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2)
- 2023(10777)
- 2022(9110)
- 2021(8602)
- 2020(7011)
- 2019(16292)
- 2018(16055)
- 2017(30321)
- 2016(16311)
- 2015(18492)
- 2014(18484)
- 2013(17701)
- 2012(16197)
- 2011(14177)
- 2010(13817)
- 2009(12075)
- 2008(11616)
- 2007(10062)
- 2006(8324)
- 2005(6745)
- 学科
- 济(63282)
- 经济(63218)
- 管理(46051)
- 业(39062)
- 企(32491)
- 企业(32491)
- 方法(29733)
- 数学(25688)
- 数学方法(25317)
- 中国(20483)
- 农(17147)
- 财(15713)
- 地方(15611)
- 业经(14431)
- 理论(11964)
- 农业(11386)
- 环境(11218)
- 学(10983)
- 和(10536)
- 务(10013)
- 财务(9964)
- 财务管理(9933)
- 贸(9913)
- 贸易(9907)
- 制(9868)
- 技术(9744)
- 易(9580)
- 企业财务(9371)
- 划(8691)
- 发(8126)
- 机构
- 学院(215267)
- 大学(212348)
- 管理(83800)
- 济(83670)
- 经济(81640)
- 理学(72080)
- 理学院(71269)
- 管理学(69948)
- 管理学院(69512)
- 研究(65790)
- 中国(49034)
- 京(43851)
- 科学(40235)
- 财(38232)
- 江(32869)
- 中心(32434)
- 财经(30782)
- 业大(30633)
- 农(30514)
- 所(30427)
- 范(29830)
- 师范(29552)
- 经(28138)
- 研究所(27427)
- 北京(26561)
- 州(26401)
- 经济学(25980)
- 院(25283)
- 技术(24215)
- 师范大学(23644)
- 基金
- 项目(151589)
- 科学(119642)
- 研究(114026)
- 基金(108464)
- 家(93259)
- 国家(92441)
- 科学基金(80915)
- 社会(72412)
- 社会科(68519)
- 社会科学(68503)
- 省(60894)
- 基金项目(58121)
- 教育(53961)
- 自然(51646)
- 自然科(50389)
- 自然科学(50376)
- 划(50256)
- 自然科学基金(49409)
- 编号(47652)
- 资助(43048)
- 成果(37186)
- 重点(34064)
- 部(33107)
- 发(33045)
- 课题(32681)
- 创(31943)
- 国家社会(29791)
- 创新(29746)
- 大学(29022)
- 教育部(28965)
共检索到31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文化城市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是人本主义城市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精髓在于文化特色。辽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在对特色文化城市基本内涵和精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在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辽宁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依据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探讨。辽宁是一个工业大省,所辖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有关。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弘扬传统工业文化,是辽宁进行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鹿磊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辽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长期性、集体性、无形性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辽宁省虽然颁布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但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本文结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省市的立法经验,尝试构建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以利于促进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蕾 杨子江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的GIAHS项目推动下,国际社会兴起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热潮,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产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水产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其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订其保护与发展战略和政策,不仅是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对于维护渔村景观、保护水产生物多样性、传承传统水产文化、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文章基于GIAHS项目框架探讨了水产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外延,水产文化遗产的功能特点,以及保护与发展战略、政策等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霞 单彦名 安艺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所在,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城市内在吸引力的表征。义乌因市场而闻名,曾经以其独特的商业文化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令人瞩目的辉煌。但是,关于义乌城市文化的认知深度远不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借鉴与研究,被认为是"文化荒漠"的义乌确实缺乏历史积淀么?笔者试图借助义乌城市建设文脉研究的机会,重新认知义乌的城市特征及文化内涵,还原一个真实、丰厚的义乌,并基于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战略提出空间规划策略,为义乌转型发展和规划创新寻求合理路径。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城市文脉 义乌 规划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中国农业部推进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动下,国内掀起农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热潮。林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遗产,深化林业科学研究,抢救性保存重要林业资源,创新现代林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前国家新农村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China-niahS项目框架,林业文化遗产有生态性和区域性两大突出特征,根据具体内容又可分为技术型、物种型和景观型3大类。保护与发展策略方面,在完善政策保障的基础上,数据普查和个性化保护是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辽宁开埠通商之后沿海地区工业文化的发展成就与巨大创造。文章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构成,工业遗产保护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旅游利用的整体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政府主导、区域合作、点-轴开发、创意产业带动四种发展模式,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福文 何军 王猛
目前,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模式仍以工业建筑(群)或工业遗产片区保护模式为主。在对中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详细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对沈阳老工业城市的物质性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性工业遗产进行了分析,提出沈阳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应选择城市意象保护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沈阳老工业城市实际,对沈阳老工业城市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余盼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为研究区域,以近代史、经济史、地方志等文献典籍为资料来源,采用文献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筛选和分析,理清了辽宁工业遗产在产业上呈现出采矿业、制造业比重较大的特征,在地理上呈现出集中程度高、辽中南地区占有较大比例的特征,基本上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沿铁路沿线向外辐射的工业遗产廊道分布格局。
关键词:
工业遗产 近现代化进程 辽宁 分布特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焱 王明友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废旧的工业遗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辽宁省号称共和国长子,拥有着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遗产,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为丰富辽宁省旅游资源和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政府政策、旅游基础和工业遗产资源四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找出了认识上的误区、公众参与较少和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和开发模式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松华
经济人的假设、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因素导致现实中的经济组织具有多样化形式。分工的不完全不能永远依赖一种组织形式,采取私人机构、中间组织和政府组织三方的合作可能是最有效的。文章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中间组织为枢纽的PPP模式中,通过模式扩展和横向政策对比挖掘其内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PPP 中间组织 文化遗产保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夏
从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入手,认为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特色体现及重要的发展资源;同时考察了当前快速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所造成的严重冲击,以及城市对文化建设和特色塑造的必然追求,并就其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城市文化 传承与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友 李淼焱 王莹莹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中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开发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关于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的特征,构建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
关键词:
工业 遗产旅游 价值 评价体系 辽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