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396)
- 2022(8969)
- 2021(8449)
- 2020(7489)
- 2019(17448)
- 2018(17246)
- 2017(33441)
- 2016(18404)
- 2015(21548)
- 2014(21741)
- 2013(20979)
- 2012(19270)
- 2011(17330)
- 2010(17015)
- 2009(15671)
- 2008(15345)
- 2007(13603)
- 2006(11191)
- 2005(9621)
- 学科
- 济(77146)
- 经济(77068)
- 管理(52446)
- 业(50641)
- 方法(44724)
- 企(41542)
- 企业(41542)
- 数学(40986)
- 数学方法(40498)
- 财(20736)
- 中国(19806)
- 农(19106)
- 业经(14283)
- 贸(14170)
- 贸易(14169)
- 务(14100)
- 财务(14059)
- 财务管理(14023)
- 易(13762)
- 企业财务(13355)
- 学(13303)
- 地方(12991)
- 农业(12751)
- 理论(12285)
- 制(11749)
- 技术(10960)
- 和(10868)
- 环境(10245)
- 融(10165)
- 金融(10162)
- 机构
- 大学(264207)
- 学院(258921)
- 济(106572)
- 经济(104486)
- 管理(104132)
- 理学(91604)
- 理学院(90659)
- 管理学(88928)
- 管理学院(88453)
- 研究(78193)
- 中国(57134)
- 京(53329)
- 财(47973)
- 科学(47026)
- 财经(39895)
- 农(39887)
- 业大(38562)
- 中心(38337)
- 所(37311)
- 江(37279)
- 经(36406)
- 范(34381)
- 研究所(34124)
- 师范(34055)
- 经济学(33680)
- 北京(32873)
- 农业(31669)
- 经济学院(30879)
- 财经大学(29922)
- 州(29409)
- 基金
- 项目(179336)
- 科学(142669)
- 基金(131427)
- 研究(131220)
- 家(112775)
- 国家(111845)
- 科学基金(97900)
- 社会(83676)
- 社会科(79402)
- 社会科学(79380)
- 省(70706)
- 基金项目(69787)
- 教育(64454)
- 自然(64081)
- 自然科(62661)
- 自然科学(62643)
- 自然科学基金(61536)
- 划(59682)
- 资助(54988)
- 编号(53611)
- 成果(43115)
- 部(41276)
- 重点(40251)
- 创(37739)
- 发(37067)
- 课题(36955)
- 大学(36730)
- 教育部(36225)
- 科研(35323)
- 创新(35037)
- 期刊
- 济(102658)
- 经济(102658)
- 研究(71585)
- 中国(45922)
- 学报(38640)
- 财(38527)
- 教育(34974)
- 管理(34873)
- 科学(34797)
- 农(33886)
- 大学(31070)
- 学学(28075)
- 技术(24345)
- 农业(23186)
- 财经(19936)
- 融(19873)
- 金融(19873)
- 经济研究(17029)
- 经(17016)
- 业经(16910)
- 统计(14871)
- 问题(14345)
- 策(13557)
- 技术经济(13232)
- 业(12640)
- 理论(12556)
- 决策(12248)
- 图书(12170)
- 版(11931)
- 商业(11897)
共检索到35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红霞 楼世洲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是以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期望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从就业能力、职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四个维度编制的反映大学生发展性就业信心的指数体系。这种分析指标体系以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就业信心状况,重新思考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期望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长期跟踪分析的基础上,以某一所高校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这一指标体系,以期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
就业信心 信心指数 大学生 实证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大学生就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全国10所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7 936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家庭资本、大学生自身资本,还是大学赋予的资本都对民族院校大学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岗位对口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要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效果必然要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资本 就业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通过对8所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框、主干课程和学科专业必修课等存在高度趋同现象。专业制度可能是造成这种趋同的重要原因。学科分类基础上的专业设置严重限制了专业种数的发展,政府权威下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严重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化,学科专业组织的实体化严重阻碍了专业的跨学特色形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在深层次上改革专业制度,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化和特色形成。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 专业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保留工资 大学生 就业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敬宝
典型调查表明:学历层次相同,北京生源毕业生的京城比、北京比和东部比较高,变化幅度较小,非京生源毕业生则较低,变化幅度较大,社会资本的作用与学历高低成反比;非京生源毕业生,高学历者的京城比和北京比高于低学历者、且有强化的态势,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生源地的影响;不同学科专业的三大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就业地区分布的稳定性方面。生源地、学历、专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及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并降低社会资本的影响,促进高层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新丽 刘建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指导效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世健
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但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这将从客观上限制对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持续走低的背景下,2004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降低,也在事实上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俊波 岳昌君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生玉 王晓华 屈智勇 张欣亮 胡然然
通过对北京、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1292家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仍有高达64.9%的用人单位存在用人需求,46%的用人单位没有改变招聘计划,32%的用人单位将进行人才储备;81.1%的用人单位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影响;2007-2009年62.9%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数没有变化,增加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20.6%,减少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16.4%;2007-2009年72%的用人单位在连续招收大学毕业生;55.3%的用人单位有招收本科毕业生的计划,26.4%的用人单位有招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计划,18.3%的用人...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 市场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根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倾向。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从而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分析 干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胜强 李虹 金蕾莅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第一,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研究分三步:采用开放式问卷探讨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压力源;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确定就业压力的类型;采用量表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主要测量工具为《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被试选取北京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共741人。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为社会环境压力,个人环境压力,时间压力和个人条件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其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大,个人环境的压力较大,个人条件的压力一般,时间压力不大。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压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汉志
大学生就业成本是指在校大学生从寻找工作开始到寻找过程基本结束这一特定时间段内,为实现就业而支付的费用总和。主要包括信息搜寻费、个人营销费、参加招聘会的费用三大类。分析就业成本,寻求就业费用投资效益最优化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成本 投资效益 最优化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文龙
从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就业心理子系统结构分析和就业心理维度归因分析对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内外两条改善途径。
关键词:
就业心理 母系统 结构分析 归因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卫春
文章通过对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验证了风险承受能力应当作为大学生就业选择时重要考虑因素的假定,同时分析了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风险承受力 就业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