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10741)
- 2022(9156)
- 2021(8333)
- 2020(6959)
- 2019(15951)
- 2018(15708)
- 2017(30439)
- 2016(16086)
- 2015(18047)
- 2014(18136)
- 2013(17508)
- 2012(15871)
- 2011(14105)
- 2010(14031)
- 2009(12570)
- 2008(11505)
- 2007(10004)
- 2006(8649)
- 2005(7596)
- 学科
- 济(86836)
- 经济(86766)
- 管理(45871)
- 业(41671)
- 方法(34307)
- 企(33499)
- 企业(33499)
- 数学(30830)
- 数学方法(30470)
- 地方(19740)
- 中国(19469)
- 农(18042)
- 财(17476)
- 业经(15819)
- 学(13562)
- 地方经济(13196)
- 农业(12738)
- 制(11507)
- 贸(11407)
- 贸易(11399)
- 环境(11040)
- 易(11002)
- 务(10927)
- 财务(10887)
- 财务管理(10854)
- 理论(10851)
- 和(10438)
- 企业财务(10239)
- 融(9548)
- 金融(9546)
- 机构
- 学院(222556)
- 大学(219248)
- 济(103766)
- 经济(101940)
- 管理(87149)
- 理学(75377)
- 理学院(74643)
- 管理学(73434)
- 管理学院(72997)
- 研究(70119)
- 中国(53288)
- 财(45585)
- 京(43423)
- 科学(38773)
- 财经(36843)
- 经济学(33856)
- 经(33511)
- 中心(33476)
- 江(33050)
- 所(32748)
- 经济学院(30310)
- 研究所(29328)
- 农(28586)
- 业大(28538)
- 范(27438)
- 财经大学(27313)
- 师范(27194)
- 北京(26508)
- 州(25773)
- 院(25531)
- 基金
- 项目(148545)
- 科学(118638)
- 研究(112017)
- 基金(109065)
- 家(92890)
- 国家(92113)
- 科学基金(81256)
- 社会(74055)
- 社会科(70287)
- 社会科学(70274)
- 省(58322)
- 基金项目(57512)
- 教育(52473)
- 自然(50470)
- 自然科(49331)
- 自然科学(49321)
- 自然科学基金(48433)
- 划(47513)
- 编号(45374)
- 资助(44457)
- 成果(35184)
- 部(33382)
- 重点(33190)
- 发(32855)
- 创(31308)
- 国家社会(31307)
- 课题(30707)
- 教育部(29760)
- 人文(29523)
- 创新(29220)
- 期刊
- 济(116029)
- 经济(116029)
- 研究(66996)
- 中国(40158)
- 财(37241)
- 管理(33820)
- 学报(27326)
- 科学(26836)
- 农(25007)
- 技术(23464)
- 大学(22519)
- 教育(21966)
- 学学(21410)
- 经济研究(19626)
- 财经(18908)
- 融(18631)
- 金融(18631)
- 业经(17224)
- 农业(16807)
- 经(16470)
- 问题(14877)
- 技术经济(12969)
- 统计(11942)
- 贸(10824)
- 策(10373)
- 商业(10316)
- 财会(10303)
- 理论(10274)
- 世界(9820)
- 经济问题(9800)
共检索到328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苟文峰
我国经济增长对城乡总体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但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适度的经济增长实现就业的稳定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变化特征,目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9.6%,有效促进就业增长的经济适度增长区间应为8.2%~11%。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一、问题的提出广西经济发展是否过快?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争论双方各有依据,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由于争论的双方缺乏确凿、科学的定最分析,因而导致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由于我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慢节奏进行,已使广西人均国民收入在全国倒数第一位置上徘徊了三年。如何加快我区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研究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析和选择一个适度经济增长率,使我区的经济发展能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广西“适度经济增长率”应确定为多少?对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莹莹
本文在马克思就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9-2013年全国时序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及就业三者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是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GDP增长率对就业弹性具有微弱的影响。对于以上结果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增长靠的是资本的投入,也就是不变资本的增加,而不变资本多数投入到资本密集程度高的企业,其对就业具有挤出作用,因此,不利于就业的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诚
最近超过8%的失业率,在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香港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就业弹性为负值的情况。其原因既有劳动力供给的五个方面问题,也有劳动力需求的四个方面问题。其实,香港的就业问题需要从香港在与中国及其他周边地区的区域分工定位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文章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香港就业 就业弹性 失业率 区域分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本·S.伯南克 里菲特·S.戈卡伊纳克 林忠 王慧
为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外生性问题,本文利用Mankiw,Romer和Weil(1992)提出的实证分析框架来检验平衡增长路径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借助这个框架重新考察了索洛增长模型中的变量,并对几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和TFP增长率进行了估计。根据对模型和增长率的估算结果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即长期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等行为变量显著相关,而这种相关性很难由外生增长模型来解释。因此,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于对内生增长模型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牛增辉 王菁娜
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还没有建立持续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和社会结构。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经济社会必须进行巨大的经济利益调整。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国际比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志良 黄荣 魏骁
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年~2011年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将中国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与一些主要国家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资源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技术进步变化引起了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高。相对美国、日本、巴西等6个国家,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水平居中,但技术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存在投资效率下滑态势。
关键词: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孟娟
利用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证明奥肯定律没有失灵。先设置单因素完全随机不等重复试验,并进一步以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失业率的影响设置单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劳动年龄人口后GDP增长率不同水平对失业率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并且GDP增长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失业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失业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 奥肯定律 方差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键 蓝文永 徐荣华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就业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缓慢相偏离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5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弱正相关的。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甘家武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源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核心的指标GDP,许多经济学家在对税收进行分析时,经常用GDP指标作对比分析。然而,近年来我国连续几年税收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是不是GDP增长能与税收增长划上等号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
GDP增长 税收增长 税收负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潜
一、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总量控制的使命,是谋求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平衡。为实行总量控制,必须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而在当前还需要协调它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际经验证明,如何协调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实行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组织经济运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君荣 李孝叶 马方
目的:探讨我国卫生费用增长的合理因素,为卫生费用的适度合理增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国卫生费用上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卫生费用增长的合理因素。结果:合理因素是导致卫生费用增长的不可避免的重要原因。结论:卫生费用的适度增长是合理的。
关键词:
卫生费用 适度增长 合理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飞虎 黄寒燕
文章基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依据中国1989~2005年的实际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收入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储蓄、投资、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所描述的有所吻合。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琳 陈娴
奥肯定律力图揭示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然而在我国却不适用。本文通过对奥肯定律适用条件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奥肯定律在我国不适用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韬
本文对我国26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增长存在产业相关性,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这要求各类城市需要依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城市组团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价值链定位和产业选择,顺应价值链规律,以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