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0)
- 2023(7857)
- 2022(6893)
- 2021(6549)
- 2020(5878)
- 2019(12705)
- 2018(12607)
- 2017(24554)
- 2016(12787)
- 2015(14376)
- 2014(14093)
- 2013(13699)
- 2012(12178)
- 2011(10611)
- 2010(10167)
- 2009(9177)
- 2008(8584)
- 2007(6732)
- 2006(5406)
- 2005(4176)
- 学科
- 济(54065)
- 经济(54014)
- 管理(39478)
- 业(36992)
- 方法(32221)
- 企(31781)
- 企业(31781)
- 数学(29181)
- 数学方法(28720)
- 财(14524)
- 农(11936)
- 中国(11548)
- 业经(10041)
- 务(9920)
- 学(9903)
- 财务(9885)
- 财务管理(9862)
- 企业财务(9421)
- 贸(8760)
- 贸易(8751)
- 易(8508)
- 技术(8424)
- 地方(8391)
- 理论(8123)
- 制(8067)
- 环境(8057)
- 和(8052)
- 农业(7976)
- 划(7379)
- 银(6544)
- 机构
- 大学(174468)
- 学院(172623)
- 管理(74216)
- 济(71792)
- 经济(70515)
- 理学(66196)
- 理学院(65535)
- 管理学(64118)
- 管理学院(63803)
- 研究(51088)
- 中国(38824)
- 京(34534)
- 财(31705)
- 科学(31142)
- 财经(26885)
- 业大(25896)
- 中心(25711)
- 经(24760)
- 农(24346)
- 所(23277)
- 江(22980)
- 经济学(22548)
- 研究所(21597)
- 范(20886)
- 北京(20737)
- 师范(20679)
- 经济学院(20573)
- 财经大学(20561)
- 院(19581)
- 商学(19580)
- 基金
- 项目(130243)
- 科学(105088)
- 基金(98630)
- 研究(92772)
- 家(86069)
- 国家(85423)
- 科学基金(75569)
- 社会(61163)
- 社会科(58159)
- 社会科学(58144)
- 基金项目(52372)
- 自然(50774)
- 自然科(49532)
- 自然科学(49515)
- 省(49167)
- 自然科学基金(48610)
- 教育(43531)
- 划(42148)
- 资助(40489)
- 编号(35821)
- 部(29739)
- 重点(28946)
- 创(27600)
- 成果(26752)
- 发(26417)
- 国家社会(26218)
- 科研(26109)
- 教育部(26106)
- 创新(25815)
- 人文(25444)
共检索到229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媛 李涛
针对现有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方法,未考虑评价指标的层次性,评价权重设计忽视其客观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利用群决策中偏好集结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评价指标层次关系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模型及其算法,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对我国2002~2009年历年自然灾害灾情等级分级的计算结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亚宁,杨思全
关联度是事物之间、因素之间关联性的量度。本文基于计算自然灾害损失评价指标的参考序列U0和其比较序列Ui之间的关联度这一思路,建立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并以新疆“96.7”洪水灾害灾情评估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出了新疆“96.7”洪水灾害中部分地州市灾害等级的归属及其等级序列。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进行自然灾害灾度等级划分,既避免了人为的主观任意性,又能够很好地与实际相吻和。因而,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是一种科学、实用的灾度评价方法。
关键词:
自然灾害;灰色关联;灾情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宗龙
文章基于熵权理论构建一种新的农业自然灾害灾情指数,以该指数为标的开发自然灾害灾情指数期权合约。以保险精算定价理论为基础,基于跳扩散过程对期权定价。研究表明: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权重不同,基于熵权理论的灾情指数编制法能有效避免人为设置权重的主观任意性,该指数能有效捕捉并刻画灾情程度。含跳扩散过程的二元期权价格普遍高于B-S模型下的价格,且到期时间越长,价差越大。
关键词:
熵权理论 灾情指数 跳扩散过程 期权定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义棋 田向亮 钟茂华
结合实时更新的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应急救助需求分析,有助于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过程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掌握受灾区域的实际救灾需求,该文从应急救援及指挥保障需求、灾后紧急救援需求、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和公共基础设施保障需求4个方面构建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灰色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受灾区域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模型。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对受灾省份各地级市的应急救助具体需求进行评估,结合灾害损失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分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厉兵 汪洋
本文融合自然灾害对需求的复杂影响和多源比较优势理论,建模并实证了在国际分工背景下进口国发生自然灾害对出口国贸易流动的影响。据此,出口国可有效组织国内各产业调整生产经营。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产业层次贸易流动 多源比较优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培军 袁艺
基于作者近年对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的实践,就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综合评估予以阐述。重特大自然灾害快速评估结果是制定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方案和恢复重建规划的科学依据。综合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模型评估和地方上报数据于一体,是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结果准确度和精度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仍然需要在大量综合评估的实践中完善。
关键词:
重特大自然灾害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兆站
本文论述了中国海岸带的分布和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指出,海岸带既是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又是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带。鉴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继续恶化的趋势,今后应在掌握中国海岸带资源环境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海岸带资源环境进行动态监测,预测未来海岸带资源环境发展趋势,从而增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海岸带,自然灾害,环境评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关键词:
农业风险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瀚 王静爱 柴玫 史培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表明一种灾害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的灾害链现象使得灾情通过累积放大效应而大大超过单一灾种灾情,深入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是有效防范巨灾风险的前提。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中不同视角下对灾害链现象的理解,认为灾害链一般性概念中应当包含孕灾环境、致灾因子链、承灾体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只有从地理学的综合性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而完整的理解灾害链过程灾情累积放大机制。其次,按研究思路的差异,综述了当前研究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过程的5类方法,包括经验地学统计方法、概率模型、复杂网络模型、灾害模拟以及多学科理论方法。从描述灾害链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复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分别讨论了它们在刻画灾害链灾情放大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选取了影响较大、灾害引发关系典型的地震灾害链与台风灾害链,从灾种维度综述上述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况及进展。最后,提出综合多种方法发展与完善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效应过程的动态模拟是灾害链的研究趋势,其中关键在于模拟灾害链系统各要素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研究思路从"静态—描述—解释"向"动态—过程—模拟"的转变是理解灾害链、灾害系统复杂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王红雷 周世伟 郑然 黄朝辉
文章以建立灾害医学救援能力评估体系,对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指导其能力建设为目的,采用文献资料、自由访谈、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灾害医学救援能力指标体系及权重,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四所医院(甲、乙、丙、丁)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四所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乙>甲>丙>丁。
关键词:
灾害医学 救援能力 灰色评价法 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浩 王凯 程向阳 刘佼 王晓东
利用安徽省雷电灾害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1998~2012年的雷电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年平均雷灾次数N、年平均伤亡人数M和年平均经济损失E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78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区域雷电灾情进行评估,对雷电灾害强度空间分布做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02~2009年为安徽省雷电灾害高发年份;全省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6、7、8月份;雷电灾害发生于城市(县城)的频次要多于乡村;乡村地区的雷电灾害损失类型主要为人身伤亡,城市的雷电灾害损失类型主要为电子设备的物理损害和经济损失;民用、电力和通信为全省主要雷电灾害损失行业。综合灾情指数G分布反映了不同地区受雷电灾害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章进 隋广军 唐丹玲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台风灾害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对台风所造成的灾情建立了灾情指数序列,采用有序样品聚类方法对灾情划分等级;并以灾情指数为因变量,探讨致灾因子与灾情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台风灾情预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统计模型具有较好的灾情预评估能力,可为台风减灾防灾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台风 灾害评估 多元回归 有序样品聚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楷 张继红
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减灾战略的几点重要依据,提出了如何建立防灾、抗灾和救灾体系。作者认为,搞好减灾,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开展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区域性防灾预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重视大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建立储备制度,增强经济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灾害综合研究 减灾战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