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9)
- 2023(15488)
- 2022(12577)
- 2021(11819)
- 2020(9950)
- 2019(22778)
- 2018(22770)
- 2017(43500)
- 2016(23215)
- 2015(26546)
- 2014(26225)
- 2013(25033)
- 2012(22366)
- 2011(19692)
- 2010(19478)
- 2009(17454)
- 2008(16815)
- 2007(14740)
- 2006(12662)
- 2005(11025)
- 学科
- 济(89831)
- 经济(89731)
- 管理(65801)
- 业(61918)
- 企(50967)
- 企业(50967)
- 方法(41284)
- 数学(36550)
- 数学方法(35771)
- 农(25806)
- 中国(24783)
- 财(21269)
- 业经(20482)
- 技术(18777)
- 地方(17890)
- 理论(17779)
- 学(17584)
- 制(17459)
- 农业(17087)
- 贸(14526)
- 贸易(14516)
- 教学(14309)
- 易(14085)
- 体(13642)
- 银(13514)
- 银行(13483)
- 务(13255)
- 和(13199)
- 财务(13170)
- 财务管理(13139)
- 机构
- 学院(314043)
- 大学(312725)
- 济(122093)
- 管理(121480)
- 经济(119356)
- 理学(105041)
- 理学院(103902)
- 管理学(101498)
- 管理学院(100908)
- 研究(100731)
- 中国(75968)
- 京(66238)
- 科学(62509)
- 财(54833)
- 农(50398)
- 所(48670)
- 中心(48425)
- 业大(47670)
- 江(47589)
- 研究所(44422)
- 财经(43973)
- 范(43092)
- 师范(42558)
- 北京(40789)
- 经(40071)
- 农业(39422)
- 州(37671)
- 院(37664)
- 技术(37623)
- 经济学(37083)
- 基金
- 项目(219294)
- 科学(173161)
- 研究(161650)
- 基金(157683)
- 家(137425)
- 国家(136312)
- 科学基金(118354)
- 社会(100900)
- 社会科(95631)
- 社会科学(95607)
- 省(87626)
- 基金项目(83065)
- 教育(77123)
- 自然(76929)
- 自然科(75246)
- 自然科学(75227)
- 自然科学基金(73841)
- 划(73112)
- 编号(66612)
- 资助(64366)
- 成果(53119)
- 重点(49556)
- 部(47771)
- 发(46874)
- 课题(46536)
- 创(46435)
- 创新(43422)
- 国家社会(41892)
- 科研(41867)
- 大学(41747)
共检索到45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飞宇 田微 朱宗晓 雷声 张成雷
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课程实验涉及知识点分散、与机械类核心专业课关联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业软件的CAD/CAM技术一体化实验教学设计方法。以“机械原理”课程所学习凸轮机构为对象,从基于MATLAB的凸轮廓线解析法设计、基于SolidWorks的凸轮机构建模、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凸轮机构关键零件有限元分析、基于ADAMS的凸轮机构运动仿真分析4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将不同类型工业软件的使用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形成“设计—建模—仿真”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CAD/CAM技术并投身工业软件领域的兴趣与热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俞彦勤 刘辉 邹佳鹏
分析了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实验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密集、智能化等特点,并针对现有模具CAD/CAE/CAM实验课程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课程的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加强了模具CAD、CAE、CAM三者之间知识的衔接,优化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效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飞 易春峰
应用反求技术建立CAD模型,通过UG/Parasolid Binary数据格式与CAM软件进行对接,较好地实现了CAD技术与CAM技术的一体化.该技术兼顾美感的表达和制造的需求,既提高设计效率又能有效控制误差,是一种新产品开发的有效手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海龙 朱宏
为提高10桩环形赛道无碳小车转向运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该文提出一种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行走轨迹特征点拟合曲率连续的闭合理想轨迹曲线,对轨迹曲线等间距离散取点,分别计算轨迹曲线的曲率矩阵、转向角矩阵、推杆推程矩阵;然后,建立推杆推程与凸轮转角间的对应关系,使用MATLAB软件生成凸轮轮廓曲线,由此设计动力传动系统、凸轮推杆转向机构和转向微调机构;最后,基于设计方案对加工制作小车,进行实际行走验证。经验证,小车最大绕桩个数23个,最大有效行走距离约22m。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武照云 张毓兰 朱红瑜 马晓录 申会鹏
以偏置直动尖顶推杆凸轮机构为对象,运用C#设计了一个直动推杆凸轮机构图解法教学软件。介绍了凸轮廓线图解法设计的反转法原理和基于旋转变换的软件实现原理,包括点的坐标旋转变换理论、推杆位移函数C#类库设计方法等。详细给出了凸轮机构图解法教学软件的设计步骤与运行过程。通过4个不同设计参数的应用案例说明该软件在展示凸轮廓线图解法设计原理与步骤方面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 图解法教学 软件开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月娥 任述光 杨大平
为减少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 ,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 ,用优化设计方法将配气机构简化为单质量振动系统 ,建立其动力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以复合摆线 型凸轮为例 ,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 :优化方案和原方案相比 ,丰满系数提高了 1.2 5 % ,动态最大正加速度在上升段下降 1% ,但在下降段上升了 5 % ,动态最大负加速度下降 6.4% ,系统动态速度及动态加速度振幅比未优化方案要小 ,变化趋势平稳
关键词:
内燃机 配气机构 优化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立华 孙龙清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是目前软件开发的趋势。为了构建基于面向对象的冲裁模CAD/CAM系统 ,利用VB平台提供的接口技术 ,通过实现接口继承来实现类的继承性和多态性 ,并使用GUIDS方法层层深入地组织系统结构 ,最终以零件类为基类 ,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应用软件的设计中可增强应用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晁涛 杨明 马萍 李伟 王松艳
设计开发了集教学、效果评价与师生互动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在平台的教学模块设计中引入"基于问题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建立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问题库,可进行知识巩固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竞赛题目求解实验和实际问题设计实验,适应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竞赛预备生的实验需求。在教学效果评价模块设计中引入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从多维度考查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春云 王浩 陈晓龙
结合新工科建设和“传感器与信号调理”课程教学需求,设计了汽轮机装配建模与热态测控虚拟仿真实验。采用三维建模仿真软件SolidWorks/3DMax实现了汽轮机关键组件的虚拟装配设计和认知操作,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汽轮机本体热态运行理论模型与状态调控接口,实现了设备热态实时控制、传感器设计与参数测量等实验内容。该虚拟仿真实验拓展了学生对极端测控场景的直观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有效填补了实践教学环境与工业运行现场的认知差距,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伟 霍红颖 王淑一 湛邵斌
针对《软件工程与UML》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抽象、知识点繁杂的问题,改变传统"先学后用"的教学模式,按照软件开发的职业过程和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结合项目训练学生的UML理解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应用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教学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的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志刚 任胜兵 吴斌
课程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包括理论和实践两种形式。工程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依据产业界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和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光然 陈建珍 朱丹丹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探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施一体化教学,构建基于一体化教学三维交互模式,该模式指出教学主体通过与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媒体的不断交互完成教学,学生在一体化的实践场和情感场中逐步成长为技术专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立果 吴汤婷
该文设计了基于Python语言的可视化TEQC(Python-basedvisualizationTEQC,PVTEQC)软件,用以辅助GNSS实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软件只需导入观测数据和广播星历,并设定功能参数,即可自动实现GNSS数据的格式处理、信息提取、分割拼接、质量检核等基本功能,以及星历下载、地图显示、结果可视化等拓展功能。通过使用PVTEQC软件,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GNSS数据预处理步骤繁琐问题,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海蓉 魏文军
基于高副低代原理 ,将平面凸轮机构代换为平面连杆机构 ,运用圆向量函数建立代换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矢量方程式 ,通过计算虚拟连杆的杆长和方向 ,求得凸轮实际廓线、曲率半径和压力角的表达式 ,并给出用圆形刀具加工凸轮时刀具中心的轨迹方程。运用该方法详细分析了滚子直动和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的凸轮设计问题 ,并对平面凸轮进行了设计 ,结果表明 ,该方法正确可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翔宇 全伟 孙松林 肖名涛
为实现2Y–2型半自动钵盘苗移栽机的自动化取苗,设计了一种由扇形齿轮、沟槽凸轮及伸缩式苗夹组成的钵盘苗自动取苗机构。由于核心部件沟槽凸轮的轮毂形状影响苗夹的运动轨迹,对其主要结构参数包括中心距、摆杆长度和极半径进行了设计计算。对影响机构取苗效果的入苗深度、安装角度、基质含水率和转速进行了正交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入苗深度为34 mm,安装角度为75°,基质含水率为22%,转速为18 r/min,钵盘苗的基质脱落量、断根总长度及漏苗率最小。
关键词:
钵盘苗 扇形齿轮取苗机构 凸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