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5)
- 2023(15873)
- 2022(14127)
- 2021(13310)
- 2020(11700)
- 2019(26464)
- 2018(26449)
- 2017(50927)
- 2016(27961)
- 2015(31965)
- 2014(32157)
- 2013(31946)
- 2012(29445)
- 2011(26321)
- 2010(26360)
- 2009(24273)
- 2008(23934)
- 2007(21029)
- 2006(17820)
- 2005(15507)
- 学科
- 济(110091)
- 经济(109972)
- 管理(80017)
- 业(75939)
- 企(63383)
- 企业(63383)
- 方法(56425)
- 数学(49685)
- 数学方法(48987)
- 财(29323)
- 农(29212)
- 中国(27275)
- 学(25487)
- 业经(23458)
- 制(21843)
- 地方(21466)
- 贸(19917)
- 贸易(19907)
- 农业(19306)
- 易(19296)
- 务(19115)
- 财务(19032)
- 财务管理(18981)
- 理论(18707)
- 企业财务(17903)
- 银(17692)
- 银行(17631)
- 和(17360)
- 技术(17043)
- 行(16661)
- 机构
- 大学(399570)
- 学院(397603)
- 管理(157488)
- 济(152748)
- 经济(149122)
- 理学(137055)
- 理学院(135521)
- 管理学(132745)
- 管理学院(132054)
- 研究(129930)
- 中国(96726)
- 科学(84672)
- 京(84617)
- 财(69875)
- 农(69263)
- 所(66553)
- 业大(63695)
- 研究所(61049)
- 中心(60781)
- 江(58143)
- 财经(56552)
- 农业(54789)
- 北京(53037)
- 范(51922)
- 师范(51326)
- 经(51310)
- 院(47421)
- 州(47059)
- 经济学(45276)
- 技术(43454)
- 基金
- 项目(276917)
- 科学(215441)
- 基金(199217)
- 研究(197646)
- 家(174782)
- 国家(173351)
- 科学基金(147878)
- 社会(121126)
- 社会科(114620)
- 社会科学(114586)
- 省(109532)
- 基金项目(106212)
- 自然(99394)
- 自然科(97055)
- 自然科学(97022)
- 自然科学基金(95226)
- 划(92345)
- 教育(91983)
- 资助(83460)
- 编号(81049)
- 成果(65067)
- 重点(61954)
- 部(60644)
- 发(57868)
- 创(56955)
- 课题(55776)
- 科研(54097)
- 创新(53205)
- 计划(51629)
- 大学(51582)
- 期刊
- 济(160411)
- 经济(160411)
- 研究(109805)
- 中国(74207)
- 学报(68399)
- 农(61098)
- 科学(60595)
- 管理(54294)
- 财(54215)
- 大学(50840)
- 学学(47897)
- 教育(43226)
- 农业(42414)
- 技术(35794)
- 融(31906)
- 金融(31906)
- 业经(26720)
- 财经(26608)
- 经济研究(25175)
- 经(22565)
- 业(22115)
- 问题(20914)
- 图书(20865)
- 版(19814)
- 技术经济(19569)
- 统计(19362)
- 理论(19280)
- 科技(19190)
- 实践(17850)
- 践(17850)
共检索到56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测站监测防控设备,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疾病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随着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05年开始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我国初步建成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全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和系统地掌握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文章利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的343个国家级监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描述统计分析了监测站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条件、防控条件和能力,发现存在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备不健全、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强 邢韶华 刘生强 罗爱东 崔国发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间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是亚洲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陆生野生动物 动物通道 设计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祺 游士兵
为了解区域动物疫病损失情况,在总结疫病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标准单位疫病"的经济学损失评估方法。首先以山东省作为标准单位地区,构建了地区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和环境损失评估体系,然后使用熵权法与疫病程度系数相结合,以赤峰市作为待评估地区对"标准单位疫病"法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受禽流感影响,2013年山东省总损失为87.628 4亿元,赤峰市总损失为1.555 1亿元。演示"标准单位疫病"法具备了在相关详细数据不完整的客观情况下,对待评估地区的动物疫病损失进行快速评估,从而提供决策参考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祺
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扩展的成本收益分析法——EBCR分析法,并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估了退出免疫和继续强制免疫这两种亚洲I型口蹄疫防控策略的经济效果,利用动力学模型对防控策略的风险大小进行预测。根据在未来不同年份采取退出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率,得出结论:2017—2022年,全国边境与内陆地区采取退出免疫策略的EBCR值逐年递增,据此建议我国尽早退出亚洲Ⅰ型的强制免疫策略,并采取以加强监测与扑杀结合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爱莲 李保明 陈刚 席磊 赵芙蓉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集理论构建畜禽场动物福利问题评估方法。具体过程为:使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建立动物福利问题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系统地测定每种福利问题对动物健康及生产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影响程度较大的福利问题;使用模糊聚类将影响程度较大的福利问题归类到关键的福利问题中;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关键的福利问题进行优先排序,结果得到的最为优先的福利问题即是最应该首先被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使畜禽场主有效地确定并解决关键的福利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动物福利状况。
关键词:
动物福利 评估 层次分析法 模糊集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俊丽
科学的农户信用评估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为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农户信用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同时考虑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构造出农户信用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科学评估农户信用等级,以提高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户信用评估 指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昱宇 徐蓉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阶段。本文根据商品住宅项目特点,建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造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质量安全风险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为商品住宅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的有效进行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风险权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贵军 曾德明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大量文献资料介绍了许多关于研究与开发 (R& D)项目评估的方法。这些介绍大多集中在 R& D项目评估方法得以建立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方面 ,而很少论及 R& D项目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根本就没有对 R& D项目评估方法的优劣和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旨在运用 AHP法对一些主要的 R& D项目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影响这些评估方法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并应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哪些是关键因素。
关键词:
R&D 评估方法 比较 准则 敏感性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雅琼 张晓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的水平和规模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融资风险。本文通过讨论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和可能遇到的各种融资风险,综合考虑影响融资风险的宏观因素、中观行业因素以及微观企业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风险量化分析,结果发现法律法规限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对企业融资风险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企业融资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迪鸿 戴楚佳 高露萍 胡亚冰
大数据技术滥用不止,导致“杀熟”现象频发不断,通过层次分析法,本文对大数据“杀熟”原因因子进行赋权,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选取消费者、商家(平台)、效益三个准则层与品牌忠诚度、品牌等同感知、客户涉入度、公平价格感知、使用设备、新老用户、消费能力、搜索次数、所在地区、“杀熟”收益、违法成本、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作为二级指标,通过SPSS分析,发现“杀熟”收益和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为主要原因因素。最后提出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信息公开、保护个人信息和举证责任倒置等措施。
关键词:
大数据“杀熟” 层次分析法 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定 李安琪 张军国 谢将剑 鲍伟东
【目的】利用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图像监测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野外复杂背景环境导致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自动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OI)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野生动物物种自动识别方法。【方法】以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马鹿、斑羚、猞猁、狍和野猪这5种国家级陆生保护动物的图像为实验样本,采用基于回归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对监测图像中野生动物区域进行检测并分割,生成ROI图像,减少复杂背景信息对物种识别的干扰;利用裁剪、仿射变换等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扩充;构建基于全局-局部的VGG16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最后接入分类器输出物种识别结果。同时,构建了基于VGG19的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并与本研究训练结果进行比较;另外,将样本图像分别输入本研究算法与VGG16、R-CNN、Fast R-CNN算法进行训练,对比不同算法下的识别效果。【结果】利用本研究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时,测试集的平均识别精度均值MAP达到0.912,相对于VGG19结构下的训练模型和VGG16、R-CNN、Fast R-CNN,得到了更高的MAP值。【结论】相比于其他算法,本研究提出的物种识别模型更适合于复杂背景下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物种识别,可以得到更高的MAP值与更优的识别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