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8)
2023(7949)
2022(6734)
2021(6474)
2020(5333)
2019(12436)
2018(12030)
2017(23095)
2016(12375)
2015(14289)
2014(14259)
2013(13190)
2012(11800)
2011(10176)
2010(9682)
2009(7844)
2008(7064)
2007(5903)
2006(4544)
2005(3156)
作者
(29599)
(24694)
(24551)
(23360)
(15473)
(11736)
(11322)
(9726)
(9603)
(8695)
(8540)
(8151)
(7823)
(7528)
(7460)
(7355)
(7334)
(7262)
(7155)
(6956)
(5917)
(5897)
(5850)
(5746)
(5599)
(5596)
(5354)
(5350)
(4918)
(4897)
学科
(45123)
经济(45086)
管理(33906)
(29949)
(24875)
企业(24875)
方法(24605)
数学(22507)
数学方法(22149)
中国(12301)
(12292)
(11845)
业经(9692)
地方(9324)
理论(9087)
技术(8888)
农业(8111)
教学(7741)
(7728)
财务(7687)
财务管理(7672)
(7380)
贸易(7377)
企业财务(7297)
(7202)
环境(7202)
(6912)
(6334)
(6235)
(6020)
机构
学院(156590)
大学(148586)
管理(62747)
(60491)
经济(59344)
理学(55186)
理学院(54683)
管理学(53656)
管理学院(53364)
研究(42466)
中国(30509)
(29387)
(26711)
科学(24713)
技术(23110)
(22324)
财经(22172)
中心(21932)
职业(21650)
业大(21431)
(20531)
(20521)
师范(20327)
(19604)
经济学(18965)
(17925)
(17851)
经济学院(17335)
北京(17087)
经济管理(16815)
基金
项目(115322)
科学(92587)
研究(90142)
基金(82497)
(70144)
国家(69529)
科学基金(62118)
社会(56027)
社会科(53065)
社会科学(53053)
(47585)
教育(45885)
基金项目(44435)
自然(39722)
(39205)
编号(38967)
自然科(38844)
自然科学(38836)
自然科学基金(38110)
资助(32775)
成果(29045)
课题(27154)
重点(26363)
(26185)
(25412)
(24718)
创新(23530)
教育部(23437)
项目编号(23182)
国家社会(22926)
期刊
(56945)
经济(56945)
研究(38784)
中国(29892)
教育(28148)
管理(22391)
(21273)
技术(20941)
学报(18725)
科学(18026)
(16512)
大学(16022)
学学(14777)
职业(12865)
农业(11764)
财经(10484)
业经(10140)
(10036)
金融(10036)
(9038)
经济研究(8780)
技术教育(8576)
职业技术(8576)
职业技术教育(8576)
(8038)
论坛(8038)
图书(7986)
问题(7762)
技术经济(7014)
理论(6892)
共检索到21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安霞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组织和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讨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利伟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需在问题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工学结合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制订原则和科学制订流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这对于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茜茜  王建明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理连  
在国家高职示范校内涵建设过程中,基于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导向式高职课程开发已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中,以"双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三方(学校-企业-学校)"为特征是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的重要内涵;同时,加强深层次工学结合、推进生产性与顶岗性实训和打造"双师"结构则是其实施的重要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绍娟  崔永华  
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或缺乏积极性,高职课程开发很难反映企业的需求。在职教集团框架下进行高职课程开发,有助于实现课程开发系统化,加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结合,有助于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由"一对一"转变为"多对多"。基于职教集团框架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其运行的关键是使企业获得利益补偿,要从法规、政策上鼓励企业、行业协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从制度上激励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斯远  王博琼  
"工学"如何结合,如何有效的将"工学"结合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提出一种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型工科教学模式:即"四环节、两结合"模式,强调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运用实例结合进入教学训练,学生在动手训练过程中就能够模拟真实工作状态,从而使学生学到的都是实用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春雷  
为了能够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以《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践,验证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雯君  熊建新  
文章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思考和研究,总结出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中最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视角方向,基于此视角进行住宅空间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的新型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爱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加紧缺,这给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古志华  
高职特色文化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表征,建设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文化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一步确立自身定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职院校差异化发展,正确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应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科学统筹,从教学、活动、环境、管理等多领域着手,系统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  王建华  葛秀萍  
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了"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勇  
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既是高职改革的方向,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进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28所院校之一,近年来,尤其是在正式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方案的一年多时间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以机电类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无锡经济建设与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炜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定位,要按照工作过程构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认同感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工学结合课程;构建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取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建设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的职业学习场所——学习工作站;对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并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改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龙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针对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教学设计效果、实现程度等要素,进行综合检测及依据结果作出改进的决策过程。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能否继续深化的重要保证。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功能、构建策略及其原则,并提出了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思路及方法,为高职院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还应理清和解决以下问题:一、基于工作过程。作为职教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过程"目前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大家对它的理解却多种多样:如有的关注生产和服务流程,有的则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程序。事实上,作为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对工作过程的讨论至少应当涉及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