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0)
2023(13844)
2022(11957)
2021(11277)
2020(9482)
2019(21944)
2018(21717)
2017(42379)
2016(22974)
2015(26040)
2014(25881)
2013(25115)
2012(22694)
2011(20125)
2010(19817)
2009(17822)
2008(17195)
2007(14694)
2006(12596)
2005(10815)
作者
(63348)
(52432)
(51748)
(49586)
(33456)
(25120)
(23729)
(20675)
(19963)
(18559)
(18002)
(17488)
(16334)
(16306)
(16178)
(15869)
(15672)
(15649)
(14902)
(14855)
(12873)
(12724)
(12523)
(12084)
(11620)
(11569)
(11525)
(11414)
(10437)
(10330)
学科
(88545)
经济(88439)
管理(67595)
(64550)
(54364)
企业(54364)
方法(44063)
数学(38286)
数学方法(37693)
(24666)
(24005)
中国(23275)
业经(20527)
(18834)
地方(17084)
农业(16596)
理论(16212)
(16150)
财务(16074)
财务管理(16035)
(15546)
(15501)
贸易(15497)
企业财务(15195)
(15030)
技术(14755)
(14582)
环境(13911)
(12545)
(12535)
机构
学院(316181)
大学(315822)
管理(129567)
(122188)
经济(119460)
理学(113207)
理学院(112027)
管理学(109948)
管理学院(109382)
研究(98494)
中国(72355)
(66164)
科学(61618)
(55906)
(47683)
(46866)
业大(46847)
财经(45664)
中心(45633)
(44613)
研究所(43507)
(42542)
师范(42201)
(41578)
北京(41274)
(36713)
农业(36422)
(36360)
经济学(36099)
财经大学(34164)
基金
项目(222774)
科学(176054)
研究(165327)
基金(161468)
(139398)
国家(138217)
科学基金(120195)
社会(103232)
社会科(97719)
社会科学(97691)
(87393)
基金项目(86296)
自然(78613)
教育(77382)
自然科(76790)
自然科学(76773)
自然科学基金(75346)
(73425)
编号(68826)
资助(66196)
成果(54420)
重点(49482)
(49185)
(46822)
课题(46573)
(46527)
创新(43257)
教育部(42719)
科研(42690)
项目编号(42523)
期刊
(128642)
经济(128642)
研究(90472)
中国(54023)
学报(47528)
管理(46444)
科学(44058)
(43306)
(42121)
教育(38955)
大学(36884)
学学(34502)
技术(30141)
农业(29591)
(23453)
金融(23453)
业经(22558)
财经(21728)
经济研究(19922)
(18454)
图书(17415)
问题(17186)
理论(15757)
技术经济(15198)
科技(15006)
实践(14523)
(14523)
(14386)
(14314)
现代(13912)
共检索到444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和克纯  邱开金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始终面临着"两难决择"。强调职业技术或能力,被质疑是功利至上;推崇生本,重价值导向,又被冠以普教样本。现代职教最完美的"人职匹配"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启发,职教的全人教育不应是人与职的排斥,技术教育与职业信念教育的结合才是完整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源源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来钇汝  秦丹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价值与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其根源在于当前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智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实现协同统一。智能教育应坚守“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使命,禁止用技术“神话”催生教育焦虑,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防止技术凌驾于教师“主体”之上并把技术的工具属性强行赋予教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在学理层面上,资助育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应然状态是和谐统合、功能互补。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价值理性的式微,工具理性的僭越和蔓延,而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冲突和分裂,致使资助育人低效。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资助形式与内容、资助与德育的关系,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回归正位,实现两种理性力量的平衡、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技术思维的僭越,人性发展的圈囿,情感沟通的缺位等问题。为了克服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达成对技术异化的超越,需竭力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整合。人和技术的双重性为其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规定了其整合的限度。历史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以及当下在其他领域的再次整合为其提供了范例。欲使教育技术发展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效融合,我们需转变"技术至上"观念,使"人机对话"有效促进"人际对话";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使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回归"以人为本",使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共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巧根  
在我国管理会计的情境特征下,无论是政府导向的工具开发与应用,还是市场自发的工具导入与普及,它们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效率与效益。换言之,增强管理会计的目的性与有效性是管理会计工具理性的内在要求。倡导管理会计工具理性有助于拓展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明确管理会计工具的结构性特征有助于探寻管理会计工具的指引体系。管理会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管理会计工具的政府导向性与市场自发性相互融合的需要,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客观规律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景蒂  
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关系到国家科研创新与科技发展。理论上,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具有工具理性与对话理性的双重内涵,且对话理性作为高校科研人才评价的基础,应先于工具理性。现实中,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存在工具理性僭越、对话理性式微的结构化矛盾。究其根源在于:时空抽离下的系统整合加剧工具理性膨胀,行为惯例导致被评价者话语意识缺失,基于“绩效”逻辑的评价结构巩固基于工具理性的评价者中心、外部评价为主、以评为中心的结构性原则。重构高校科研人才评价机制需建构基于对话、协商的评价理解范式,促进多元评价主体权利再分配,推动评价规范再生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巨绍炜   蔡萌  
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就业对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双重视角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基于2022年调查获取的29 529份全国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乡土情结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城市融入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家庭禀赋通过个体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部分中介,负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返乡政策感知正向调节乡土情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畅通返乡政策精准投递渠道,依托乡土情结纽带引导高职人才返乡;高职教育主管部门试点返乡就业的定向招生模式,指导面向乡村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高职院校加大弱势阶层家庭学生就业帮扶,推进学生返乡下乡实践与城市求职关怀;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努力学习夯实个体资本基础,主动了解返乡政策厚植乡土情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煜  
要让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真正有效地助推新课程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过分工具化的倾向,建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整合的价值取向,确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不仅要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提高教师专业精神和品格,全面改善知识结构,使教师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期刊] 求索  [作者] 程秀建  
契约不可避免需要解释,但现行合同解释多趋向于形而上的表达,导致实务操作中往往脱离解释规则从而呈现感性的状态。诚信原则作为合同解释的重要规则,有助于克服这种困境。从价值上看其具有行为指导规则的伦理性,具备法的一般条款的法源性,且可作为裁判规则具有衡平性。从功能上看诚信原则贯穿合同解释始终,统领具体规则,在具体解释方法不能时可即时介入,又能够协调各解释方法间的冲突。其作为主观概念,因符合合同的实现之高度"均衡性"要求,而兼采"善意人"及"理性人"的标准。诚信原则于合同解释之适用,不拘泥于文意,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并要求超越文意,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波   张睿   王成礼  
智慧社区共同体是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社区发展所形成的新的联合体,是责任、权益、信任、情感及和谐要素的融合体。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时、高效、迅速、精准的治理工具与传统社区治理相区别,但也极易滋生对信息技术治理的过度依赖或迷恋,将工具理性极化,威胁甚至破坏智慧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目前,智慧社区共同体构建的首要任务就是破解工具理性所造成的危害,预防工具理性的潜在风险,以共同体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逐步建成彼此认同、关爱互信、守望相助、温馨和谐的美好家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类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6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引领着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决议"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8.0系统地分析各个时期主流教育理念背后的价值取向,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基本教育"极其推崇价值理性,60年代转向了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教育规划",70年代价值理性在终身教育的思潮中得以回升,而经历了80年代的组织发展危机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终于在90年代提出的全民教育中得以融合。由此可见,价值理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变的内在追求,而工具理性又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只有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鹏超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涵上互通、互补,在功能上互动,两者统一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共同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路径主要是:将价值理性科学地融入专业教育,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课程内容,搭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实践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鄢烈洲  陈绍华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