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8)
- 2023(10975)
- 2022(9247)
- 2021(8983)
- 2020(7221)
- 2019(16648)
- 2018(16515)
- 2017(30130)
- 2016(16915)
- 2015(19365)
- 2014(19431)
- 2013(17829)
- 2012(16015)
- 2011(14011)
- 2010(13743)
- 2009(11509)
- 2008(10569)
- 2007(8878)
- 2006(7122)
- 2005(5878)
- 学科
- 济(54042)
- 经济(53970)
- 管理(44266)
- 业(39402)
- 企(33044)
- 企业(33044)
- 方法(27974)
- 数学(24958)
- 数学方法(24451)
- 中国(15832)
- 农(15402)
- 财(14960)
- 理论(14800)
- 教学(13796)
- 业经(11896)
- 技术(11520)
- 教育(11409)
- 制(10952)
- 学(10843)
- 地方(10057)
- 农业(9960)
- 务(9444)
- 财务(9389)
- 财务管理(9366)
- 体(9018)
- 企业财务(8871)
- 和(8767)
- 贸(8511)
- 贸易(8505)
- 学法(8399)
- 机构
- 学院(214594)
- 大学(208739)
- 管理(80348)
- 济(77105)
- 经济(75260)
- 理学(70031)
- 理学院(69268)
- 管理学(67695)
- 管理学院(67313)
- 研究(65288)
- 中国(46118)
- 京(42902)
- 科学(40030)
- 财(35375)
- 农(33284)
- 江(32646)
- 技术(32260)
- 业大(32200)
- 中心(31875)
- 范(31369)
- 师范(30939)
- 所(30470)
- 财经(28636)
- 研究所(28062)
- 职业(27002)
- 经(26306)
- 农业(26100)
- 北京(25925)
- 州(25564)
- 院(24764)
- 基金
- 项目(154533)
- 科学(121976)
- 研究(118713)
- 基金(108016)
- 家(93517)
- 国家(92682)
- 科学基金(80527)
- 社会(71203)
- 社会科(67283)
- 社会科学(67270)
- 省(64341)
- 教育(61542)
- 基金项目(57282)
- 划(53927)
- 自然(51961)
- 编号(51116)
- 自然科(50818)
- 自然科学(50801)
- 自然科学基金(49846)
- 资助(43528)
- 成果(40507)
- 课题(37238)
- 重点(35800)
- 部(34527)
- 创(33877)
- 发(32788)
- 创新(31372)
- 年(31035)
- 项目编号(30830)
- 大学(30439)
- 期刊
- 济(76302)
- 经济(76302)
- 研究(56998)
- 中国(48544)
- 教育(46129)
- 学报(32742)
- 管理(30457)
- 农(28997)
- 财(28683)
- 科学(28330)
- 技术(27396)
- 大学(26259)
- 学学(24378)
- 农业(20208)
- 职业(17167)
- 融(14561)
- 金融(14561)
- 财经(13825)
- 业经(13295)
- 经(11934)
- 经济研究(11886)
- 技术教育(11366)
- 职业技术(11366)
- 职业技术教育(11366)
- 坛(10843)
- 论坛(10843)
- 业(10780)
- 图书(10570)
- 版(10408)
- 科技(10176)
共检索到304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智 贾颖莲 何世松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课程则必须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作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组成,课程改革与建设任务首当其冲。只有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课程建设,高职教育才有可能为行业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文章主要讨论高职教育课程学习载体设计问题,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教学改革对学习载体的要求、学习载体选择的原则,并以交通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核心课程"Creo三维建模与装配"为例,探索设计了若干具体的学习载体。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岗位能力 学习情境 学习载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罡玮 张巍
文章根据英语教学应与行业对接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探讨了茶艺英语岗位能力的定位及培养模式,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模式,应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讲练结合。
关键词:
茶艺英语 岗位能力 项目教学 工作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学凤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社团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得到锻炼。学校要以社团为载体,构建"指导、管理、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
社团 职业核心能力 实践路径 高职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伟民
现代工程的本质在于应用、实践和创新,由此决定了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不能脱离工程应用技术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工程意识是人们将自然科学原理结合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梁宁森 周小海
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爱民 邹春霞
为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和改革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为提高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文章依据系统理论,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把系统化教学载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载体的技术选型和设计开发、新型课程体系建设着手,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系统化教学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具体呈现该培养方案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系统化教学载体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雪梅
就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的思路、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与解读,并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的步骤与探索。
关键词:
职业岗位能力 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满足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键,而从岗位能力出发,使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又成为人才培养关键中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以期进一步促进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锦
涉外电子商务岗位需求的英语翻译能力包括基本的外贸知识、电子商务知识与翻译技能,从事企业工作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与技能。以涉外电子商务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上岗能力,使学生具备企业翻译人员的优良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可成
叙述了在研究生选修课“特种成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作者结合科学学、创造学及其心理学,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各种特种成型技术的同时,注重这些技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而且,更注重技术发明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成功的途径,以有助于研究生对创新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文婷
随着广东数字媒体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需求发生了转变。在行业企业与院校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驱动下,高职院校应该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创新办学理念与找准专业定位、同步专业技能规格、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团队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有效措施,与地方区域产业的发展动态匹配,实现高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广东区域产业的互动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岩荣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以会计专业为例,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构建ERP环境下以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教育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并提出理论模型,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提出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燕 徐伟刚 顾志刚 江帆 左贾逸 王正才
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岗位能力需求,根据学校实际、与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隐性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冷雪锋 任爱珍 蒋正炎
课程是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实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曲聪 方俊 梅晓芸
传统的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弊端,基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课程开发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讨论这一课程开发的步骤及方法。
关键词:
岗位能力素质 培训课程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