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0)
2023(14461)
2022(12632)
2021(11974)
2020(10118)
2019(23249)
2018(23081)
2017(44869)
2016(23977)
2015(27126)
2014(26860)
2013(26100)
2012(23657)
2011(20950)
2010(20595)
2009(18785)
2008(18110)
2007(15216)
2006(13019)
2005(11010)
作者
(65701)
(54575)
(54056)
(51575)
(34823)
(26013)
(24933)
(21593)
(20926)
(19256)
(18711)
(18203)
(17035)
(16962)
(16837)
(16418)
(16387)
(16347)
(15588)
(15505)
(13319)
(13164)
(13124)
(12530)
(12145)
(12136)
(11997)
(11927)
(10820)
(10714)
学科
(90228)
经济(90125)
管理(71405)
(69593)
(57797)
企业(57797)
方法(46655)
数学(40615)
数学方法(40054)
(25390)
中国(24832)
(23315)
业经(21026)
(18738)
理论(18040)
(17629)
财务(17558)
财务管理(17524)
(16759)
地方(16739)
企业财务(16643)
(15727)
贸易(15715)
农业(15601)
(15269)
技术(15217)
(15048)
银行(15015)
(14852)
(14124)
机构
大学(329650)
学院(327491)
管理(137391)
(126132)
经济(123361)
理学(119640)
理学院(118424)
管理学(116304)
管理学院(115697)
研究(99547)
中国(77297)
(68410)
科学(61802)
(59355)
财经(48620)
业大(48107)
中心(48068)
(47088)
(47049)
(45690)
(44396)
研究所(43192)
北京(42524)
(42102)
师范(41727)
(37787)
经济学(37679)
农业(36785)
(36764)
财经大学(36690)
基金
项目(233718)
科学(184720)
研究(172274)
基金(170638)
(147352)
国家(146126)
科学基金(127678)
社会(108038)
社会科(102296)
社会科学(102268)
基金项目(91327)
(90924)
自然(84093)
自然科(82195)
自然科学(82175)
自然科学基金(80682)
教育(80085)
(76254)
编号(71357)
资助(70060)
成果(56506)
(51676)
重点(51424)
(48871)
(48054)
课题(47360)
创新(45500)
教育部(45063)
科研(45041)
项目编号(44819)
期刊
(127538)
经济(127538)
研究(92912)
中国(57531)
学报(49653)
管理(47861)
(45388)
科学(45315)
(41381)
大学(38379)
教育(36781)
学学(35840)
技术(29764)
农业(29010)
(28903)
金融(28903)
财经(22624)
业经(21736)
经济研究(20339)
图书(20305)
(19181)
理论(17253)
问题(16344)
实践(16114)
(16114)
科技(15569)
技术经济(15315)
情报(15186)
(14698)
(14621)
共检索到459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瑞强  姚长青  袁军鹏  潘云涛  李俊峰  
本文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利用Kaplan-Meier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下各阶段生存风险率的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了成长过程中各因子的具体影响效果。KM结果表明在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别对科技人才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或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都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实现快速成长;在较高级阶段这种影响越来越不显著。Cox结果表明博士毕业后选择在研究所工作增加了助教和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从而加速职业成长;而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则降低了助教和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从而减缓了成长速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瑞强  姚长青  潘云涛  袁军鹏  
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的维度定义流动性指数,从而对科技人才的流动情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网络结构、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动特征。指出从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看,应加强与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海外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的建设,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应尽快建设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术制度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为研究学术制度变革影响下的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变迁,在线抓取6类项目人才9 534份简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模、流动频率和流动周期中的变化与年代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改革开放后从单位制到聘任制的制度转换带来了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规模的快速上升,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两大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将大学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模推向高峰。尽管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率在7代人中逐渐降低,但制度变革对人才流动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年龄对50后、60后流动频率的制约。学术制度变革对有序流动的合法性辩护使7代大学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周期逐渐缩短,但各学科间的变化速度存在较明显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青兰  孙乃纪  于桂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高端引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该文在对大量国内外有关人才成长的文献进行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以分析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为理论依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高层次人才成长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系统地提出了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实践路径。以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雪  
高层次人才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从聘用方式、成果考核、发展通道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推动了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但是,也存在"短聘期"考核模式导致发展基础厚植不够、"轻培养"管理体制导致成长平台支撑不足、"数量化"评价体系导致成果反哺力度不够、"单一性"激励机制导致精神关怀深度欠缺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健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打造共育化的专业发展平台,实施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引领,以此来完善高层次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助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双高"建设稳步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冬清  
在人才市场缺陷与信息失灵的背景下,环境、资源与组织等各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使得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活动风险剧增。大学应对引进风险进行剖析、识别、分类与治理,要重新审视岗位招聘,控制流动率指标,制定层级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继任计划并重视道德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改善引进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成长为精明的买主,从而产出有助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纳才效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忠艳  赵永乐  
新经济时代,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逐步成为各地打造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制度杠杆。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11个国家高新区83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并揭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呈现出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但适用对象、激励时机、产业选择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双创政策的地方性元素还有待于深入挖掘,以高层次人才双创发展周期性需求为导向的动态化、精准性的政策供给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围绕突出问题,提出契合地方发展元素的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供给体系和差异化精准治理的改革路径和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忠艳  赵永乐  
新经济时代,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逐步成为各地打造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制度杠杆。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11个国家高新区83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并揭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呈现出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但适用对象、激励时机、产业选择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双创政策的地方性元素还有待于深入挖掘,以高层次人才双创发展周期性需求为导向的动态化、精准性的政策供给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围绕突出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华  娄夕冉  
在全球人才流动加速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通过构建政策工具—创新创业过程二维框架,以浙江省"九五"至"十三五"期间颁布的海外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编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数量增长迅速,从"十五"至"十三五"开局之年政策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政策发文主体较多,但协调性较弱,浙江省财政厅是重要联合发文主体;从政策工具维度而言,供给类和环境类政策过溢、需求类政策偏少;创新创业准备阶段缺乏环境型政策,起步阶段缺乏供给型政策,发展阶段缺乏需求型政策。最后,提出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庆  尤欣赏  张再生  
首先根据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思路,依据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能力特征与工作要求,采用德尔菲法设计一套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直觉乘法偏好关系,以改进的最优最劣法(I-BWM)对评价指标及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评价,通过计算评价矩阵的一致性程度科学赋权,避免评价指标与评价者权重主观赋权法的不足。最终通过案例分析,实例应用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以证明其科学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炤琨  王静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在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建立了心理预期与创业实践认识关系模型,描述了这种差异,并基于北京"海聚工程"(前七批)创业类入选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动机、问题、建议三部分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并细分了其具体表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郁秋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愈加受到重视。2008年,为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国家启动"千人计划",之后,省市级地方政府的地方"千人计划"也逐渐兴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统筹资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海刚  连洁  
大学高层次人才在国别、区域和机构间的流动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为关注的议题,但对其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大多基于经济与专业发展,而从个体因素角度的研究较少。研究以1999—2014年共计1840名高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为例,将"海外经历"视为大学高层次人才重要的群体特征,利用CV分析法和Logit模型,分析其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本土人才,拥有海外经历的人才选择"跳槽"的概率更高;相对于海外学习经历,海外工作经历更可能促进大学高层次人才的职业流动;在流动路径和模式上,具有海外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与本土高层次人才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引入年龄、性别、学科和地区GDP,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和"年龄"亦是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说明,"海外经历"是职业流动的重要资本,亦提升了大学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意愿,部分原因是"海外经历"使得大学高层次人才与本土学术网络的联系较松散,"流动成本"更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边慧敏  冯卫东  任旭林  
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是我国主动参与全球高端人才竞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关节点。海外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日益发挥着突出作用。高校迫切需要一批海外高层次师资人才的有效带动和直接推进,促使部分学术学科发展瓶颈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突破、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整体水平较快改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核心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勇  何会涛  柳卸林  
虽然各地政府不惜代价大力引进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业,但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仍存在成长性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知识溢出有限等问题,面临各种成长困境。本文通过对268家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成长面临的技术障碍、市场障碍、产业障碍和创业者网络障碍,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的重点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