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7)
- 2023(12649)
- 2022(11022)
- 2021(10474)
- 2020(8868)
- 2019(20407)
- 2018(20199)
- 2017(38764)
- 2016(21541)
- 2015(24719)
- 2014(24494)
- 2013(23086)
- 2012(21114)
- 2011(18811)
- 2010(19066)
- 2009(16500)
- 2008(15842)
- 2007(13877)
- 2006(11994)
- 2005(10257)
- 学科
- 济(77552)
- 经济(77479)
- 管理(61828)
- 业(59285)
- 企(50236)
- 企业(50236)
- 方法(37998)
- 数学(33589)
- 数学方法(32893)
- 中国(23868)
- 农(22397)
- 财(20593)
- 业经(17513)
- 理论(17229)
- 技术(15941)
- 地方(15273)
- 策(14591)
- 农业(14516)
- 贸(14415)
- 贸易(14407)
- 易(14073)
- 制(13823)
- 务(13081)
- 财务(13014)
- 财务管理(12985)
- 学(12426)
- 企业财务(12257)
- 教学(12195)
- 和(12082)
- 划(12065)
- 机构
- 学院(287628)
- 大学(276023)
- 管理(112822)
- 济(111990)
- 经济(109504)
- 理学(97793)
- 理学院(96818)
- 管理学(94813)
- 管理学院(94267)
- 研究(88482)
- 中国(64505)
- 京(56690)
- 科学(52138)
- 财(51726)
- 江(43932)
- 所(42275)
- 中心(41932)
- 财经(41085)
- 农(40826)
- 技术(39623)
- 业大(39600)
- 研究所(38366)
- 范(38220)
- 师范(37870)
- 经(37408)
- 北京(34909)
- 职业(34781)
- 州(34631)
- 经济学(33128)
- 院(32945)
- 基金
- 项目(195161)
- 科学(155860)
- 研究(150317)
- 基金(138282)
- 家(118471)
- 国家(117384)
- 科学基金(102739)
- 社会(91563)
- 社会科(86773)
- 社会科学(86750)
- 省(80173)
- 教育(75991)
- 基金项目(72327)
- 划(67129)
- 自然(66262)
- 编号(65263)
- 自然科(64828)
- 自然科学(64816)
- 自然科学基金(63628)
- 资助(57433)
- 成果(51707)
- 课题(46822)
- 重点(44590)
- 部(43824)
- 发(42743)
- 创(42378)
- 创新(39202)
- 项目编号(39148)
- 年(38633)
- 教育部(38578)
- 期刊
- 济(117357)
- 经济(117357)
- 研究(78300)
- 中国(59727)
- 教育(49906)
- 管理(43475)
- 财(40164)
- 学报(36712)
- 技术(36470)
- 农(36406)
- 科学(35889)
- 大学(29626)
- 学学(27696)
- 农业(25104)
- 融(23868)
- 金融(23868)
- 职业(22246)
- 业经(20561)
- 财经(19566)
- 经济研究(18813)
- 经(16831)
- 坛(15446)
- 论坛(15446)
- 技术教育(15032)
- 职业技术(15032)
- 职业技术教育(15032)
- 问题(14976)
- 技术经济(14006)
- 业(13846)
- 统计(13827)
共检索到414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天仿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主要包括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技术支持及软件销售。调查表明,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分工,创建"岗位职业能力模型",涉及4个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要求,为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颖 康铁钢
高职院校肩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区域产业提供能胜任岗位的人力资源。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对接相应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不断搜集、分析、提炼相应岗位胜任力模型中的具体要素,构建"五双"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五双”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陪航 杜凤伟 闫志利
参照德国职业能力分类方法,将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设定为6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在全国8省(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二级指标均达到重要程度,但岗位表现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部分三级指标远未达到用人单位的期望要求;不同省份、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部分指标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加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中职学校明确培养重点,做到循因施策,强化就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区域合作。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 岗位表现 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霞 余菲 赵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在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数字线路设计作为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就业岗位,兼顾基本就业岗位和辅助就业岗位需求,构建由文化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实施,实行弹性的"2+1"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学生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满足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键,而从岗位能力出发,使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又成为人才培养关键中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以期进一步促进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春科
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通过深入调研论证确定其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其相应旅游企业典型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点,构建其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创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出了校企合作和双师素质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两个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典型岗位群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莉芳 方守湖
近十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文章针对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条件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就全面提升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软能力",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丰富第二课堂、深化校企合作、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等培养途径。
关键词:
岗位需求 电子商务人才 职业“软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立新
一、岗位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1)我院按照"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重"的养成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各专业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我院课程体系的"八性"特征,即发展性、标准性、适应性、实用性、国际性、开放性、灵活性、社会性;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特点,紧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要求,围绕"智"、"信"、"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青云 潘泽强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学科转变为一种工具,企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岗位设置及分工也越来越细,如何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制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新课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岗位能力的分方向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镇
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行业发展及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校行企三方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定位,参照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其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以满足高级技能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制定了"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岗位群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红斌
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开展岗位生态链调研,明确电子商务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岗位业务内容等;依据岗位生态链知识、技能特征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岗位生态链上12个节点知识和技能的师资;搭建企业级教学环境;构建中文译名TF-POPBL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前开展"岗前培训周";构建以教学项目实践绩效首要考核依据的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旭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地方本科高校突破办学同质化、实现特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为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就业的需要。南阳师范学院自2006年以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大学生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培养为途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力平 陈怡
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三个培养途径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应根据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的特点、规律,对其院校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岗位培养 院校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庆
学生毕业就上岗,成为行业企业适用、实用、即用的"三用"技术技能高手,是职业院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等多方的众望所期。本文认为,分析岗位定制的市场需求,弄清与企业"订单"的差异,构建和实施岗位定制T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是解决学生岗位适应性差、专业能力弱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岗位竞争力、专业对口率的有效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