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8)
- 2023(16265)
- 2022(13578)
- 2021(12690)
- 2020(10608)
- 2019(24370)
- 2018(24080)
- 2017(46939)
- 2016(25289)
- 2015(28342)
- 2014(28164)
- 2013(27409)
- 2012(24751)
- 2011(21898)
- 2010(21625)
- 2009(19537)
- 2008(18808)
- 2007(16127)
- 2006(13933)
- 2005(11975)
- 学科
- 济(101595)
- 经济(101490)
- 管理(72925)
- 业(69221)
- 企(58274)
- 企业(58274)
- 方法(49015)
- 数学(42558)
- 数学方法(41907)
- 农(27237)
- 中国(26793)
- 财(25101)
- 业经(23339)
- 学(23198)
- 地方(20200)
- 农业(18122)
- 制(17808)
- 理论(17567)
- 技术(16593)
- 务(16592)
- 财务(16513)
- 财务管理(16477)
- 贸(16361)
- 贸易(16348)
- 和(15887)
- 易(15839)
- 企业财务(15673)
- 环境(15088)
- 划(14072)
- 银(13894)
- 机构
- 大学(355148)
- 学院(351590)
- 管理(142240)
- 济(136987)
- 经济(134018)
- 理学(124702)
- 理学院(123285)
- 管理学(120802)
- 管理学院(120179)
- 研究(114302)
- 中国(82989)
- 京(75121)
- 科学(72907)
- 财(60760)
- 所(55672)
- 农(55255)
- 业大(54102)
- 中心(52441)
- 研究所(51366)
- 财经(50204)
- 江(49906)
- 范(47824)
- 师范(47332)
- 北京(46507)
- 经(45843)
- 农业(43251)
- 院(42436)
- 经济学(41338)
- 州(40485)
- 师范大学(38603)
- 基金
- 项目(252110)
- 科学(199769)
- 基金(184665)
- 研究(182106)
- 家(161353)
- 国家(160077)
- 科学基金(138955)
- 社会(115169)
- 社会科(109272)
- 社会科学(109242)
- 基金项目(98489)
- 省(97811)
- 自然(91980)
- 自然科(89950)
- 自然科学(89930)
- 自然科学基金(88288)
- 教育(84390)
- 划(82664)
- 资助(75551)
- 编号(73737)
- 成果(58598)
- 重点(56328)
- 部(55176)
- 发(52796)
- 创(52174)
- 课题(50051)
- 创新(48718)
- 科研(48591)
- 国家社会(47694)
- 教育部(47552)
- 期刊
- 济(142198)
- 经济(142198)
- 研究(99455)
- 中国(60810)
- 学报(57041)
- 科学(52875)
- 管理(51100)
- 农(49374)
- 财(45437)
- 大学(43886)
- 学学(41113)
- 教育(39353)
- 农业(34419)
- 技术(31757)
- 融(25476)
- 金融(25476)
- 业经(23932)
- 财经(23691)
- 经济研究(22849)
- 经(20221)
- 图书(20205)
- 问题(19158)
- 科技(17436)
- 业(17306)
- 技术经济(17181)
- 版(16627)
- 理论(16576)
- 统计(16135)
- 现代(15609)
- 资源(15537)
共检索到49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东波 刘三(女牙) 钟正 陈言言 于杰
学科知识的线性组织结构以及知识导图类的目录状、网络状平面呈现,将认知的结构信息与知识细节信息同时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认知的负担,同时,无法对知识及其相关性进行定位,知识间的拓扑关系无法较好表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从认知过程出发,分析了学科知识结构认知过程与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的层次相似性,并依此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地理空间化方法,将传统的线性知识组织及线性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化知识组织与二维平面空间,探讨一种新的利用地图空间化的层次认知,形象、直观、快速提高传统课程知识结构认知的方法,为知识导航与智能导学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慧 田亚丹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层次化科学知识结构发现方法,为优化知识结构发现过程,改善知识组织形式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层次化的科学知识结构发现方法,依据主题间平均相似性自动确定知识结构层数,通过在"文档-主题"概率矩阵中自动筛选阈值截取各主题文献子集,最后采用树形图展示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发掘知识间的关联性和继承性,并与层次主题模型HLD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与对比,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知识结构更优,知识主题表征性更强且运行效率更高,并在单层主题区分度和层间主题继承性方面较HLDA方法有较大提升。
关键词:
LDA 云计算 层次化 知识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本昀 于甦新 陈常优
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感知觉阶段、心象形成阶段、心象记忆对比分析阶段和认知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其对地图的认知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已有的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对地图空间认知有重要的影响。知觉过程经历了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的两个阶段,是两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是概括地物图形特点、抽取地物组成元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过程;心象地图的记忆则是构成心象的元素和组织这些元素的关系分别编码储存的过程;认知思维是根据地理空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地理研究者认知地图空间的核心;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则是认知思维的基础。
关键词:
地理研究者 地图 空间认知 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牟冬梅 郑晓月 王萍 赵丹宁 李茵
[目的]凝练社会网络分析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的研究范式,明晰研究方法,指明研究趋势。[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计量学界近5年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与对比。[结果]认为在该领域当前研究凸显两种研究范式,即从浅层次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表象法和深层次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法。[结论]文献计量学依旧是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社会网络分析以此作为支撑进行知识结构的呈现和知识网络与知识地图的构建;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既可以从文献的表面特征间接揭示学科发展趋势、发现核心作者和核心思想等,也可以基于挖掘文献内容和内涵直接揭示学科知识流动、构建知识地图、发现隐性知识等;而从表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晓月 牟冬梅 琚沅红 赵丹宁 王萍 戴文浩
[目的 /意义]规范学科知识结构揭示的流程,为知识结构的实证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范式,尝试促进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研究范式的理论体系的完善。[方法 /过程]在理论模型指导下,交叉融合四大模块:"三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基础模块、社会网络分析支撑模块、知识结构牵引模块、知识图谱输出模块,根据知识结构的高、中、低三个不同层级,针对性地探讨揭示不同层级知识结构的方法流程。[结果/结论]最终提出学科领域数据准备、知识结构凝练、知识结构解读为基础步骤的学科知识结构揭示流程。
关键词:
知识结构 揭示流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刘国徽 董克
合作分析是计量方法应用于学科领域知识聚合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作者合作分析流程明确、方法成熟,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拓展性的作者关键词耦合。文章运用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进行聚合研究,以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为例,在作者层面,分析了知识显性聚合、作者—关键词关联聚合、知识隐性聚合,发现知识隐性聚合能清楚、全面地揭示出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得到作者—主题关联聚合,其可视化结果更加具有可读性,因此作者—主题关联聚合方法是分析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理想方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倪超群
对作者耦合分析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问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力求探寻一种新的学科知识结构发现方法。利用作者耦合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与作者同被引分析得到的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证实:作者耦合分析能够较好地挖掘一个学科的"前沿知识结构",它与作者同被引相结合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发现一个学科的知识结构。讨论了作者耦合分析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影响因素、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可视化分析中应注意问题等。
关键词:
作者耦合 知识结构 知识图谱 作者同被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建东 马婧
研究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 itespace,以教育技术学CSSC I期刊9329篇来源文献(2000-2009年)为数据,绘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图谱,提取了具有"知识拐点"作用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初步勾勒出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的现有框架。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知识结构 节点文献 知识图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萍 王嫣 董博清 周增尧
概念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空间网络知识结构图,它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文章用平均分、茎叶图、命题构建和构图结构四个变量对中美中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中美中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美国中学生,中国中学生的应试能力强,平均分高,但分数分布不均匀;虽然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科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较好,但在常识性知识和知识创新上有待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萍 吴琼
研究基于形式概念分析(FCA)的学科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提出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义和表示模型,详细阐述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以图书情报学为例,以SCI和SSCI收录的1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在2001-2013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对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探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测到新世纪以来图书情报学的9个主要研究主题,并揭示每个研究主题的核心关键词和活跃作者。与传统的知识结构探测方法相比,基于FCA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合理地描述复杂概念及其层次关系,还能客观地显示出聚类和关联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牟冬梅 郑晓月 琚沅红 戴文浩 赵丹宁 王萍
[目的 /意义]为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揭示过程,将隐含的、抽象的学科知识结构具象化,形成较为严谨的方法规范和理论范式。[方法 /过程]对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所调用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进行系统分析,将"三计学"理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学科知识结构理论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集成优化和协同整合。[结果 /结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揭示模型,即以"三计学"模块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模块为支撑、学科知识结构模块为牵引、知识图谱模块为输出、四大模块交叉融合的"233-1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庆球 秦春秀 杨智娟 杨璐
[目的/意义]采用知识元方式进行知识组织是当前信息管理和情报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方法/过程]在分析现有的知识元表示方法和知识特征基础上,融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三层次、六元组的知识元表示方法,分别从定义、分类和数学描述三方面对本我层、自我层和超我层这三层次的知识元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实例化说明了如何运用该知识元表示方法进行知识资源表示与组织。[局限]理论研究色彩较强,在知识元识别、获取、存储等实际应用方面有待完善。
关键词:
知识元 知识元表示 层次结构 知识组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晓捷 熊回香 肖兵 叶佳鑫 陈子薇
[目的 /意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构成一个学科的主要研究特征,知识元是知识内容的最小单元,通过对学术文献中表达研究问题的知识元和表达研究方法的知识元进行抽取和关系识别,有助于刻画学科的细粒度知识流动特征,同时对科研创新起到促进作用。[方法 /过程]通过学术文献中问题知识元和方法知识元的自动化抽取,综合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词向量和词共现结合方法、层次聚类算法、空间距离计算方法等多种手段识别知识元间的三元组关系,从而构建学科内部细粒度知识流动网络,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流动特征进行总结和阐述。[结果/结论 ]在CNKI中选取图书情报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据,根据本文研究模型,从论文摘要中识别问题知识元和方法知识元及知识元间的关系,构建图书情报领域的“问题—方法”知识流动网络,基于此展开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晓月 牟冬梅 琚沅红 李茵 黄丽丽
[目的 /意义]提出3种主题演化模式:主题全局演化、主题团簇演化和主题协同演化,以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的演化模式,进一步丰富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研究范式。[方法 /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中2001-2015年间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量学"为研究主题,基于时序分析、主题-关键词共现分析构建2-模网络,利用NetDraw对各主题演化模式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结论]通过深入比较3种演化模式得出:主题全局演化可以直观、系统把握学科的历史轨迹和研究路径;以"团簇状"为子网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文祥 贝弗莉 P·林奇
知识管理理论是当今信息—知识时代关于各类社会组织在迅速发展和非连续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适应环境,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解决方案。一切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生成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知识管理就是为此而进行的通过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一个知识创新过程和有效管理过程。它分为个体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社会知识管理3个层次,并在这3个层次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管理的三层次结构系统。参考文献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