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1)
2023(15412)
2022(12359)
2021(11570)
2020(9420)
2019(21420)
2018(21280)
2017(41068)
2016(21832)
2015(24467)
2014(24403)
2013(23665)
2012(21214)
2011(18690)
2010(18592)
2009(16880)
2008(16185)
2007(14433)
2006(12505)
2005(10816)
作者
(59851)
(50457)
(49917)
(47501)
(31489)
(23840)
(22680)
(19660)
(19199)
(17546)
(17050)
(16951)
(15700)
(15406)
(15392)
(15317)
(14875)
(14735)
(14408)
(14342)
(12267)
(12236)
(12132)
(11697)
(11385)
(11148)
(11075)
(10898)
(10163)
(10084)
学科
(88149)
经济(88031)
(66282)
管理(56870)
(50635)
(41725)
企业(41725)
方法(36447)
农业(33520)
数学(32442)
数学方法(32049)
中国(25602)
业经(25585)
(20562)
(19113)
地方(17755)
(15810)
贸易(15800)
(15733)
(15399)
(14591)
(14379)
银行(14352)
(14323)
(13917)
金融(13910)
(13786)
技术(13009)
理论(12859)
(12632)
机构
学院(299685)
大学(294522)
(124198)
经济(121656)
管理(118279)
理学(102368)
理学院(101415)
管理学(99642)
管理学院(99101)
研究(97096)
中国(76439)
(64927)
(60142)
科学(57844)
(55544)
农业(49661)
业大(48907)
中心(47901)
(46924)
(45065)
财经(44243)
研究所(42493)
(40491)
(38200)
师范(37775)
经济学(37628)
北京(36388)
(35536)
(34873)
经济学院(34012)
基金
项目(208687)
科学(165488)
研究(156561)
基金(151892)
(131812)
国家(130620)
科学基金(113307)
社会(101177)
社会科(95466)
社会科学(95442)
(82908)
基金项目(80603)
自然(71046)
教育(70755)
自然科(69459)
自然科学(69440)
(68204)
自然科学基金(68194)
编号(65278)
资助(59969)
成果(51792)
重点(46206)
(46073)
(46063)
(43956)
课题(43398)
国家社会(42500)
创新(41032)
(39937)
科研(39779)
期刊
(138857)
经济(138857)
研究(82648)
(67617)
中国(61709)
学报(46386)
农业(45687)
科学(42629)
(42078)
管理(40181)
大学(36953)
学学(35047)
(31712)
金融(31712)
教育(30438)
业经(29774)
技术(26730)
(21612)
财经(21504)
经济研究(20269)
问题(19708)
(18567)
(16367)
图书(15943)
农村(15443)
(15443)
农业经济(15113)
世界(14583)
理论(14069)
技术经济(13601)
共检索到44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丽   韩梦娟  
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后者使得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结果是在我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多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因此,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成为农村养老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应根据政策情境、人口构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养老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梅  吕晶晶  李歆  
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是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中的短板。本文主张重构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立以市为中心,省级统筹的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经办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互联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国经办流程规范统一,实现经办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将行政化经办机制转型为法人化经办机制,推动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与经办机构的管办分开;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末端服务机制;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协管员,将其纳入编制,使其工作更专业化、规范化;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服务递送模式,使其更人性化和便捷化;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苏群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表明:虽然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仍占主要地位,但同时只与配偶同住的占比也较大,而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还是较低。有无配偶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家庭人数、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对养老居住地点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在考虑养老地点时更多是出于生存的需求,个性化差异需求体现并不明显。基于居住意愿的统计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对其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服务内容和支付的方式作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振伟  王翔  张艳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其经办能力不足已经成为该制度的效率"瓶颈"。构建较为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有效引导保险公司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特别是引导保险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市场微观主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商业保险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本文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出发,应用社会保险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阐述了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以四川德阳政府购买新农保服务为例论述理论可行性,构建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柳佳龙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基于伊瓦思的福利三角理论与农村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包括国家、市场与家庭在内的和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刘燕丽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敬全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农业金融是一种具有利益外溢特征,即正外部性的产品。金融资源稀缺性要求政府政策支持以促进公共金融产品的提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正规金融——支农功效不断弱化,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民间金融——金融活动活跃,尚欠规范;其他农村金融——基本空缺。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为: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外部服务体系;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产业支撑作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英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不但在于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城镇的物理架构,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在"产城一体化"中如何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将文化产业镶嵌在城镇化的早期顶层设计中,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宜周  刘春晖  
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能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引导,为农户和农民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有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风险。从普惠金融视角看,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存在总体上处于供需失衡状态、农村终端金融网点布局不合理和综合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今后,应平衡农村金融的供需;合理布局金融网点,为农村储户提供便利;促进机制创新和金融服务多元化;推动金融服务下沉,让金融理念下基层等,以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波  苏鸿  韦霖  
文章在论述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需求的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广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设计、科技信息服务组织模式设计以及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设计。接着介绍了广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主要成效以及对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指出广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然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对龙头企业的经营发展作用有限,是今后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笑萍  
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国际通用指标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这两个指标。本文基于农业贷款数量这个视角,剖析了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低效的原因,提出应在强调提高覆盖面、增加贷款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顺利发展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逢祥  
按市场经济原则构造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胡逢祥(湖北省洪湖市委政研室)现在广大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与此相适应,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构造和运行,才能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一)要建立多元化的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铭  
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将会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能够开展得更为顺利。但受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文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应该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强  王敬东  冯文帅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然而,当前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或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园区等传统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是以服务农民为基础建立的。这种面向农民单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