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0)
2023(11661)
2022(10054)
2021(9678)
2020(8140)
2019(19055)
2018(19042)
2017(35740)
2016(19861)
2015(23174)
2014(23628)
2013(22443)
2012(20611)
2011(18449)
2010(18502)
2009(16686)
2008(16467)
2007(14758)
2006(12261)
2005(10786)
作者
(54941)
(45891)
(45851)
(43872)
(29185)
(22207)
(21414)
(18234)
(17483)
(16651)
(15594)
(15428)
(14697)
(14459)
(14332)
(14306)
(14024)
(13664)
(13341)
(13223)
(11301)
(11217)
(11083)
(10579)
(10558)
(10413)
(10385)
(10165)
(9345)
(9304)
学科
(75286)
经济(75199)
管理(55647)
(52464)
(43169)
企业(43169)
方法(39700)
数学(35400)
数学方法(34880)
中国(21546)
(20882)
(20873)
业经(15607)
理论(15340)
(14627)
地方(13957)
农业(13954)
(13847)
贸易(13840)
(13795)
财务(13743)
财务管理(13703)
(13450)
(13301)
企业财务(12936)
教育(12672)
技术(12072)
(11925)
教学(11113)
(10720)
机构
大学(276043)
学院(274096)
(106300)
管理(105526)
经济(103816)
理学(91402)
理学院(90380)
管理学(88457)
管理学院(87942)
研究(84155)
中国(62302)
(57270)
科学(52151)
(48982)
(43516)
(42371)
中心(41329)
(41230)
业大(40880)
财经(39537)
(38512)
师范(38095)
研究所(37381)
(35808)
北京(35690)
农业(34240)
(33778)
经济学(32468)
技术(32090)
(30580)
基金
项目(184080)
科学(144538)
研究(137808)
基金(130576)
(112214)
国家(111198)
科学基金(96239)
社会(84278)
社会科(79697)
社会科学(79676)
(74631)
基金项目(69139)
教育(68517)
自然(62477)
(62431)
自然科(61045)
自然科学(61027)
自然科学基金(59908)
编号(58651)
资助(54048)
成果(47895)
重点(41597)
(41302)
课题(41212)
(39086)
(38711)
大学(37501)
创新(36241)
教育部(35885)
科研(35829)
期刊
(110568)
经济(110568)
研究(77872)
中国(56710)
教育(45614)
学报(41364)
(40924)
(38018)
管理(37136)
科学(36625)
大学(32916)
学学(29466)
技术(29003)
农业(25806)
(20933)
金融(20933)
财经(19362)
业经(19025)
经济研究(17324)
(16637)
图书(15863)
问题(14991)
(14125)
技术经济(13763)
统计(13674)
(13468)
职业(13075)
财会(12971)
理论(12772)
(12593)
共检索到39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清明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实践能力成为大学生主要能力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共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文章结合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意义,探讨当前就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以及培养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欲晓  刘振栋  于志云  张立新  
近年来出现"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造成的。本文阐述了高校面向IT产业需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调研和分析IT产业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搭建基于IT产业需求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军  任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提出,高校要正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体制,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力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程,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志林  
文章阐述了拓展训练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职业规划,熔炼团队、激发潜能,深度体验、发现潜能,反思分享、引导升华四个方面来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体系,并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设置为长期课程,以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晗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作为关乎高校发展的重要事业来筹谋,从科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索构建"生涯导向下的情境体验"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策略来保障运行。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贵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录取人数快速增长。庞大的录取人数意味着毕业季庞大的就业人数,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人。大量的毕业生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就业压力。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从求速度向求质量转变,进一步压缩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短期内宏观就业环境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积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大学生就业研究优秀著作的基础上,分析其就业能力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克建  胡碧玉  
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谈起,分析了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根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在当前就业难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产生背景,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内涵界定,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研究趋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军  王德清   邓春雪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 ,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分布不平衡。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 ,通过高校、政府及社会各部门合作 ,在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大力支持 ,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婵娟  
当前,高校情感教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情感教育失效的重要原因。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情感素质的要求以及高校情感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都需要情感教育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通过把情感教育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素养,利用新媒体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情感教育生活空间充分融合,才能真正彰显情感教育的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泳  
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文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模糊,普遍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路径,使得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引入到文科学生的实践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以做促学,第二课堂以做践学,第三课堂以做代学,围绕"做中学",形成学做结合的文科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美华  赵洪亮  郭瑞  黄家慧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能力的形成与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结合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的实际,提出依托学术团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并在农学专业进行了两年实践,结果显示学术团队与学生培养可以实现良性发展,育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学术团队与就业能力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永永  
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践领域窄、实践能力不强和对实践本身认识浅显等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实施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从分析就业能力视角出发,培养就业过程中的全程性就业意识、建立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依托企业和行业形成就业互补极,通过实施"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逆向探索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出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能力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仇桂且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丰富,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存在耦合逻辑关系。用马克思人本思想破解当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面临的困境,是探寻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与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