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5)
2023(15004)
2022(13088)
2021(12276)
2020(10266)
2019(23582)
2018(23378)
2017(45634)
2016(24377)
2015(27132)
2014(27019)
2013(26278)
2012(23845)
2011(21199)
2010(20702)
2009(18615)
2008(17682)
2007(15018)
2006(12580)
2005(10521)
作者
(67759)
(56420)
(55816)
(53282)
(35730)
(27106)
(25471)
(22170)
(21379)
(19751)
(19250)
(18825)
(17635)
(17424)
(17381)
(17123)
(16975)
(16778)
(16017)
(15996)
(13815)
(13524)
(13523)
(12865)
(12543)
(12419)
(12353)
(12331)
(11220)
(11200)
学科
(92908)
经济(92798)
管理(72103)
(66789)
(55757)
企业(55757)
方法(47510)
数学(41684)
数学方法(41116)
(24984)
(24822)
中国(22624)
(21044)
业经(20463)
环境(18002)
地方(17704)
农业(16784)
(16441)
财务(16371)
财务管理(16343)
(16192)
贸易(16187)
理论(15977)
(15731)
企业财务(15547)
技术(15492)
(15389)
(15211)
(14834)
(13223)
机构
大学(336396)
学院(335471)
管理(137073)
(130871)
经济(128126)
理学(120849)
理学院(119567)
管理学(117306)
管理学院(116706)
研究(106445)
中国(76881)
(69587)
科学(67834)
(58249)
(52974)
业大(51898)
(51472)
中心(49272)
财经(48492)
研究所(47694)
(45608)
(44430)
(43739)
师范(43305)
北京(42820)
农业(41738)
经济学(39614)
(39461)
(37493)
财经大学(36672)
基金
项目(244763)
科学(193307)
基金(179341)
研究(176833)
(156525)
国家(155263)
科学基金(134598)
社会(112071)
社会科(106265)
社会科学(106237)
基金项目(95903)
(95135)
自然(89058)
自然科(87011)
自然科学(86989)
自然科学基金(85393)
教育(81460)
(80214)
资助(73452)
编号(71485)
成果(55921)
重点(54395)
(54083)
(51077)
(50943)
课题(47941)
科研(47539)
创新(47537)
教育部(46591)
国家社会(46357)
期刊
(131100)
经济(131100)
研究(90832)
中国(54610)
学报(54387)
科学(49701)
管理(47565)
(46731)
(43791)
大学(41599)
学学(39397)
教育(34581)
农业(33006)
技术(28905)
(23369)
金融(23369)
业经(22775)
财经(22625)
经济研究(21507)
(19294)
问题(17325)
图书(17113)
科技(16556)
(16551)
(16048)
理论(15713)
资源(15386)
技术经济(15326)
商业(14744)
实践(14542)
共检索到455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谌丽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居住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居住环境安全研究脉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国内外居住环境安全研究的各自特点。比较而言,国外研究相对来说更具系统性,随着研究焦点的时序转变可以分为3个阶段:早期偏重空间结构的研究;发展期偏重物质环境影响的研究以及近期偏重居民社会属性影响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从时序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起步期从公共安全角度进行的探索和发展期逐步转向多元化的独立调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伟  钱迎倩  马克平  裴克全  桑卫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 ,国内外尤其国外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许多的研究工作。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经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大豆、番茄、棉花、西葫芦、水稻、烟草以及芦笋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方法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文中将从评价的方法、原则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报道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并且指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报道 ,并且总结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会省  迟海  杨宪时  李学英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亮  黄庆华  孟丽辉  邢焕  姚斌  杨晓光  张宏福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军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一般可以承受 2 .0 kg.hm-2 有效量以下的剂量 ,而只要 1.0 kg.hm-2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杂草防效。其抗性的稳定性受到环境因子、载体构建和抗性基因导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漂移 ;抗性作物与原受体在没有草铵膦作用下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大量文献报道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对周围的生态群落没有影响 ,但也发现草铵膦可以致毛虫死亡。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应用抗除草剂作物时 ,应特别注意其抗性稳定性 ,将之纳入杂草综合治理体系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鸶鸶  张洪玉  王佳迪  刘晓勇  夏磊  
车轮虫病(Trichodiniasis)是由车轮虫(Trichodina)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腮等部位,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细菌、病毒感染或其他类型并发症的统称。针对目前车轮虫病标准性药物应用较少,非标准性用药缺乏理论支持的乱象,本文从车轮虫分类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入手,系统地梳理了该病各类防治药物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分析认为中草药防治是其药物研发的一个较好方向,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凤  季静  王罡  王海勇  牛宝龙  
目前,广泛使用的转基因植物抗性标记基因对环境和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有3种:利用无争议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剔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利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本文综述了这3种策略的作用原理、种类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转基因标记基因安全性技术途径的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武阳  
在对军交运输安全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驾驶员的情况、车辆情况、部队管理和道路环境状况等影响运输安全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方法等,构建汽车分队运输安全评价体系,对军交运输安全进行定量评估,为有效预防汽车分队安全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武阳  
在对军交运输安全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驾驶员的情况、车辆情况、部队管理和道路环境状况等影响运输安全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方法等,构建汽车分队运输安全评价体系,对军交运输安全进行定量评估,为有效预防汽车分队安全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封志明  沈镭  黄河清  李丽娟  成升魁  
跟踪研究自然资源的演化、开发利用过程调控机理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论文总结了195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在1950—1978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以大规模的自然资源调查与综合科学考察为主,丰硕的考察成果对中国的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系统地积累科学资料和开拓资源科学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为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建立资源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2000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转向了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并重...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惠君  董桂斋  
电子资金传送系统(EFT)是国内外金融界的热门课题,也是全面实现金融电子化及"金卡"工程的关键技术。EFT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安全:第一、要确保信息在网络上安全传输,必须使用加密传输技术;第二、要保证发信、收信双方对传输报文的真实性、完整性、时间性和收、发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发信方不可因为自己的利益,事后否认他发出的信件,收信方和其他方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仿冒伪造更改他人的信件,这就必须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的基础是密码技术,本报告从近十年来密码学发展的新领域一一计算机密码学的角度,结合我国金融界的实际情况,首先讨论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异地清算方法,介绍了国外EFT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实现异地清算、清算电子化同步实现的可能性;然后从计算机密码学角度,讨论了密码技术的两个方向:传统密钥体制和公开密钥体制以及如何实现数字签名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对国内外目前的密码体制,国内银行系统目前实行的密押制度,印鉴变码装置等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比较,讨论了EFT和电子联行的安全性和实现方法。本报告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一)前言(二)EFT及电子联行的关键技术(三)电子鉴别技术(四)数字签名技术(五)发展适合于我国金融电子化要求的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技术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惠君  董桂斋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其安全保障依赖于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加强加密技术和电子签名技术的研究,在不可信的计算机基础上建立可信点,对解决好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问题作用重大。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目标,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客户技术,安全电子商务流程的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至欣  顾海玲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欧美国家的部分居住区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社区衰败现象,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社区的安全状况的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CPTED)理论应运而生。以瑞典罗森歌德居住区改造项目为例,从社区形象、邻里监控、领域感和归属感等方面分析了环境改造对社区安全性提升所起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繁华   任佰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文章从宏观的城市居住空间秩序形态演变和微观的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两种研究角度对城市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进一步指出,基于我国特殊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关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居住区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特殊群体住房建设、居民住房选择对住房制度改革的行为响应、城市居民"第二住宅"发展等一些特色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