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1)
- 2023(9632)
- 2022(8035)
- 2021(7976)
- 2020(6653)
- 2019(15897)
- 2018(15981)
- 2017(30420)
- 2016(16459)
- 2015(18792)
- 2014(18916)
- 2013(17415)
- 2012(15278)
- 2011(13371)
- 2010(13266)
- 2009(11370)
- 2008(10692)
- 2007(8661)
- 2006(7210)
- 2005(6020)
- 学科
- 济(60255)
- 经济(60188)
- 管理(43475)
- 业(40101)
- 企(34778)
- 企业(34778)
- 方法(32565)
- 数学(29782)
- 数学方法(29092)
- 财(15479)
- 中国(15283)
- 农(14862)
- 理论(13831)
- 教学(13624)
- 业经(13028)
- 制(12641)
- 技术(10802)
- 体(10330)
- 贸(9542)
- 贸易(9538)
- 农业(9533)
- 务(9364)
- 地方(9361)
- 易(9310)
- 财务(9309)
- 财务管理(9283)
- 学(8975)
- 学法(8802)
- 教学法(8802)
- 企业财务(8789)
- 机构
- 学院(212521)
- 大学(205314)
- 管理(83997)
- 济(82418)
- 经济(80774)
- 理学(73647)
- 理学院(72930)
- 管理学(71280)
- 管理学院(70868)
- 研究(61288)
- 中国(45151)
- 京(41464)
- 财(38316)
- 科学(35866)
- 财经(30684)
- 江(30656)
- 中心(29649)
- 范(28798)
- 技术(28719)
- 业大(28653)
- 师范(28493)
- 经(28199)
- 所(27823)
- 农(27392)
- 职业(25653)
- 研究所(25399)
- 经济学(25379)
- 北京(25340)
- 州(24192)
- 财经大学(23098)
- 基金
- 项目(148588)
- 科学(118762)
- 研究(114152)
- 基金(106430)
- 家(91045)
- 国家(90277)
- 科学基金(80034)
- 社会(70175)
- 社会科(66530)
- 社会科学(66514)
- 省(60450)
- 教育(58860)
- 基金项目(56101)
- 自然(51906)
- 自然科(50799)
- 自然科学(50789)
- 划(50255)
- 自然科学基金(49840)
- 编号(49024)
- 资助(44075)
- 成果(37923)
- 课题(34441)
- 重点(33931)
- 部(33643)
- 创(32363)
- 发(31265)
- 教育部(30071)
- 创新(30028)
- 大学(29507)
- 项目编号(29470)
- 期刊
- 济(81560)
- 经济(81560)
- 研究(59217)
- 中国(42667)
- 教育(40360)
- 管理(32032)
- 财(30750)
- 技术(27276)
- 学报(26197)
- 科学(25663)
- 农(23306)
- 大学(22207)
- 学学(20476)
- 融(15945)
- 金融(15945)
- 农业(15842)
- 职业(15506)
- 财经(15136)
- 业经(14004)
- 经济研究(13623)
- 经(13054)
- 统计(10977)
- 问题(10474)
- 技术教育(10243)
- 职业技术(10243)
- 职业技术教育(10243)
- 策(9994)
- 技术经济(9987)
- 坛(9521)
- 论坛(9521)
共检索到29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静
根据区域会展产业发展状况及会展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特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构建了"跟随展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让学生观展、参展、办展,实现专业岗位能力提升。在此过程中,选取典型会展活动作为学生"跟展"实习项目,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灵活的教学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正才
根据模具行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训模式进行尝试,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模具 来料加工 半工半读 实训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刚 凡军民 宋金耀 黄小忠
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两门核心课程食用菌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内容涉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课外创业协会和兴趣小组,并指出影响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湘桃 刘冬香 赵华军
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科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培养大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铁学院)多年来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高职 实践教学 工学交替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洪志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开始探索建筑高职教育"工学交替、责任分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过3年的理论探索、实践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交替 责任分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凤岭
文章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传统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延拓和引申,提出了"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展开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以期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改革效果。
关键词:
高职 软件技术 项目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晓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型教育,本文基于高职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现状,从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多元化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李贺华 鲁先志
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难点,提出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继斌
美国社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采用工学交替方法教学,逐渐形成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社区学院三位一体结构,实现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社区学院、学员多方共赢。以美国秀兰社区学院、奥克拉荷马州州立大学技术教育学院、莫瑞.瓦雷社区学院为例,分析美国社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方法,并借鉴其经验,构建我国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琳 欧阳彬生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骨干院校的重要改革内容。探索"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 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春艳 焦玉凤 董海 孙鹏飞 朱永长
针对模具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建立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设计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明改革初见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公昆
随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工学交替这种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校企合作的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内涵上都进行扩展,必须对原有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并促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其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工学交替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