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1)
- 2023(13723)
- 2022(12036)
- 2021(11434)
- 2020(9596)
- 2019(22479)
- 2018(22083)
- 2017(43227)
- 2016(23176)
- 2015(26078)
- 2014(26051)
- 2013(25565)
- 2012(22987)
- 2011(20301)
- 2010(19950)
- 2009(18045)
- 2008(17721)
- 2007(15067)
- 2006(12658)
- 2005(10682)
- 学科
- 济(90735)
- 经济(90642)
- 管理(69185)
- 业(66133)
- 企(55632)
- 企业(55632)
- 方法(46485)
- 数学(41066)
- 数学方法(40546)
- 财(26460)
- 农(23812)
- 中国(21707)
- 业经(19439)
- 学(19303)
- 务(19043)
- 财务(18974)
- 财务管理(18938)
- 地方(18199)
- 企业财务(17872)
- 农业(15847)
- 贸(15611)
- 贸易(15602)
- 制(15148)
- 易(15097)
- 理论(14739)
- 技术(14070)
- 环境(14003)
- 和(13841)
- 银(12815)
- 银行(12780)
- 机构
- 大学(319603)
- 学院(319135)
- 管理(133088)
- 济(125742)
- 经济(123061)
- 理学(116546)
- 理学院(115359)
- 管理学(113262)
- 管理学院(112704)
- 研究(98677)
- 中国(74675)
- 京(66806)
- 科学(61249)
- 财(59965)
- 财经(48460)
- 农(48067)
- 业大(47867)
- 所(47830)
- 中心(46840)
- 江(44896)
- 经(44152)
- 研究所(43253)
- 北京(41470)
- 范(40188)
- 师范(39808)
- 农业(37548)
- 经济学(37410)
- 州(36700)
- 院(36416)
- 财经大学(36392)
- 基金
- 项目(226392)
- 科学(178927)
- 基金(166098)
- 研究(164280)
- 家(143859)
- 国家(142702)
- 科学基金(124737)
- 社会(103407)
- 社会科(98107)
- 社会科学(98081)
- 基金项目(89305)
- 省(87604)
- 自然(83184)
- 自然科(81322)
- 自然科学(81302)
- 自然科学基金(79824)
- 教育(75946)
- 划(73772)
- 资助(68589)
- 编号(67205)
- 成果(52180)
- 部(50241)
- 重点(49809)
- 创(47008)
- 发(46816)
- 课题(44754)
- 科研(43930)
- 创新(43854)
- 教育部(43520)
- 大学(42846)
- 期刊
- 济(129846)
- 经济(129846)
- 研究(89957)
- 中国(55036)
- 财(49503)
- 学报(48641)
- 管理(46762)
- 科学(45276)
- 农(41835)
- 大学(37564)
- 学学(35617)
- 教育(30736)
- 农业(29352)
- 技术(28155)
- 融(25670)
- 金融(25670)
- 财经(23480)
- 业经(21810)
- 经济研究(20426)
- 经(19871)
- 会计(17251)
- 问题(17226)
- 理论(16488)
- 财会(16215)
- 技术经济(15435)
- 图书(15425)
- 实践(15215)
- 践(15215)
- 版(15060)
- 科技(14882)
共检索到449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方飞 肖晓乐
本文采用累计超额报酬分析和盈余反应系数分析,考察了不同市态下会计盈余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牛市阶段市场只对好消息做出反应;熊市阶段市场对坏消息组合盈余反应程度大于好消息组合;盘整期市场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反应基本对称。最后,盈余反应系数的的检验表明,在牛市和熊市下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远低于盘整期。
关键词:
牛市 熊市 会计盈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新生 宇丝 安妮
从会计盈余质量的定义和特征出发选取了应收账款周转率、非经常性指标、现金营运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并采用变异权数综合评价法将这些指标整合为综合盈余质量指数(EQI),用于评价盈余质量。文章将综合盈余质量指数(EQI)加入到传统的盈余—报酬模型中,构建了改进的盈余-报酬模型。之后选取2009年至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市场收益数据,对改进的盈余—报酬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和市场超额回报率显著正相关,说明创业板市场能够对盈余质量产生正常反应,即对于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投资者所获取的收益更大,从而说明投资者...
关键词:
创业板 盈余质量 超额回报率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 郭庆云 罗荣华 周静
本文利用基金重仓持股作为信息连接依据构建了信息网络,研究基金之间的信息扩散强度如何影响到公司盈余公告的市场反应。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盈余公告发布之前,股票所处信息网络的网络密度越高,越能加快股价对盈余信息的吸收速度,并且公告后不容易出现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现象。由于网络密度越高,基金之间信息扩散越快,这一发现意味着基金之间的信息扩散有利于减小意见分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盈余信息融入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基金网络促进了股价对盈余消息的提前准确反应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较好的样本,表明基金网络虽然有利于私有信息扩散,但并未扩散内幕消息。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功能,对于理解机构投资者网络在盈余信息定价所起到的作用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网络密度 盈余公告 市场反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德
按照利润表上所分层次将净利润分解为不同盈余组成部分,实证检验每部分各自的持续性,并分析分解盈余对下一年度净收益的解释预测能力及市场对这种预测能力反应的适当性。研究发现,主营业务利润具有最好的持续性;将净利润分解为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和所得税等项目后,这些分解信息较本年度净利润对下一年度净利润有更好的解释能力,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对以后年度净利润的解释力最强且稳定,而非营业利润几乎没有解释能力;证券市场对利润分解后的增量信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尤其是低估了营业利润对下一期间净利润的解释能力。这说明在同样的净利润水平下,那些营业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股票价值可能会被低估,投资者可以据此获得套利机会。
关键词:
盈余分解 盈余持续性 证券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红
本文利用我国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结论表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与该企业的会税差异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会随着会税差异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存在在不影响应税收益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增加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应的实现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清刚 吴志秀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年报数据为样本,以盈余反应系数为工具,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其他综合收益导致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余及其持续性的保守估计和投资者认知能力不足有关。该负向关系在审计质量低、股东关联度高、高管持股比例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及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变更后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从其他综合收益与未预期盈余波动和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内在机理检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清刚 吴志秀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年报数据为样本,以盈余反应系数为工具,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其他综合收益导致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余及其持续性的保守估计和投资者认知能力不足有关。该负向关系在审计质量低、股东关联度高、高管持股比例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及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变更后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从其他综合收益与未预期盈余波动和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内在机理检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飞 许文俊 沐媛媛
根据Ohlson(1995)构建的剩余收益估值体系,本文构建了"差异化竞争战略-会计盈余持续性-投资者反应"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7-2019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1)差异化竞争战略会降低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和投资者盈余反应;(2)管理层能力、机构投资持股有助于降低差异化竞争战略对于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投资者盈余反应的不利影响;(3)差异化竞争战略会通过加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而降低盈余持续性和投资者盈余反应。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对于企业经营持续性和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降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冰彬
本文考察了减值政策变更前后,盈余管理动机对减值信息市场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值政策变更前后,盈余管理动机都会显著降低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但减值政策变更前,主要是扭亏、大清洗和管理层变更动机在显著降低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而减值政策变更后,则主要是平滑和大清洗动机在显著降低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妍 杜闪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信息溢出效应出发,考察分析师网络对股票市场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网络能够发挥信息溢出效应,促进盈余公告市场反应,分析师网络与媒体关注间表现为替代关系,说明分析师网络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信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分析师网络的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分析师网络通过降低分析师分歧度,提高股票市场反应。同时,分析师网络能够降低股价漂移异象,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分析师网络作为影响市场反应的新渠道,为网络信息传递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分析师网络 盈余信息 市场反应 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
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而这种行为究竟是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还是其向外界发送的信号?本文通过设计信号传递模型,证明了信息优势方IPO公司可以使用盈余管理这一信号向投资者传递其自身类型的信息,并且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识别这种信号,给予此类公司的股票较高的定价。选取A股市场2007年至2010年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此结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承销商声誉 信号传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晓苏 周琦
本文以2004-2010年盈余重述为样本,检验了我国盈余重述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重述披露的时点选择特征,首次提出聚合重述和分离重述概念。研究发现,年报的利好消息或非利好消息对盈余重述负面影响的"抵减效应"或"加剧效应"都十分显著;剔除年报影响的分离重述的市场反应显著为-3%。研究还发现,相对于被动重述,主动重述被认为是"主动说真话"的表现,具有"坦白从宽"的效果;重述追溯调整的幅度、公司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和债务水平,都会显著影响重述公告时的市场反应程度。
关键词:
盈余重述 财务重述 会计差错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川
本文以2004—2009年度发生内资审计师之间变更的公司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审计师变更方向下的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和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由大到小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变更后显著更高,市场对该类公司做出了显著负面的反应。另一方面,由小到大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更低,市场对该类公司反应正面但不显著。内资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形成了一定的声誉,也表明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做大做强"战略已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从提高监管效率出发,监管部门可以将监管重点放在由大到小变更的公司。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盈余管理 市场反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海鑫 鹿坪 田甜
以中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市场反应与盈余操纵择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在情绪高涨期比在情绪低迷期更高(低),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ERC与投资者情绪正(负)相关。第二,公司盈余的操纵性应计成分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正相关。对于公布利好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对于公布利空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低迷,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第三,随着盈余反应系数的上升,管理者提早报告利好盈余消息,推迟报告利空盈余消息的时间选择行为会得到增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卢贡珍 吴楠
本文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盈余意外市场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盈余意外能够引起制造业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异常反应现象非但没有抑制,反而会促进这种现象提前发生。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盈余意外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