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8)
2023(11638)
2022(10090)
2021(9360)
2020(8182)
2019(19112)
2018(19001)
2017(36373)
2016(19732)
2015(22444)
2014(22534)
2013(22421)
2012(20687)
2011(18462)
2010(18047)
2009(16803)
2008(16598)
2007(14590)
2006(12198)
2005(10586)
作者
(57649)
(48339)
(47930)
(45807)
(30455)
(23410)
(22168)
(19132)
(18313)
(17093)
(16414)
(16083)
(15127)
(15049)
(15002)
(14986)
(14908)
(14200)
(13903)
(13806)
(11999)
(11787)
(11758)
(11103)
(10985)
(10744)
(10716)
(10629)
(9879)
(9689)
学科
(82969)
经济(82886)
管理(56087)
(53613)
(43444)
企业(43444)
方法(42282)
数学(37859)
数学方法(37332)
(23816)
(21429)
中国(19078)
地方(18379)
业经(17357)
(16815)
农业(15910)
(14237)
贸易(14229)
(13906)
(13818)
(13787)
财务(13759)
财务管理(13726)
企业财务(12967)
环境(12514)
(12492)
理论(12413)
技术(11568)
(10996)
银行(10969)
机构
学院(279732)
大学(278870)
(112394)
管理(111019)
经济(109949)
理学(96595)
理学院(95564)
管理学(93696)
管理学院(93188)
研究(90691)
中国(68506)
科学(58712)
(57824)
(51389)
(50051)
(45964)
业大(45603)
中心(44295)
研究所(42241)
(41739)
农业(40623)
财经(40296)
(36605)
(36007)
师范(35597)
北京(35339)
经济学(33775)
(32774)
(32719)
经济学院(30752)
基金
项目(195483)
科学(153345)
基金(141312)
研究(139268)
(123801)
国家(122805)
科学基金(105513)
社会(87046)
社会科(82499)
社会科学(82466)
(79655)
基金项目(75784)
自然(70439)
自然科(68763)
自然科学(68741)
自然科学基金(67466)
(65744)
教育(64711)
资助(58077)
编号(56485)
重点(44401)
成果(44179)
(43097)
(41941)
(40477)
课题(38695)
科研(38425)
创新(37923)
计划(37089)
教育部(36441)
期刊
(116759)
经济(116759)
研究(72706)
中国(50885)
学报(46135)
(45330)
科学(41337)
(39962)
管理(37909)
大学(34758)
学学(32951)
农业(31437)
技术(27049)
教育(25987)
(21199)
金融(21199)
业经(19979)
财经(18862)
经济研究(17800)
(17419)
(16086)
问题(15991)
统计(15635)
资源(14809)
技术经济(14648)
(14530)
(14274)
理论(13305)
决策(13030)
图书(12936)
共检索到39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楠楠  介冬梅  刘洪妍  刘利丹  葛勇  郭梅娥  阳金秀  陈雪松  
选取能够反映粮食安全状况的10个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河南省18个城市2006—2011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城市粮食安全状况差异较大;18个城市的粮食安全状况可分为稳定型、波动稳定型、波动上升型和波动下降型4种类型;针对河南省粮食安全地域分布不均衡以及粮食安全保障中遇到的问题,如耕地面积锐减,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的人口膨胀等,从区域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及应急系统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西琴  王佳敏  张远  
对河南省1995-2010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依靠农业用水量的增长而获得,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难以满足6500万t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3.9亿m3和44.7亿m3,保障程度分别为84.0和79.1%。同时,随外调粮食输出的水量约38.3亿m3,粮食外调加剧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设定农业用水红线、给予农业水资源适当的补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按照本文的初步估算,建议的农业用水红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国  张竟竟  郭志富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而全省总体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1998,2005和2012年,郑州、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和济源耕地压力指数过大,主要原因:(1)复种指数低于全省平均值;(2)受耕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限制导致单产水平过低;(3)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值。2003年还有粮食因灾致单产低的因素影响。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单产与复种指数、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制度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运华  
首先分析了粮食物流的构成要素,接着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视角视河南省粮食物流能力的提升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欣怡  赵翠萍  
以2013年农业部评定的河南省27个全国种粮大户为样本,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2013—2017年种粮大户的借贷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种粮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已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晴雨表",借贷用途集中在增加农业现代化设施、良种繁育、种植新品种调整等生产过程和长效投资,用于生活性借贷的规模逐年减少,种粮大户的借贷意愿与实际需求均高于普通农户。问题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粮食收益率低、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制约着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三权"分离存在政策瓶颈间接阻碍了其借贷意愿。通过制度设计,稳定粮食生产政策,降低种粮大户的借贷成本,提高长期授信额度,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分类增加金融信贷产品,分级承担农业风险,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和多层次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是解决种粮大户借贷问题的现实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瑞龙  
外部财务分析主要是利用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一般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揭示。但不同指标间的差异不便于企业间的比较,需要结合各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时需要解决属性值的规范化及权重向量的赋值两个问题,本文拟针对财务比率分析中单一指标无法全方位反映企业财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  饶从军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目前,用来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模糊聚类法、灰色关联法、熵值法、人工神络定权法、因子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系统工程中十分典型的定性分析和定理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恩科  徐国华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与方法,讨论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AHP模型。根据个人主观评价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比较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比例权重,说明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并给出了一个案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雪梅,赵松山  
对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当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便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往往结果不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采用:(1)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如指数法、专家评分法;(2)模糊评价法;(3)多元统计评价法;(4)层次分析法;等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需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作出适当的选择。本文拟对目前在综合实力评价中尚未采用的层次分析法作一些探讨。 层次分析(AHP)法是对非定量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所分析的事物建立层次结构,然后将每个层次的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各准则(或目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计算,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依据总排序对事物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大量非定量指标,因此不宜采用多元统计评价法,而模糊评价法的关键技术隶属函数的建立颇为棘手,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又难以克服主观随意性。我们认为用AHP法评价综合实力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建军  
进入本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社会经济指标的综合评价的统计需求显得日益突出。统计分析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多指标综合并予以排序评价这样的问题,诸如工业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状况及实现程度的评估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生活质量、综合国力的比较分析等等,需要统计学提供一些新的评价方法,这就是统计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提出是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是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任何一个指标往往只能说明某一方面的状况,从整体角度来说,客观上产生了不同的统计指标在不同单位之间指标测量值大小不一、方向不同、量纲不等的结果,从总体上对上述指标合成以说明总体的综合状况,就非常必要了。进行统计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不能直接相加(乘)的统计描述指标值转换为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成勋  李红彦  李润琴  王旭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颇具特色。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渗透到诸多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管理水平综合评价,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以电网企业为例,对其管理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不同区域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放  丁文斌  王雅鹏  
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地认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寻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耦合,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8市农业要素生产效率为例,分析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耦合性,通过要素配置与利用效力角度,寻找二者之间合理的结合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兆平  孙剑萍  
本文基于改进的9/9-9/1标度法,建立了含17个指标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用于综合评价9种目前被认为相对有潜力生物燃料生产途径。结果表明:生产技术的成熟度、对生态的影响、单位生产成本、产品品质、能源的需求度、投资总额的可接受度等6个指标所占的权重较大,基于地沟油的生物柴油途径综合得分最高,为73.7685。研究结果可为该产业相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生产途径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有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洪峰  罗磊  候玉宝  付志超  谢辉  高学斌  
在以往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栖息地、食物和人为干扰三个角度选择了与朱鹮栖息地质量密切相关的12个主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是营巣树种、营巢树高度、夜栖树种、夜栖树高度、水田面积、湿地面积、海拔高度、食物丰富度、湿地水质、旅游活动、农药使用和生产活动。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权重和分值以建立朱鹮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总和将栖息地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极不适宜五个等级。以朱鹮新扩散区内的城固孙坪和再引入区的宁陕寨沟野化放飞区为实例,应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两处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孙坪是朱鹮的适宜栖息地,但农药使用和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陈颖健  
在界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与分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升新能源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