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0)
2023(19329)
2022(16597)
2021(15345)
2020(13130)
2019(30250)
2018(30076)
2017(58028)
2016(31532)
2015(35729)
2014(35769)
2013(35602)
2012(32692)
2011(29392)
2010(29504)
2009(27820)
2008(27762)
2007(24937)
2006(21972)
2005(19316)
作者
(93280)
(77963)
(77457)
(73791)
(49439)
(37517)
(35239)
(30674)
(29407)
(27863)
(26442)
(26187)
(24676)
(24574)
(23984)
(23966)
(23735)
(23085)
(22397)
(22339)
(19525)
(19075)
(19040)
(17928)
(17449)
(17412)
(17322)
(17321)
(15835)
(15663)
学科
(133775)
经济(133623)
(111139)
管理(99682)
(91944)
企业(91944)
方法(62116)
数学(51809)
数学方法(51132)
(50763)
(37819)
业经(36515)
农业(33638)
中国(32298)
地方(26870)
(26862)
(26198)
财务(26117)
财务管理(26071)
(25553)
企业财务(24705)
(23534)
贸易(23520)
(22820)
理论(22673)
技术(22613)
(22594)
环境(21343)
(20625)
(19699)
机构
学院(460082)
大学(455697)
管理(184164)
(184146)
经济(180158)
理学(159324)
理学院(157600)
管理学(154771)
管理学院(153949)
研究(149214)
中国(114254)
(96674)
科学(94389)
(87696)
(83414)
(75712)
业大(73238)
中心(70071)
(69403)
研究所(68889)
农业(67921)
财经(67011)
(60837)
北京(60433)
(58390)
师范(57831)
(55612)
经济学(54348)
(53872)
经济管理(49571)
基金
项目(311234)
科学(244462)
研究(225530)
基金(225361)
(196454)
国家(194740)
科学基金(167711)
社会(141614)
社会科(133943)
社会科学(133901)
(123175)
基金项目(120109)
自然(110419)
自然科(107804)
自然科学(107773)
自然科学基金(105806)
教育(102819)
(102519)
编号(92999)
资助(92619)
成果(73720)
重点(69199)
(68105)
(66592)
(65242)
课题(62706)
创新(60540)
科研(59767)
教育部(57828)
国家社会(57669)
期刊
(206468)
经济(206468)
研究(128952)
(83944)
中国(83788)
学报(73662)
科学(68296)
管理(67380)
(66209)
农业(56912)
大学(55992)
学学(53256)
教育(44075)
技术(41228)
(39628)
金融(39628)
业经(38821)
财经(32246)
经济研究(30439)
(29984)
问题(27954)
(27615)
技术经济(24225)
(23468)
科技(21873)
现代(21522)
统计(21361)
资源(21317)
图书(21148)
商业(21134)
共检索到66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王玉娟  万鲁河  解瑞峰  
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为此需要进行农业区域划分。文章在确立生态农业区划原则、明确分区依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域划分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把整个东北地区分为6个大生态农业区、14个二级生态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优势,是把它建成我国粮食安全基地与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生态农业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结合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建设重点对于生态农业效益的提升将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城市建设3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各市公布的《统计年鉴》(2011—2018年)以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政府统计公报,求取各指标数据均值,以此作为数据样本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大致形成山区城市组合、沿海城市组合与经济特区分别聚合成类的三区布局,整体呈现"一心、两区、多翼"的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大量指标数据变化规律来探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特征,以及各功能区的区划成因。最后,基于聚类结果进一步将三区定义为沿海都市现代化生态农业功能区、山区城市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区和滨海特区休闲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定位做深入分析,提出建设重点,以期能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陶陶  姜文来  唐曲  李建平  高明杰  
本文在分析农业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障碍因素等5个农业功能分区指标组,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完成东北农业功能指标的空间聚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辽东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长白山老爷岭林地区、大小兴安岭林地区、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等6个农业功能区,并分析提出了各区功能定位和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仲威  
该文从农业区划具有的科学性、综合性、空间性提出其发展战略,又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空间为最佳选择空间,以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及粮食、食物各产业产品加工业为战略重点,提出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三划一同"的科学计划体系为战略措施,最后提出参与农业区划30年的3点体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雪  胡继连  
农业区划,它为指导人们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文引入虚拟水概念,将虚拟水含量作为农业区划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以我国黄淮海地区为例,运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农业分区,得到了最终的农业资源区划结果: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京、津山麓平原农牧区,河北平原农业区,鲁、豫平原丘陵农区,以及皖、苏平原农区。这种方法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区划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红军  陈体珠  
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具体的经验做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区划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特点、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我国农业区划工作成效初显,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安泉  
综合农业区划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一定原则把一个地域划分为若干农业区。一九八○年全国农业区划采用下列四条原则,作为划区的依据: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2.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3.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闯  
美国农业区划及作物布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聂闯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源。这些资源为其发展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作物种类的繁多和行业的齐全。美国虽然在人均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海水养殖面积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但还是十分重视农业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云光,石玉山  
规模浩大的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自1979年开展到现在,已经基本结束,并转向区划的应用阶段,即规划与实施阶段。据统计近10年来,全国共抽调13万多名技术干部,组织了40多万人参加的调研队伍、由试点别全面铺开,调查了以土地、水、气候、生物为主的农业自然资源,以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以及人口劳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本照  郄亚美  王海涛  
利润操纵识别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在考虑识别指标所含信息准确性和完备性的基础上,引入股权结构指标优化指标体系。同时由于现有模型将利润操纵行为人为地划分为{0,1},而利润操纵是盈余管理超过了一定范围的连续行为,本文运用层次聚类将利润操纵分为严重、轻微两种类型,对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描述更加符合实际。最后,对层次聚类后的两组上市公司配对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分别进行识别分析,模型的识别率分别达到82.6%和90%,有效改善了传统识别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力群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产地环境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的现状,提出开展立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地环境区划工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世薇  张平宇  
根据东北地区各省市的农作物统计数据以及15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地理位置、主营业务等资料,利用区位商、集中系数、生态分布格局理论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的集聚格局以及龙头企业的空间和行业布局特征。结果表明:优势农作物在东北各地市并不是均衡种植的,呈现出不同的集聚态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并没有集中分布在优势农作物生产较为集中的县市,龙头企业在各地市内的分布集聚程度不一,在省会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市区集聚较多。龙头企业行业集聚主要受区域农业资源类型、分布、以及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莹  何维达  高文辉  
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一个地区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节点的合理规划。本文在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进行了定量选址和科学划分。通过对东北地区15大城市计算得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可归入国际物流一级节点;营口、锦州、鞍山、吉林市、大庆、丹东、齐齐哈尔可以作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二级节点发展。最后,提出健全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规划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向臣  范青凤  
河南省农业区划办应用农业区划成果,按农业区域类型创建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运行五年来,成效十分显著,探索出四大类型区域农业开发模式,开创出农民快速致富新路。快速致富原因在于把农业区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确定和大力培养主导产业,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