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637)
- 2022(11864)
- 2021(11266)
- 2020(9369)
- 2019(21933)
- 2018(21618)
- 2017(41746)
- 2016(22665)
- 2015(26056)
- 2014(26242)
- 2013(25156)
- 2012(22796)
- 2011(20217)
- 2010(19891)
- 2009(17277)
- 2008(16337)
- 2007(14068)
- 2006(11875)
- 2005(9505)
- 学科
- 济(85154)
- 经济(85066)
- 管理(63679)
- 业(58676)
- 企(48836)
- 企业(48836)
- 方法(42832)
- 数学(37614)
- 数学方法(37103)
- 中国(23832)
- 农(23396)
- 财(21098)
- 业经(19191)
- 地方(17920)
- 学(17279)
- 理论(16723)
- 农业(15788)
- 技术(15173)
- 贸(14253)
- 贸易(14247)
- 和(14016)
- 易(13823)
- 务(13764)
- 环境(13749)
- 财务(13688)
- 财务管理(13661)
- 制(13059)
- 企业财务(12931)
- 教育(12646)
- 划(11941)
- 机构
- 学院(307337)
- 大学(301868)
- 管理(124712)
- 济(115587)
- 经济(112992)
- 理学(109322)
- 理学院(108176)
- 管理学(106132)
- 管理学院(105579)
- 研究(93637)
- 中国(67262)
- 京(63231)
- 科学(59044)
- 财(51246)
- 业大(45926)
- 农(45325)
- 所(44399)
- 中心(43842)
- 江(43255)
- 财经(42217)
- 范(41092)
- 研究所(40855)
- 师范(40711)
- 北京(39052)
- 经(38663)
- 技术(37921)
- 州(35784)
- 农业(35253)
- 院(35006)
- 经济学(34152)
- 基金
- 项目(220532)
- 科学(173706)
- 研究(165400)
- 基金(157712)
- 家(135953)
- 国家(134782)
- 科学基金(117446)
- 社会(101351)
- 社会科(95849)
- 社会科学(95824)
- 省(88449)
- 基金项目(84786)
- 教育(79302)
- 自然(77001)
- 自然科(75224)
- 自然科学(75206)
- 自然科学基金(73807)
- 划(73587)
- 编号(70296)
- 资助(64536)
- 成果(55035)
- 重点(49147)
- 部(48541)
- 课题(48290)
- 发(46489)
- 创(46415)
- 创新(43044)
- 项目编号(42672)
- 科研(42238)
- 教育部(42198)
- 期刊
- 济(117992)
- 经济(117992)
- 研究(83890)
- 中国(56825)
- 学报(45651)
- 教育(44877)
- 管理(43962)
- 科学(41981)
- 农(40314)
- 财(38353)
- 大学(35666)
- 学学(33125)
- 技术(32425)
- 农业(28586)
- 业经(20768)
- 融(20241)
- 金融(20241)
- 财经(19445)
- 图书(18364)
- 经济研究(18315)
- 经(16533)
- 职业(15705)
- 问题(15481)
- 科技(14725)
- 理论(14482)
- 技术经济(14111)
- 业(14010)
- 版(13522)
- 实践(13509)
- 践(13509)
共检索到424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宏伟
当前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不深等问题,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为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等举措,扎实有效地进行专业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意识 专业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伟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逻辑构成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 高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瑞丽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从现实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构建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按照两大系列三层递进关系进行,将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实践课程系列与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课程系列,同时以提升岗位综合能力为核心,进行基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同时,构建多元化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外评价与校内评价相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琼 刘案榕
文章从就业数据引出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弊端,主要有思想观念落后、注重短期效益、专业集中度较低等,应按照就业导向原则、服务地方原则以及适度超前原则对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革,包括长短线专业并举、学科专业交叉、市场引导、校企合作和注重职后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建军
在高职教育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就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和内容等进行了专题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玉娟
本文阐述了保险行业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岗位需求新特征,结合对山东省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开展的对高职保险实务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调查,分析了保险行业可提供给高职保险专业的对口职位,剖析了目前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 保险实务专业 职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桂平
立足当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现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运用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构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以提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选择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实践教学,建立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水平。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就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黄芳
相对于传统"三段式"的课程模式,"三段递进"课程模式从技术学科的系统性出发,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课程开发依照"分析-归纳-课化"过程来进行,即通过科学的市场与岗位分析,对行业与岗位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态度结构、证书结构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与梳理,进而形成一套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春明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社团越来越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重要渠道。从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提升就业力的视角,用生动的专业社团发展实践,阐述了高职生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专业社团 就业力 实践 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彦明
本文基于行为导向课程开发理念,指出应构建以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由基本素质课程群、岗位通用能力课程群、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群和拓展能力课程群等四大模块组成的"双轨"式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行为导向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霞
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群对于高职院校具有多重意义。高职院校的专业群组建应在相关组群原则指导下,围绕产业链逐步展开。在此基础上,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组织建设、师资、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库、管理等多方面开展长期的协同建设。
关键词:
产业链 高职 专业群 组群 协同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蕊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建设专业英语教学团队、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等措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英语 教学研究 工具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自珍 徐文杰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在实践中构建了富有成效的就业导向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为地方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 会计专业 实践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敏 叶丹丹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模式,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点,根据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探索和改革。采用三元组合模式实现学生由校园到企业管理岗位的平滑过渡,课堂教学为基础元,模拟实训为过渡元,企业实地训练为验证元。企业能获得需要的人才,实习的人才也缩短了岗位适应期,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更好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就业问题是每个专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预警机制包括专业设置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监测模型、实施流程和组织保障系统。专业设置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分为就业质量、社会需求状况和生源状况3个一级指标体系和16个二级指标体系;预警监测模型表达方式为W=∑mn=1Yn×m-1,预警警报级别分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个级别;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实施流程首先为获取毕业生就业质量信息,其次对毕业生需求进行预测,然后进行预警监测模型计算呈现相应的专业预警警报级别,最后以此做出相应的教育管理调整措施等内容;构建便捷详实的就业调查信息网络、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预警组织机构、制定规范完善的专业预警管理制度是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成功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