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9)
2023(16503)
2022(14089)
2021(13371)
2020(11245)
2019(26029)
2018(26105)
2017(50690)
2016(27144)
2015(30675)
2014(30600)
2013(29941)
2012(27333)
2011(24631)
2010(24688)
2009(22462)
2008(21651)
2007(19096)
2006(16659)
2005(14396)
作者
(76787)
(63454)
(63275)
(60169)
(40399)
(30523)
(28760)
(24992)
(24074)
(22645)
(21610)
(21154)
(20173)
(19859)
(19746)
(19166)
(19014)
(18898)
(18288)
(18250)
(15700)
(15487)
(15416)
(14532)
(14283)
(14148)
(14084)
(13907)
(12732)
(12440)
学科
(106922)
经济(106811)
管理(82620)
(80091)
(67101)
企业(67101)
方法(53292)
数学(46787)
数学方法(46018)
中国(29899)
(28791)
(26874)
技术(24227)
业经(24100)
(21396)
(20475)
(19589)
贸易(19576)
理论(19385)
地方(19373)
农业(19275)
(19081)
(17515)
银行(17477)
(17234)
(17034)
财务(16946)
财务管理(16910)
(16647)
环境(16078)
机构
大学(385330)
学院(384282)
管理(156920)
(152383)
经济(149015)
理学(136741)
理学院(135312)
管理学(132724)
管理学院(132011)
研究(120502)
中国(90699)
(81422)
科学(74248)
(70082)
(58528)
财经(56906)
(56315)
业大(56107)
中心(55726)
(54499)
研究所(53284)
(51792)
北京(51381)
(50002)
师范(49554)
经济学(45688)
(44797)
(44314)
农业(44005)
财经大学(42570)
基金
项目(263901)
科学(208568)
研究(194697)
基金(191181)
(165521)
国家(164165)
科学基金(142499)
社会(121968)
社会科(115655)
社会科学(115625)
(103367)
基金项目(101319)
自然(92972)
教育(91202)
自然科(90897)
自然科学(90877)
自然科学基金(89245)
(86785)
编号(80353)
资助(79137)
成果(64152)
重点(58488)
(58384)
(57737)
(55585)
课题(54814)
创新(53328)
教育部(50541)
科研(50279)
项目编号(49768)
期刊
(160314)
经济(160314)
研究(110582)
中国(70186)
管理(59123)
学报(56505)
科学(53420)
(52232)
(49857)
教育(46435)
大学(44096)
学学(41310)
技术(38548)
农业(35229)
(31183)
金融(31183)
业经(27315)
财经(27114)
经济研究(25893)
(23094)
问题(21002)
技术经济(20641)
科技(20300)
图书(20072)
理论(18838)
(18429)
统计(18360)
商业(17611)
(17332)
实践(17232)
共检索到54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守华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传统"线性模式"已难满足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巴斯德象限"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要求,我国科研机构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功能定位、创新资金、创新环节、创新评价等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红喜  姜春  袁瑜  王帅斌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卫  银路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将以追求知识和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司托克斯二维象限模型,转变为以科研活动和产业转化活动为目的的新二维象限模型,即新型研发机构的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明确了新型研发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厘清了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杰凤  刘德洪  
运用Wiki与用户协同的原理,从数据建设与数据融合两个层面探索科研机构内部科学数据共享创新模式,提出将科研人员和图书馆员作为互动参与主体,并从运行规范、数据审核、嵌入式服务以及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保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商丽媛  韩子睿  张雯  魏晶  孙君  
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内外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本文根据司托克斯提出的巴斯德象限模型,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角度,提出面向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新巴斯德象限模型,并以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为例,探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如何运用新巴斯德象限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江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丛泽  薛澜  
本文从参与集成创新主体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中的战略和运作形式的选择依据。在对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假设,而后以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合作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合作双方关系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基本结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义勇  杨忠  
创新链断裂或功能结构的不匹配、不完整是导致我国创新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并完善创新链以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当务之急。本文依据巴斯德象限理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对中车四方创新链的构建及运行模式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创新主体、创新目标、连接关系及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提炼出领军企业创新链的协同创新理念、模式和机制。研究发现:(1)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融合的新巴斯德象限理论是指导领军企业创新链构建的协同创新理念;(2)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型是领军企业创新链功能得以发挥的有效创新模式;(3)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互动的创新体系是领军企业与各创新主体得以高效协同的重要保障。总之,本文为我国领军企业创新链的构建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世国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研究汤世国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决不意味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孤立进行的,更不意味着一切技术创新活动都应在企业内部完成。事实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许多活动,是在企业外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进行的。在我国,由于高校和科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韵君  
基于专利战略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技术的创造性、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三个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具有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普遍规律。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利分析、专利创造和专利实施为纽带联结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预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形成一种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的关系,构建一个专利战略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PS-TI模型),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清辉  廖明治  
通过梳理影响海尔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子系统的因果回路图,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借助VENSIM建模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发现该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在类似企业进行推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闳肆  
学术创业是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学术创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未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如何反作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巴斯德象限揭示了科技转化活动可以激发基础科学发现,但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黑箱”。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为研究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相关理论视角,弥补了单一理论视角对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双元角色整合、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双联想式建构理论是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的主要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笑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效测度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进行了梳理,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为基础,从内部研发动力、技术合作动力、创新环境动力三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积分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模型,对大连3家软件企业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受到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模式的合理选择和推进,并构建宽松、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珂  苏宏宇  Scott Stern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一直以来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核心主线。目前,有关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多是参照北美和欧洲的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分析创新系统的构成主体及互动关系,忽视了在系统演进过程中构成主体的功能变迁。本文从"巴斯德象限"理论出发,以中科院为研究对象,观察公立科研机构在创新政策激励下的功能变化,进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绩效。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收集了中科院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以及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相关数据,采用OLS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一些新颖而重要的发现:首先,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那些发表论文较多的科学家同样也是申请专利较多的科学家。其次,对那些与产业有合作的科学家来说,其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的分类研究,还发现这一相关性受到科学家价值取向的调节。这些发现不仅为检验国家创新系统绩效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创新政策设计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福凯  邓颖  
一、引言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的几次工业革命都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和德国成为工业强国;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晓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和公共物品性特征,决定了应建立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本文认为,应从建立政府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具有主导地位和责任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制度、完善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制度和逐步完善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需求的诱导制度五个方面构建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