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0)
2023(14477)
2022(12710)
2021(11951)
2020(10102)
2019(23428)
2018(23067)
2017(44741)
2016(24154)
2015(27304)
2014(26966)
2013(26438)
2012(24010)
2011(21499)
2010(21009)
2009(19017)
2008(18009)
2007(15306)
2006(13081)
2005(11176)
作者
(67636)
(56297)
(55783)
(53342)
(35733)
(27012)
(25394)
(22212)
(21527)
(19642)
(19238)
(18850)
(17677)
(17545)
(17466)
(17087)
(16761)
(16757)
(16125)
(16043)
(13757)
(13756)
(13539)
(12905)
(12682)
(12425)
(12344)
(12217)
(11197)
(11016)
学科
(92267)
经济(92136)
管理(67715)
(63514)
(53634)
企业(53634)
方法(47102)
数学(41698)
数学方法(41132)
(24095)
(23731)
中国(22918)
(20926)
业经(19719)
地方(17191)
(16921)
(15840)
贸易(15833)
理论(15749)
农业(15548)
(15391)
(15382)
财务(15315)
财务管理(15284)
企业财务(14511)
(14456)
技术(14344)
环境(14062)
(13695)
银行(13652)
机构
大学(333826)
学院(330670)
管理(133633)
(130101)
经济(127313)
理学(116998)
理学院(115749)
管理学(113516)
管理学院(112936)
研究(107702)
中国(80936)
(69314)
科学(68059)
(59358)
(52773)
(52111)
业大(50887)
中心(50290)
研究所(48751)
财经(48514)
(45697)
(44394)
(43199)
北京(43055)
师范(42755)
农业(40928)
经济学(39733)
(39700)
(37488)
财经大学(36649)
基金
项目(238449)
科学(187860)
基金(174772)
研究(171537)
(152997)
国家(151816)
科学基金(130902)
社会(107755)
社会科(102080)
社会科学(102054)
基金项目(93506)
(91931)
自然(87277)
自然科(85235)
自然科学(85216)
自然科学基金(83657)
教育(79093)
(78332)
资助(72177)
编号(69411)
成果(54734)
重点(53526)
(52786)
(49514)
(49455)
课题(46941)
科研(46457)
创新(46189)
教育部(45333)
大学(44813)
期刊
(131892)
经济(131892)
研究(93713)
中国(57244)
学报(54058)
科学(49790)
管理(46963)
(45843)
(44298)
大学(41327)
学学(39071)
教育(33887)
农业(31826)
(28755)
金融(28755)
技术(28460)
财经(23039)
业经(21402)
经济研究(21284)
(19550)
问题(17233)
图书(16469)
理论(16182)
(16145)
科技(16035)
(15453)
资源(15230)
技术经济(15128)
实践(14924)
(14924)
共检索到462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新玲  黎鹏  
将小波分析法与谱分析法相结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周期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收益率序列主要存在三个显著的波动周期,分别为19天、39天和79天。19天左右的周期主要与"月份效应"有关,而39天左右的周期和79天左右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与短周期(19天)的叠加有关。此外,三个显著波动周期的结果,还表明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呈现的是一种多个波长的周期并存,且每个波长具有相应变动性的周期运行规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家奇   严志勇   江国良   戴锐豪   王雪茹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扎实推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成为常态,市场风险传递较以往也愈发迅速。构建MODWT-DGCt-MSV模型,测量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不同频次交易下形成多个尺度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比在岸更强,在岸人民币汇率长期尺度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中期、长期的动态相关性较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各尺度之间大多存在波动传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多地作为波动溢出的源头;在岸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加息时对离岸的波动溢出效应较非加息周期有所增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本文根据有效汇率指数的特点,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分解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之乘积。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2016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汇价数据和BIS日度美元指数,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动特征,结果显示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同向变动,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的变动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自动稳定器"效果。其次,通过Logit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持续变化的动能,具有一定的惯性;相反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惯性,市场存在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最后,利用M&S模型和GARCH-M模型考察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何影响,结论表明逆周期因子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反向变化,意味着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过度贬值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永刚  
基于人们的预期对汇率的影响及汇率变动中包含不同频率成分的原因,文章采用小波分解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汇率预测模型,首先将原始汇率数据序列分解为不同频率序列,然后利用ANN方法针对分解后的序列分别建立模型,将每个模型预测的结果相加得到汇率的预测值。实证结果发现:(1)小波分解方法有助于提高汇率预测的精度,表明汇率变动是由不同频率成分组成并且人们预期对汇率变动具有一定的影响;(2)汇率预测中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不同的性能,在建立预测模型时应该慎重考虑选择的神经网络类型及其参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梅  王安志  裴铁璠  刁一伟  
该文基于四川岷江上游桑坪、杂谷脑两个水文站1962—2002年的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杂谷脑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特征.选用db3小波函数对标准化径流序列进行多分辨分析,其低频重构序列显示该流域径流变化呈递减趋势,并且植被平均状况较差的区域相对植被平均状况较好的区域径流下降趋势明显,变化剧烈,证明了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及调节能力,植被恢复与更新有助于改善流域的水文状况.另外,除森林对径流影响较大外,人类活动如灌溉、水电站等也是引起流域径流量递减的重要原因.选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标准月径流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方差图可以确定,杂谷脑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6a左右的显著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铃  李建平  孙晓蕾  李刚  
国家风险是国际市场中的主要风险要素之一,理解其本质特征能有效的减少对外经济活动中源于其它国家的不确定性损失。针对国家风险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特征,本文引入分解思想,试图将国家风险波动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态并分别进行特征识别,以把握国家风险的内在规律。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12个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长期趋势、中期走势与短期波动三个时间尺度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郑国忠  贾雅琴  
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核心在于,汇率浮动区间的确定及其调控时机的选择。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人民币汇率弹性空间测度的研究视角:一种是将人民币汇率分拆成货币篮子,将其视为货币篮子投资组合;另一种是将人民币汇率进行多尺度分解,选取相匹配的变量、分布和模型予以多尺度模式识别。实证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多尺度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尺度信息提取。长期趋势在汇率波动信号中占主导,而短期因素影响较弱;主动的长期心理预期引导胜于被动的短期市场干预。货币篮子组合视角高度依赖汇率机制透明度和汇市有效性,测度效果较差。多尺度模式识别视角下,MRA序列结果优于原序列;结合EWMA视角比结合GARCH族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红   张培杰   孟昊  
本文运用TVP-SV-VAR模型从外部溢出视角检验了全球金融周期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失衡的时变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影响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对人民币汇率失衡产生正向溢出,其中对暂时性汇率失衡的冲击程度更大且逐年波动上升。从作用机制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加剧了人民币汇率高估,而通过利率渠道则可以减缓这一冲击。此外,全球金融周期波动主要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利率渠道冲击暂时性汇率失衡,而对长期汇率失衡的冲击则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本文验证了全球金融周期加剧人民币汇率失衡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暂时性和长期汇率失衡的差异性冲击,为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危黎黎  李超  李余辉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STAR)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建模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人民币实际汇率满足非线性和对称性;(2)对称的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ESTAR)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及中短期样本外的预测明显优于AR线性模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婷  刘金山  
本文运用小波分析法对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DC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序列以及收益率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分析了两个市场的波动周期,并结合VAR和多元GARCH-BEKK模型,从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两个角度研究了不同尺度下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国内外大豆各细节层期货价格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价格溢出与波动溢出效应,且主要是CBOT向DCE的价格溢出与波动溢出传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正辉  路芸  何融  
当前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对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分析,预测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本文通过小波分析理论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进行周期性研究,解释造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而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