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4)
2023(13813)
2022(11681)
2021(10715)
2020(8776)
2019(20274)
2018(19756)
2017(37431)
2016(19989)
2015(22079)
2014(21941)
2013(21527)
2012(19911)
2011(18165)
2010(17907)
2009(16009)
2008(15362)
2007(13280)
2006(11616)
2005(10338)
作者
(57271)
(47750)
(47326)
(44657)
(30118)
(22878)
(21737)
(18874)
(18327)
(16754)
(16303)
(16216)
(15007)
(14913)
(14716)
(14558)
(14238)
(14169)
(13618)
(13597)
(11792)
(11609)
(11520)
(10936)
(10747)
(10557)
(10456)
(10390)
(9661)
(9386)
学科
(90662)
经济(90582)
管理(55506)
(52035)
(41340)
企业(41340)
方法(36977)
数学(32381)
数学方法(31860)
中国(25682)
地方(25630)
(23607)
业经(20062)
(18311)
(17051)
农业(16556)
环境(15491)
(14573)
地方经济(14371)
(14075)
(13974)
贸易(13961)
(13828)
技术(13633)
(13442)
(13233)
金融(13231)
理论(13062)
(12995)
银行(12976)
机构
学院(278729)
大学(276719)
(113809)
经济(111424)
管理(109625)
研究(96424)
理学(94490)
理学院(93420)
管理学(91615)
管理学院(91095)
中国(72976)
科学(60461)
(59831)
(50030)
(48020)
(45727)
中心(45311)
研究所(43877)
(41544)
业大(41339)
财经(39997)
(38549)
师范(38154)
北京(37555)
(36436)
(35821)
农业(35708)
经济学(34126)
(33676)
师范大学(30953)
基金
项目(195080)
科学(155039)
研究(142445)
基金(140952)
(123503)
国家(122514)
科学基金(105953)
社会(90802)
社会科(86283)
社会科学(86259)
(77510)
基金项目(74564)
自然(68483)
自然科(66828)
自然科学(66812)
(65564)
自然科学基金(65541)
教育(65182)
编号(57873)
资助(57141)
(47173)
成果(44966)
重点(44635)
(42628)
(40993)
课题(39949)
创新(38383)
国家社会(38051)
科研(37503)
发展(37211)
期刊
(125415)
经济(125415)
研究(77995)
中国(58094)
学报(41654)
(40649)
管理(40561)
科学(40072)
(37089)
大学(31546)
教育(31220)
学学(29485)
农业(28789)
技术(27773)
(23733)
金融(23733)
业经(21792)
经济研究(19591)
财经(18447)
资源(16659)
问题(16255)
(15945)
(15601)
图书(15585)
统计(14854)
技术经济(14445)
(13643)
科技(13263)
商业(12522)
理论(12360)
共检索到413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刘庆华  
 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处于水资源开发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他地区如户县、周至、高陵、蓝田的水资源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开发规模较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一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郦建强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是一个由多指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当前的评价模型随着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精度较难控制。为解决单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论文采用大样本数据,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标准,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实例研究表明,GPPIM建模方法直观、可靠、精度高,既有较强的分类功能,又有较好的排序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静  
资源型产业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着诸如开发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产业链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差等弊端。通过对已有资源型产业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优劣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区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定义、模式、目标、建设思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相关措施建议为:选择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的区域开展试点并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型产业区域综合开发利用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区域资源型产业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鲁春霞  吴映梅  李江苏  黄园淅  程晓凌  
流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最为发达的地域组成单元。作为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着包括人文系统在内的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基本走向和命运。中国是世界上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且在建的水电大坝工程有数十座。2008年中国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25.9%,高出全球同期平均水平9个多百分点。其中淮河、海河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开发强度值为最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力已荡然无存。受流域水资源结构、需求变化、资源开发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未来中国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强度应保持在35%左右为宜,其中水资源的开发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彦芬  张佳平  
不同野生观赏植物的利用前景良莠不齐,利用综合评价,可使园林开发利用的目的更明确,重点突出,避免无序、任意的选择。选取连云港云台山的80种野生乔木和灌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括适应能力、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的3个评价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的评价体系,对其园林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特别关注树种的生态和美化效用,并获得评价值的排序结果: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和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等25种乔灌木为第1等级资源,多具备各类抗性和较高观赏价值,且多含当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剑明   王婧怡   袁润  
以信息论为理论基础,提出综合属性指标和引用关系的核心专利识别方法,旨在平衡专利的个体特质性和网络整体性。首先,从信息论和复杂网络角度,分析综合属性指标和引用关系开展专利信息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别构建综合属性指标和三种引用关系的核心专利识别模型;其次,构建专利指标体系、计算专利属性价值,并以PageRank和HITs (hyperlink-induced topic search)算法分别测度综合属性价值与直接引证关系、共引关系和耦合关系前后专利的重要性、权威性与枢纽性,识别核心专利;最后,尝试利用基于复杂网络鲁棒性和脆弱性的方法比较综合前后方法的识别效果。实证结果表明,(1)综合两类方法的识别模型增加了专利信息分析的信息量,兼顾了专利指标分析和专利网络分析方法的优点,实现了识别方法上的优势互补;(2)不同引用关系反映了专利价值的差异性,三种关系的识别结果均存在集中与离散的特点,少数核心专利同时具备高重要性、高权威性和高枢纽性的特点;(3)基于复杂网络鲁棒性和脆弱性的评价方法,是对解决专利信息分析中识别结果评价难题的有益探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是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产物,技术进步在产生经济翻番和垃圾翻番的同时,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本文从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垃圾资源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与方向,提出了我国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创建健康、清洁、富裕的生存环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晓明  王建和  
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81~1990年的竹类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近10a来文献量演变表明: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包括对竹子的利用和对竹林环境的利用)已成为近几年最为突出的重点和热点,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各个方面呈现不平衡,其中竹产品加工和竹材人造板的文献量之和占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文献量的50%,是近年竹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文中就8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途径和发展动态,提出了搞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祃红英  张勇  潘德均  
本文分析了攀西地区资源开发、科技实力和政策状况 ,借鉴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 ,对攀西地区资源开发总体方针、近期发展重点和目标、攀西地区政策制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 ,并对攀西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政策 ;科技事业政策 ;科技人员政策 ;经济发展政策 ;社会发展政策 5个方面和各级政府对攀西资源开发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细英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玲  张福生  王微茜  
南京市经济发达,水域面积广阔。利用城市中水域地下空间,促进水域周边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对南京市城市水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水域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分析了综合开发利用可能的功能类型;初步探讨了"以交通为导向"和"以商业为导向"的两种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期望能对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华清  黄志斌  张根文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有效方法。考虑城市水资源运作系统内部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运用DEA方法对国内省域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整体效率值偏低,且地区间差异明显。原因在于城市未处理污水排放过量,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对城市水资源利用产生双重影响。文末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论文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内在机理研究,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水资源承载力DPSIRM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子系统明确的含义,以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投影寻踪优化,构建耦合SA-PP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分析投影特征值的历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即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逐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处于水资源可支撑的规模范围内。2006年以前,水资源承载力呈加速增长趋势,其增长潜力较大。2006年以后,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而2009和2011年年增幅趋于零。最佳投影方向各分量的大小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值越大则对应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越大。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5项指标依次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三废"治理投资、人均GDP、单位GDP水耗和森林覆盖率。压力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比重为26.15%,表明压力子系统是影响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最重要因子。研究表明此模型具有实用性,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