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4)
2023(14705)
2022(12916)
2021(12334)
2020(10239)
2019(23751)
2018(23425)
2017(45593)
2016(24981)
2015(28365)
2014(28391)
2013(27178)
2012(24841)
2011(22246)
2010(22081)
2009(19907)
2008(18929)
2007(16400)
2006(14194)
2005(12098)
作者
(67985)
(56481)
(55871)
(53613)
(36055)
(26973)
(25625)
(22272)
(21594)
(20121)
(19233)
(18841)
(17763)
(17646)
(17454)
(17186)
(17074)
(16882)
(16226)
(15994)
(13814)
(13777)
(13561)
(12947)
(12639)
(12531)
(12510)
(12330)
(11318)
(11121)
学科
(92988)
经济(92885)
管理(71424)
(67348)
(55874)
企业(55874)
方法(45736)
数学(40173)
数学方法(39575)
中国(26395)
(26371)
(24681)
业经(20899)
(18781)
地方(18691)
(17728)
贸易(17720)
农业(17609)
理论(17247)
(17242)
(15791)
(15715)
财务(15642)
财务管理(15611)
技术(15290)
教育(15223)
(14995)
环境(14832)
企业财务(14788)
(14459)
机构
大学(342398)
学院(339683)
管理(138429)
(133593)
经济(130660)
理学(121029)
理学院(119730)
管理学(117460)
管理学院(116844)
研究(108619)
中国(78761)
(71482)
科学(66910)
(60762)
(52132)
(50918)
业大(50170)
中心(50001)
财经(49250)
(48660)
研究所(47746)
(46947)
师范(46578)
(45023)
北京(44844)
(40318)
农业(39699)
经济学(39450)
(39397)
师范大学(37493)
基金
项目(238827)
科学(188829)
研究(178457)
基金(172484)
(148425)
国家(147156)
科学基金(127991)
社会(110989)
社会科(105132)
社会科学(105106)
(93678)
基金项目(91685)
教育(84311)
自然(83467)
自然科(81525)
自然科学(81507)
自然科学基金(80012)
(78810)
编号(74459)
资助(71145)
成果(60212)
(53143)
重点(52886)
课题(51124)
(50336)
(49812)
大学(46652)
创新(46181)
教育部(46122)
项目编号(45843)
期刊
(139242)
经济(139242)
研究(100624)
中国(62434)
学报(50456)
管理(49665)
教育(48695)
科学(46742)
(45393)
(45180)
大学(40335)
学学(36703)
农业(32115)
技术(31278)
(26735)
金融(26735)
业经(23976)
财经(23064)
经济研究(22082)
(19688)
图书(18798)
问题(18220)
科技(16337)
理论(16184)
技术经济(16017)
(15923)
实践(14973)
(14973)
(14948)
现代(14856)
共检索到48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体勤  江岩  
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从就业力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就业政策,推动政策目标从"就业率"向"就业力"转变,把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紧密配合、共同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深层次对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栩  楚琳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其改革和施政关注的重要领域,美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政策。通过对奥巴马政府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教育政策研究,探析了其教育立法、教育财政、高校工作、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教育政策,以借鉴其大学生就业教育政策的相关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森平  刘雪雪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大学教育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大学生职业定位存在偏差等。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试图破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本文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剖析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茶金学  游艺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胜任能力。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立评价指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伟   胡卫珍  
<正>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就业稳定了民心就定了、民生就稳了。大学生就业牵扯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传统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也扭曲了大学生的供给行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事业之中,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新发展、新突破。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琳琳  贾东超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升就业力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现状的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普通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必须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从而培养大学生能担当未来重任的核心能力;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意义,提出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导向提高就业力等途径,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峰  薛二勇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但政策的产生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不足,导致政策实施难;就业市场政策协同不够,导致政策设计失真;就业激励政策缺乏协同,导致激励效果降低。为此,一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破解就业体制的障碍;二要有效调控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要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灵活、自主的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庆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大学进行个案访谈,认为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认知缺陷与大学生在就业决策过程中缺乏参与具有密切联系,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有序参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礼明  
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并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成现在的“买方市场”。因此,坚持市场理念,运用市场营销的4P理论指导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即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Product),制定合理的就业“价格”(Price),选择合适的就业“地点”(Place),实施有效的“促销”(Promotion)策略,对于全面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根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在当前就业难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产生背景,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内涵界定,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研究趋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