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4)
2023(10849)
2022(9242)
2021(8698)
2020(7219)
2019(16254)
2018(16001)
2017(31613)
2016(16367)
2015(17806)
2014(17004)
2013(16243)
2012(14140)
2011(12083)
2010(11571)
2009(10414)
2008(9136)
2007(7269)
2006(5815)
2005(4545)
作者
(39403)
(33043)
(32784)
(31366)
(20663)
(15794)
(14987)
(12973)
(12597)
(11269)
(11068)
(11043)
(10397)
(9999)
(9889)
(9856)
(9744)
(9724)
(9377)
(9283)
(7735)
(7695)
(7636)
(7577)
(7570)
(7338)
(7090)
(6884)
(6454)
(6446)
学科
(65858)
经济(65786)
管理(44851)
(43670)
(34635)
企业(34635)
方法(33975)
数学(31121)
数学方法(30741)
(20301)
(18593)
中国(15765)
业经(13364)
农业(12905)
地方(12123)
(11910)
贸易(11906)
(11606)
(10996)
收入(10975)
财务(10956)
财务管理(10934)
企业财务(10303)
(10110)
(9911)
环境(9336)
技术(9061)
理论(8959)
(8528)
(8342)
机构
学院(208947)
大学(205093)
(90924)
经济(89500)
管理(86033)
理学(76291)
理学院(75603)
管理学(74291)
管理学院(73907)
研究(60827)
中国(45297)
(40719)
(39500)
科学(34983)
财经(33588)
(30883)
中心(29764)
经济学(29536)
业大(28841)
(27641)
(27596)
经济学院(27009)
(26819)
(25527)
财经大学(25367)
师范(25289)
研究所(24623)
经济管理(23233)
北京(23131)
商学(23124)
基金
项目(153912)
科学(124309)
基金(115358)
研究(114203)
(99173)
国家(98415)
科学基金(87337)
社会(76402)
社会科(72651)
社会科学(72635)
基金项目(61382)
(59825)
自然(55609)
自然科(54458)
自然科学(54447)
教育(53490)
自然科学基金(53456)
(49656)
资助(46104)
编号(45883)
(34581)
重点(34376)
成果(34220)
(33120)
(32941)
国家社会(32718)
创新(30949)
教育部(30920)
人文(30800)
科研(30215)
期刊
(88757)
经济(88757)
研究(55612)
(31996)
中国(30601)
管理(30482)
学报(26535)
科学(26333)
(24150)
大学(21655)
学学(20801)
技术(19234)
教育(17994)
农业(16881)
经济研究(16192)
业经(16146)
财经(15887)
(14818)
金融(14818)
(13724)
问题(11684)
统计(10840)
商业(10312)
技术经济(9855)
(9819)
财会(9470)
理论(9258)
(8819)
(8755)
决策(8683)
共检索到278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刘浩  
文章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及再分配格局。采集2000~2011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及税收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程度及间接税比重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起到消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方面支出,使得分配格局偏向于企业;另外,由于长期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乏力,影响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率居高不下,进一步缩小了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重不断下降。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和转移性支出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文中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贵权  
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巩固市场基础作用规范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要提高劳动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韩晓明  李婕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来临之际,更是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三大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关系及现存问题,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提高居民收入、重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方向,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1)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把握正确的调节方向,发挥好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应有作用;(3)坚持税收中性原则,构建中长期稳定的税收体系;(4)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实现企业用资成本合理化;(5)理顺科技创新机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夯实基础;(6)...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李学军  
流转税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流转税的改革必然会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得份额快速增长,居民和企业所得份额却持续下降。"营改增"的流转税改革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适度控制了政府收入的规模,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该文运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改增"的改革试点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使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得份额下降,企业、居民部门所得份额提高,表明"营改增"改革试点改变了既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基于双重结构视角,利用2000~2013年间资金流量表,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原有资金流量表低估了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高估了政府和住户初次分配占比;(2)2000~2013年期间,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政府而不是企业挤占了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3)在分析期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先下降再上升,整体上呈现出U型演化特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晶  梁斯  
首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翻番,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增长,要将其理解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十年来,我国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占GDP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模式在未来必将不可持续。因此,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多次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转变为依靠内需,但是,依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直难以形成,其对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崔红志  
《“十五”计划纲要》和朱钅容基总理关于该纲要的报告中都指出 ,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从国民经济宏观层次上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在财税、金融体制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而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架构及制度安排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磊  王宇鹏  
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逐步演变成向政府倾斜。分析1992—2007年16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发现: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至2007年,总共下降了8.6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5.41个百分点,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89个和1.52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8.60个百分点,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03和5.57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占比的下降,分别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了5.9...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富祥  
如何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合理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谈谈我的看法和对一些观点的分析。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斜的趋势及其特点经过1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明显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本文在对国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向个人倾斜,其特点是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总量超过生产总量下的结构性倾斜,而且在结构性倾斜中并存着社会性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判断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要坚持经济增长与发展、利益兼顾与适度、个人收入形成机制合理和适度增长三项标准。作者认为,构造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为理论依据,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统筹兼顾为结构特征,以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并经过实践的调整与检验而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发展、活力旺盛、良性循环的合理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