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729)
- 2022(11335)
- 2021(10811)
- 2020(9002)
- 2019(21076)
- 2018(20633)
- 2017(40131)
- 2016(21740)
- 2015(24692)
- 2014(24835)
- 2013(23832)
- 2012(21599)
- 2011(19104)
- 2010(18644)
- 2009(16227)
- 2008(15356)
- 2007(12863)
- 2006(10682)
- 2005(8581)
- 学科
- 济(80243)
- 经济(80157)
- 管理(61517)
- 业(57825)
- 企(48372)
- 企业(48372)
- 方法(42221)
- 数学(37335)
- 数学方法(36779)
- 农(21411)
- 财(20822)
- 中国(19903)
- 业经(17675)
- 学(16716)
- 理论(15655)
- 地方(15437)
- 技术(14792)
- 农业(14596)
- 务(14162)
- 财务(14091)
- 财务管理(14062)
- 贸(13952)
- 贸易(13948)
- 易(13546)
- 企业财务(13334)
- 和(12946)
- 环境(12839)
- 制(12346)
- 教育(11668)
- 划(11379)
- 机构
- 学院(295733)
- 大学(290106)
- 管理(120688)
- 济(110686)
- 经济(108263)
- 理学(106374)
- 理学院(105281)
- 管理学(103291)
- 管理学院(102781)
- 研究(88885)
- 中国(63112)
- 京(60115)
- 科学(56471)
- 财(49233)
- 业大(44228)
- 农(42851)
- 所(42410)
- 中心(41273)
- 财经(40988)
- 江(40463)
- 范(39322)
- 研究所(39143)
- 师范(38959)
- 经(37506)
- 北京(36980)
- 技术(36663)
- 州(33559)
- 农业(33547)
- 院(32983)
- 经济学(32701)
- 基金
- 项目(213810)
- 科学(168775)
- 研究(159228)
- 基金(153861)
- 家(132921)
- 国家(131810)
- 科学基金(114901)
- 社会(97681)
- 社会科(92509)
- 社会科学(92484)
- 省(85290)
- 基金项目(82764)
- 教育(76406)
- 自然(75909)
- 自然科(74170)
- 自然科学(74153)
- 自然科学基金(72782)
- 划(71278)
- 编号(67410)
- 资助(63173)
- 成果(52265)
- 重点(47716)
- 部(47157)
- 课题(45970)
- 创(45012)
- 发(44673)
- 创新(41787)
- 科研(41195)
- 项目编号(41133)
- 教育部(40986)
- 期刊
- 济(109289)
- 经济(109289)
- 研究(79529)
- 中国(49954)
- 学报(44210)
- 管理(41766)
- 教育(41333)
- 科学(40833)
- 农(37463)
- 财(37229)
- 大学(34380)
- 学学(32276)
- 技术(30643)
- 农业(26790)
- 业经(19039)
- 财经(18779)
- 融(18710)
- 金融(18710)
- 经济研究(17338)
- 经(15890)
- 图书(15520)
- 问题(14346)
- 科技(14283)
- 职业(14199)
- 理论(14121)
- 技术经济(13552)
- 业(13229)
- 实践(13205)
- 践(13205)
- 版(13200)
共检索到39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利伟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需在问题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工学结合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制订原则和科学制订流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这对于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圣喜 贺军 李喜梅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文章对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并就"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课程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兴顺
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其在受众、要求、操作性、理念、内容等方面与教学大纲有明显差异。以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标准编制包括对课程和课程学习目标的描述,以及课业实施设计和课程评价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涵 韩玉
课程标准建设是近十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调查发现:课程标准建设主体多元化,但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不够,课程专家参与不足;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区域、行业及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要求,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课程标准的实施程度总体较好,但仍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使用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较好地体现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变化,但对情感、态度的要求尚不够明确、具体;在课程标准的研制、实施和修订等方面,不同教师群体、地区、专业水平、院校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应从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课程标准建设、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课程标准、规范化实施等方面系统提升课程标准建设质量,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物力财力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标准 标准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旭军 刘旭东
要真正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当前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教学规划,需要不断尝试和改善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吸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一些经验与教训,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在该课程体系指导下的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必将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职业资格认证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在基础知识、个人素质、操作技能上进行有效平衡,值得大家共同研究。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资格认证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茜茜 王建明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课程标准之标准指的是规范或衡量课程标准的准则或尺度。本文以美国教师联盟和成就公司、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评价课程标准的尺度为着眼点,对美国课程标准的标准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美国 课程标准 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安霞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组织和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讨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建设 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勤 佘德松
高职课程标准是质量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在联合体合作办学实践中,课程实施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行动。联合体学院的课程标准建设,要着眼于强调教育的人本性、体现高教性、落实职业性;要着力于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建设过程的开放性、建设内容的实践性;还要关注标准的准确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联合体学院 着眼点 着力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阮先会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课程标准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突出职业能力主线,关注基本规格的合理设定,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课程标准建设要做到定位准确、目标具体、科学设计、有效考核。要以岗定标,符合实际;以人为本,能力本位;以实求真,亲身体验,使课程标准建设收到实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标准 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文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开发工作。文章探讨了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基本构架,介绍了课程标准编制案例及实施要点。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内涵 构架 实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浦震寰
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入手,对《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框架结构的定位、项目内容选取和确定、实施操作及要求等都进行了阐述。奠定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向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加快了其深化改革的步伐,积极促进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物流综合实训 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晓琴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这一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一方面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另一方面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高职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功能及内容进行阐述,探讨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否需要对接,如何对接,旨在为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新思路,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张文军 王艳玲
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标准研制的热潮及其背景,比较并归纳了各国各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理念,探讨了各国各地区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和施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国际比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育波
文章以"岗构需求"为目标,构建高职"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中的课程标准建设。指出"岗位需求"下的课程标准理念应建立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对接岗位能力要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项目和内容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上,主要围绕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对教学方法手段、师资队伍、配套资源、实际培训、考核评价上的对接进行实施,探索能切实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标准方法。
关键词:
岗位需求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课程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