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9)
2023(17132)
2022(14810)
2021(14161)
2020(11889)
2019(27716)
2018(27831)
2017(52352)
2016(28944)
2015(32863)
2014(32818)
2013(31356)
2012(28068)
2011(25016)
2010(25181)
2009(22651)
2008(21918)
2007(18981)
2006(16475)
2005(14139)
作者
(78318)
(64805)
(64527)
(61539)
(41206)
(31019)
(29582)
(25530)
(24737)
(23128)
(22172)
(21716)
(20510)
(20317)
(20063)
(19803)
(19588)
(19353)
(18562)
(18529)
(16037)
(16003)
(15620)
(14863)
(14567)
(14522)
(14414)
(14329)
(13083)
(12719)
学科
(103257)
经济(103135)
管理(86472)
(77506)
(67514)
企业(67514)
方法(50892)
数学(44052)
数学方法(43196)
(29546)
中国(28152)
(27821)
业经(24611)
理论(22627)
(22109)
(21305)
地方(19294)
(19180)
财务(19083)
财务管理(19037)
农业(18203)
企业财务(17973)
技术(17723)
(17497)
贸易(17489)
(17475)
(16977)
教学(16658)
教育(16642)
(16545)
机构
学院(386825)
大学(382610)
管理(154040)
(143550)
经济(140044)
理学(132482)
理学院(131034)
管理学(128281)
管理学院(127558)
研究(120605)
中国(90464)
(81336)
科学(75884)
(68884)
(59124)
(57826)
(57789)
业大(56396)
中心(56238)
财经(54177)
研究所(53831)
(53180)
师范(52677)
北京(51080)
(49311)
技术(47242)
(46854)
农业(44896)
(44442)
师范大学(42095)
基金
项目(264469)
科学(207699)
研究(197556)
基金(188276)
(162833)
国家(161435)
科学基金(139845)
社会(120091)
社会科(113607)
社会科学(113575)
(105947)
基金项目(99622)
教育(95968)
自然(91810)
自然科(89700)
自然科学(89680)
(88585)
自然科学基金(87997)
编号(83905)
资助(78229)
成果(67439)
重点(59446)
课题(58555)
(57873)
(55456)
(55287)
创新(51511)
项目编号(51365)
科研(50499)
大学(50437)
期刊
(156377)
经济(156377)
研究(111666)
中国(80022)
教育(61866)
管理(59873)
学报(57931)
(55240)
科学(53433)
(51500)
大学(45267)
学学(41916)
技术(41334)
农业(35680)
(30727)
金融(30727)
业经(26958)
财经(25990)
经济研究(24629)
(22290)
图书(21174)
(20039)
职业(19927)
问题(19133)
技术经济(18213)
科技(17876)
(17825)
理论(17725)
统计(16848)
现代(16749)
共检索到56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实施与推广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能更好地促进这种模式实施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管理体系、学籍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目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的新要求,并从"学产服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出发,在树立开放式的管理理念、建立柔性化的管理机制、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教学管理创新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佳环  陈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中应特别重视校企合作这一改革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积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校企融合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真正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普及。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资源建设投入,而是综合性、多样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芳  肖奇  
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对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革新,并且有效弥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但是,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思维缺乏、教学思想陈旧、管理制度缺失等,严重阻碍了工学结合的开展,应注重教学改革、引进现代思想、强化工学结合、完善管理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良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工作岗位群,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建立"校企两元协同、校内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柔性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博旺  龚雪  
伴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文章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给予了介绍,并对推进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新的道路,使之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