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5)
- 2023(17407)
- 2022(15292)
- 2021(14349)
- 2020(12216)
- 2019(28584)
- 2018(28429)
- 2017(54403)
- 2016(29952)
- 2015(34025)
- 2014(34299)
- 2013(33966)
- 2012(31403)
- 2011(28170)
- 2010(28073)
- 2009(26070)
- 2008(25698)
- 2007(22458)
- 2006(19354)
- 2005(16642)
- 学科
- 济(120245)
- 经济(120119)
- 管理(84538)
- 业(78734)
- 企(64736)
- 企业(64736)
- 方法(58322)
- 数学(50717)
- 数学方法(50006)
- 农(33219)
- 财(29833)
- 中国(28672)
- 学(28586)
- 地方(27589)
- 业经(25813)
- 农业(22336)
- 贸(21456)
- 贸易(21442)
- 环境(20974)
- 易(20740)
- 理论(20023)
- 制(19843)
- 和(19413)
- 务(19296)
- 财务(19213)
- 财务管理(19168)
- 企业财务(18004)
- 技术(17777)
- 划(16753)
- 银(16072)
- 机构
- 学院(425644)
- 大学(425123)
- 管理(166868)
- 济(160908)
- 经济(157098)
- 理学(144790)
- 理学院(143091)
- 管理学(140251)
- 研究(140199)
- 管理学院(139501)
- 中国(103516)
- 科学(92714)
- 京(90913)
- 农(74443)
- 财(72622)
- 所(71582)
- 业大(68233)
- 研究所(65852)
- 中心(65371)
- 江(65192)
- 财经(58870)
- 农业(58539)
- 范(57656)
- 师范(57044)
- 北京(56906)
- 经(53251)
- 院(51571)
- 州(51258)
- 经济学(47165)
- 师范大学(46090)
- 基金
- 项目(296108)
- 科学(230091)
- 基金(212044)
- 研究(211390)
- 家(186279)
- 国家(184753)
- 科学基金(157254)
- 社会(129739)
- 社会科(122691)
- 社会科学(122653)
- 省(117643)
- 基金项目(113651)
- 自然(105455)
- 自然科(102789)
- 自然科学(102757)
- 自然科学基金(100838)
- 划(98966)
- 教育(97446)
- 资助(88201)
- 编号(87029)
- 成果(69495)
- 重点(66742)
- 部(64064)
- 发(62949)
- 创(60409)
- 课题(59974)
- 科研(57343)
- 创新(56448)
- 计划(55096)
- 大学(54606)
- 期刊
- 济(172140)
- 经济(172140)
- 研究(115125)
- 中国(77108)
- 学报(72670)
- 农(66023)
- 科学(65500)
- 管理(56693)
- 财(56094)
- 大学(53854)
- 学学(50759)
- 农业(45573)
- 教育(44749)
- 技术(37599)
- 融(31369)
- 金融(31369)
- 业经(29914)
- 财经(27267)
- 经济研究(26089)
- 业(24228)
- 问题(23183)
- 经(23169)
- 图书(23010)
- 资源(22198)
- 版(21564)
- 科技(20597)
- 技术经济(20484)
- 统计(19904)
- 理论(19522)
- 商业(18782)
共检索到60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菲菲,杨达源,黄震方,Geoffrey Wall
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对生态旅游实用的评价和操作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目前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并且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而使人们对生态旅游评价工作更加难以理解。文章试图建立湿地生态旅游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技术 湿地 生态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菲菲 宋平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盐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常州 李如友 范玉翔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缺失了环境教育这一功能,也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将是未来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是当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间接因素;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设施这个潜变量对教...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 江苏沿海湿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霄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生态旅游资源是由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环境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评估,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其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文章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选取盐城海滨12处代表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兵 甄艳 吴菲儿 李玉凤 张亚楠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质量是栖息地功能的重要反映,而互花米草扩张已经严重威胁栖息地生境。因此,本文以1983—2017年10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983—2017年,互花米草扩张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面积百分比从1.693%增加到24.930%。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扩张表现出多方向、多变的特征;②受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扩张的影响,生境质量表现出明显波动变化:1983—1988年,生境质量指数从0.863上升至0.878,2014年下降至0.740,2017年又上升至0.775。③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变化与生境退化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生境质量指数变化之间呈负相关。互花米草扩张致使区域适宜性生境——碱蓬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成为区域生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互花米草扩张也将是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从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关系的视角为滨海湿地栖息地功能提升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春燕 王黎炜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1%的保护区已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探讨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得出该区域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艾比湖 生态旅游 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维新 袁薇锦
景观连接度和生境斑块重要性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评价生境破碎化、识别生境景观中重要生境斑块与垫脚石、辨明恢复生境的关键节点位置的重要方法,对于生境保护、优化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丹顶鹤越冬生境为对象,运用景观连接度指标和两种斑块重要性评价方法,考察1992-2012年间越冬丹顶鹤适宜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探讨这期间的重要生境斑块与关键节点位置变化。结果发现:1992-2012年间,丹顶鹤生境连接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巨型斑块和大型斑块对于维持景观生境面积与生境连接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处于关键节点位置的小型斑块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维新 逄谦 甘玉婷婷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研究以盐城海滨湿地带相对连续的16期遥感解译影像为空间数据源,分析了8个丹顶鹤越冬栖息热点地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以及丹顶鹤越冬生境及其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湿地大面积地被转变成人工湿地以及非湿地,其主要变化特征是碱蓬、芦苇等自然湿地被围垦成耕地、水产养殖塘等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覆被类型;丹顶鹤适宜生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媛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萍 李菁
湿地是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Red-crowned Crane)赖以生存的环境,本文以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该区域的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与TM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取了1983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信息,并对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定量统计,进而分析研究了丹顶鹤栖息地变化、种群数量与土地利用变化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自1983年以来,丹顶鹤栖息地破碎化、缩小化的趋势是丹顶鹤越冬数量急剧衰减的直接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决策部门的政策导向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秋旺 黄巧龙 于 林晓彦 陈如婷 俞维防 陈钦
文章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目前、最佳、最差3种不同状态下的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不同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天然特色景观数量、人流量、知名度、服务设施数量和旅行花费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态下,影响因素的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其中,植被覆盖率对3种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正向作用;天然特色景观数量在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目前状态和最差状态下则并不显著;人流量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负向作用,知名度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正向作用,人流量和知名度对于最差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影响最大,而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的影响相当;服务设施数量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提升具有负向作用;旅行花费在3种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负向作用。游憩资源价值测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最佳和最差3种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均游憩资源价值分别为242.667元、363.111元和186.765元。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开发空间较大,应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尝试进一步开发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憩资源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傅先兰
以江苏盐城海滨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盐城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影响,并探讨人类干扰强度、湿地景观变化与核心区景观连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①1987年-2007年,盐城海滨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耕地逐渐增加,自然湿地迅速减少、人工湿地逐渐增加,人类对湿地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加剧;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自然湿地面积比重和景观优势性呈减小趋势,景观多样性呈增大趋势,缓冲区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最显著;③盐城海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实验区之间,以及与周边区域之间的景观生态过程和联系减弱;④随着人类干扰度的增加,自然湿地比重和景观连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199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华兵 刘红玉 侯明行 李玉凤
景观过程模型已经成为深化景观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重视。海滨湿地是一种高度复杂和动态变化的景观系统,构建景观过程模型能够从机理上解释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研究中,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2000、2006、2011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以及野外生态监测数据,构建海滨湿地景观过程模型,结果如下:①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海滨湿地景观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土壤盐度和水分;②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分析了土壤盐度和水分的空间分异,并通过图层叠加和分级统计,得出了土壤盐度和水分的阈值范围以及变化规律;③运用GIS-Matlab-C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