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0)
- 2023(14916)
- 2022(12510)
- 2021(11529)
- 2020(9980)
- 2019(22932)
- 2018(22819)
- 2017(44262)
- 2016(23671)
- 2015(26712)
- 2014(26549)
- 2013(26271)
- 2012(23995)
- 2011(21470)
- 2010(21283)
- 2009(20055)
- 2008(20265)
- 2007(18367)
- 2006(15732)
- 2005(14356)
- 学科
- 济(106421)
- 经济(106299)
- 业(97558)
- 企(88537)
- 企业(88537)
- 管理(85077)
- 方法(50715)
- 数学(40834)
- 数学方法(40335)
- 财(32738)
- 业经(32533)
- 农(31979)
- 务(24464)
- 财务(24411)
- 财务管理(24375)
- 中国(23332)
- 企业财务(23109)
- 农业(22479)
- 技术(20582)
- 制(20115)
- 理论(20115)
- 贸(19171)
- 贸易(19163)
- 和(18868)
- 易(18627)
- 学(18098)
- 策(17638)
- 地方(17540)
- 划(17474)
- 体(15073)
- 机构
- 学院(348229)
- 大学(343776)
- 济(146374)
- 管理(143781)
- 经济(143553)
- 理学(124265)
- 理学院(123079)
- 管理学(121180)
- 管理学院(120523)
- 研究(105919)
- 中国(83203)
- 京(70432)
- 财(67896)
- 科学(63094)
- 农(56303)
- 财经(54662)
- 江(52302)
- 所(52007)
- 中心(50389)
- 经(49610)
- 业大(49269)
- 研究所(46958)
- 农业(44296)
- 经济学(44021)
- 北京(43450)
- 范(41721)
- 州(41438)
- 师范(41280)
- 财经大学(40430)
- 经济学院(39897)
- 基金
- 项目(228303)
- 科学(182580)
- 基金(168216)
- 研究(167599)
- 家(144594)
- 国家(143351)
- 科学基金(126280)
- 社会(108007)
- 社会科(102484)
- 社会科学(102457)
- 省(90166)
- 基金项目(89078)
- 自然(82381)
- 自然科(80574)
- 自然科学(80553)
- 自然科学基金(79164)
- 教育(77676)
- 划(74422)
- 资助(68681)
- 编号(68163)
- 成果(53762)
- 部(51086)
- 重点(50848)
- 创(50291)
- 发(48730)
- 创新(46272)
- 业(45605)
- 课题(45506)
- 国家社会(44475)
- 教育部(44408)
- 期刊
- 济(160870)
- 经济(160870)
- 研究(95438)
- 中国(61198)
- 财(57264)
- 管理(57239)
- 农(51559)
- 学报(48111)
- 科学(47066)
- 大学(37365)
- 学学(35522)
- 农业(35100)
- 技术(33609)
- 教育(31338)
- 融(29385)
- 金融(29385)
- 业经(28610)
- 财经(27572)
- 经济研究(24790)
- 经(23741)
- 问题(21324)
- 业(21306)
- 技术经济(20123)
- 财会(17615)
- 商业(17293)
- 贸(16933)
- 现代(16915)
- 统计(16829)
- 策(16050)
- 理论(16003)
共检索到50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静 阮平南
在资源相对稀缺、生存和发展竞争程度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与其他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战略选择。战略网络作为这样一种企业间长期的合作关系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盛行,但是有实证显示实践中40%~70%的网络组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文章利用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对它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战略网络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间长期合作关系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战略网络 稳定性 巴纳德 组织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平南 于深 陈惠
企业社会资本能增进战略网络节点间的合作效率,提供获取各种经济资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网络资源利用和提高配置效率。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社会资本对战略网络的影响,构建社会资本对战略网络稳定性作用机理的结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网络收益的有效性和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对企业战略网络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企业战略网络 稳定性 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丽 张霜
以种群生态学中描述单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钢铁企业战略联盟的共生稳定性进行分析,探寻钢铁企业战略联盟达到稳定发展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并为钢铁企业选择适当的联盟方式提出建议。研究表明:中小型钢铁企业适合横向联盟共生模式,联盟内企业间要保持适度的竞争;实力雄厚的大型钢铁企业适合纵向联盟共生模式,钢铁企业自身的实力要足够雄厚以担当起联盟核心的角色。
关键词:
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 钢铁企业 种群生态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伟 邵俊岗
近年来,战略联盟逐渐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主要方式,对于其稳定性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信息共享作为联盟企业之间合作沟通的主要形式,能有效促进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是,信息共享过程同样存在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会使企业改变其有关信息共享的决策,从而对联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将联盟企业所掌握的信息看作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借助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CES)模型,分析当联盟内企业认识到信息共享的风险后,其决策的改变对于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平南 王磊
基于网络协议自组织的视角分析企业战略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博弈理论,建立了网络协议自组织的经济模型,通过对战略网络内部节点企业的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保障企业战略网络稳定的条件:要慎重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信任机制降低成员企业流动性,同时企业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在充分相互监督和成员企业流动性充分低的条件下,使网络内企业明白只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才能促进战略网络的发展与演化。
关键词:
战略网络 自组织 网络协议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卓林 潘国军 李鹏
稳定性对企业战略联盟的存在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维度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现一种组织形式存在的纹脉。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路,从契约的角度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结构维度分析,从中发现联盟运行的规律和联盟存在的必要条件,为有效联盟的建立提供操作性思路。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维度 剩余权利 博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花
本文拟从稳定性对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重要性出发,试图应用博弈论模型化的方法对企业战略联盟构成、沟通机制和公平分配各阶段如何实现稳定运营进行探讨。通常KMRW模型(声誉模型)是分析政府的货币政策的,本文试图利用KMRW模型来探讨所谓强联盟与弱联盟的稳定性概率。
关键词:
涉农企业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 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菲琼 范良聪
战略联盟,自诞生之初就一直经受着稳定性的考验。战略联盟是冲突性力量发展的点的集合,这些力量内生地对其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基于辩证法中的矛盾原理与Das和Teng(2000)提出的内在张力框架,深入探讨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其中一对张力——合作与竞争,并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核心假设——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将随着联盟内合作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基于此结论,我们强调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基于合作竞争战略追求合成式租金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阮平南 宋静 阮国祥
战略网络组织高的失败率引起了学者们对战略网络稳定性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强调网络结构和伙伴选择对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企业间关系的作用。而战略网络作为由企业间合作关系构成的组织系统,关系是这个系统的关键因素,关系的存在成为战略网络存在的一个很好的"代理"。本文从企业间关系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间以往的关系、企业间关系的特征、企业间的信任和企业间冲突的解决四个方面对战略网络稳定的影响,提出相关假设,并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
关键词:
战略网络 稳定 企业间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馨
文章首先对虚拟企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引发了对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思考,进而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非重复博弈模型,分析虚拟企业的稳定性。从现有虚拟企业发展来看,虚拟企业选择的企业战略联盟往往是自发非强制性的。由此得出研究结论:合作虽然能够使企业双方仍持有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合作的非强制性导致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呈现不稳定性。这不利于虚拟企业长久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为保持虚拟企业的高度稳定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不同企业间的特点,建立正式制度的联盟机制或非强制性的声誉信任机制,切实保
关键词:
虚拟企业 战略联盟 企业管理 企业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永松 彭丽娟 彭佳珺
针对目前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较多关注其绩效,而对其动态稳定性与协同共享方面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基于动态视角,给出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定义,将协同共享分为机制协同、资本协同、目标协同和文化协同4个方面,并引入公平感知维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方式,通过对来自我国东中西部不同联盟企业中的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探讨协同共享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互动机制以及公平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机制协同、资本协同和目标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其中目标协同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公平感知正向显著调节协同共享4个维度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间的关系。据此,提出政府应为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企业应积极开展战略联盟合作并建立共同治理机制等建议,促进实现企业联盟稳定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点明
文章从非对称性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并在这种非对称性联盟关系下对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有两大类因素:一是对联盟成员的选择,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选择出权重最大的成为联盟伙伴;二是对联盟形式的选择,从赔偿支付、合作时间、成员数量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与联盟稳定性的正、负相关性。最后将所有因素综合,利用数学几何中正三角形模型分析,得出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博弈,维护联盟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
非对称性 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雁铭
本文在总结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的GHM模型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联盟不完全契约治理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理论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华平
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动态复杂网络系统,其形成与动态演化存在路径依赖。文章认为,在产业集群演化的过程中,其稳定性非常重要,可直接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期的动力机制与生成期动力机制相比具有更稳定的作用机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而在衰退期,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动态演化 路径依赖 稳定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萌 姜振寰 胡军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生态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能否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组织结构出发,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依托型、平等型和嵌套型三种。运用生物学中描述不同种群共生现象的Logistic模型,求解不同运作模式下企业共生的稳定性条件。认为由于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不同,其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就不同,因而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各有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共生网络 运作模式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