彪  马莹莹  
潜在客源的研究是旅游市场问题的前沿,根据偏好来研究旅游行为的差异性意义重大。通过市场调查方法获取基础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自然风光型、文物古迹型、休闲度假型旅游者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类型居民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偏好方面的差异,要利用因子分析法来探讨不同居民在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结果可以为不同旅游目的地产品的改进及营销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云飞  邓勤  
教育偏好是教育规划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描叙当事人接受教育的倾向。教育期望效用是研究教育偏好、考察教育投资的基础工具。教育偏好总是对的 ,它可以比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于晓华  曾寅初  
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方法,在1362个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基于多元Logit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和西安市消费者对奶粉产地属性的偏好。结果显示,"产地标签"是消费者购买奶粉时最重视的标签,消费者普遍更加偏好"原装进口"奶粉。两市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平均支付溢价分别为150元/桶和161元/桶,相对于奶粉的实际购买价格,分别高出了65.41%和77.38%。选择实验方法存在假想偏差,消费者对不同奶粉标签的支付意愿被系统性地高估。但不同奶粉标签的相对重要性在选择实验与显示偏好模型中具有一致性。此外,消费者对不同奶粉标签的偏好存在相关性,其中,原装进口标签与有机认证标签存在替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