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4)
2023(17236)
2022(14702)
2021(13549)
2020(11660)
2019(26558)
2018(26343)
2017(51182)
2016(27620)
2015(30867)
2014(30404)
2013(30065)
2012(27336)
2011(24058)
2010(23839)
2009(21829)
2008(21480)
2007(18796)
2006(16369)
2005(14287)
作者
(78264)
(65190)
(64837)
(61707)
(41588)
(31149)
(29307)
(25733)
(24876)
(23080)
(22251)
(22001)
(20743)
(20559)
(20026)
(19958)
(19462)
(19375)
(18664)
(18648)
(16123)
(15970)
(15889)
(15062)
(14629)
(14450)
(14389)
(14350)
(12900)
(12896)
学科
(114403)
经济(114267)
(102398)
管理(91399)
(91220)
企业(91220)
方法(54920)
数学(45061)
数学方法(44485)
(35001)
(34732)
业经(33624)
中国(27063)
(25658)
财务(25588)
财务管理(25553)
农业(24576)
企业财务(24262)
(22494)
技术(21376)
理论(20643)
(20572)
(20143)
贸易(20135)
地方(20034)
(19953)
(19538)
(18167)
(17146)
环境(16460)
机构
学院(390326)
大学(387655)
管理(160062)
(156891)
经济(153754)
理学(139122)
理学院(137683)
管理学(135291)
管理学院(134600)
研究(122977)
中国(93701)
(81074)
科学(77020)
(72165)
(64822)
(60968)
业大(59103)
财经(58743)
(56625)
中心(56513)
研究所(55707)
(53606)
农业(50894)
北京(50368)
(48319)
师范(47807)
经济学(46868)
(45377)
(45298)
财经大学(43826)
基金
项目(270236)
科学(214135)
基金(198124)
研究(195998)
(172462)
国家(170986)
科学基金(148880)
社会(124051)
社会科(117612)
社会科学(117582)
(105626)
基金项目(105614)
自然(98591)
自然科(96387)
自然科学(96362)
自然科学基金(94648)
教育(89505)
(88196)
资助(81496)
编号(79420)
成果(62090)
重点(60059)
(59335)
(57846)
(56998)
创新(53477)
课题(53286)
科研(52244)
国家社会(50965)
教育部(50906)
期刊
(168210)
经济(168210)
研究(109105)
中国(67663)
管理(61333)
学报(59864)
(58644)
(57919)
科学(56778)
大学(46215)
学学(44038)
农业(40782)
教育(36908)
技术(35556)
(30643)
金融(30643)
业经(29776)
财经(28536)
经济研究(26125)
(24463)
(23157)
问题(21996)
技术经济(20587)
科技(18598)
现代(18506)
(18084)
商业(18036)
财会(17991)
理论(17767)
资源(17254)
共检索到556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王晶  
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劳动关系特征,认为其劳动关系状况不容乐观,需要重点予以关注和扶持。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劳资立法对小微企业的差异化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制定较为科学的、分层次的、差别化的劳动法律标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勤  
文章在调查北京市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劳资合作绩效理论视角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关系管理新模式。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小型企业,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大多中小企业选择转变用工模式,严格用工规制,增加人力预算,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做法来主动应对法律的实施;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显性用工成本仅增加了0.1%~2.44%,而大部分是隐性成本违法成本的增加,因此,只要善于应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开让  刘延平  
基于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模型,结合我国物流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实践,从环境因素、工作场所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物流企业劳资冲突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水平等化解劳资冲突的管理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立斌  
浅谈企业劳资分配结构重组特征周立斌中共湖北省秭归县委股份制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较为先进的企业制度和财产制度.已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从企业产权关系看.它不仅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按劳分配旧模式,而且开创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局面。“按劳分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宏中  
该文基于我国外资企业劳资关系外源性、嵌入性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与外资企业劳资关系的演进机理,系统探讨了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演变发展的两个阶段中外资企业劳资关系的状况和特点,并从政府规制和企业两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资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梅  宋春艳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研究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所有,我国的私营企业还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因此,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资本对劳动的强制。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的,因此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私营企业中资本占有劳动具有双重属性,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强制不会发展为社会的强制,私营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为我们研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与对立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国家多次提出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如何既在定性上也在定量上界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前提。为此,我们提出以企业规模标准、人均固定资产、劳动力成本占比、人均利润税收等四项指标界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以此确定国家政策的具体支持对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现祥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形成,实质上是劳动力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力量对比及其博弈的过程。本文从不平等性、不稳定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三方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粗略地分析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制度的不断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就会从不平等向平等转变,从不稳定向稳定转变,从非契约性向契约性转变,从机制不健全向健全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王兴化  
本文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研究雇员的适度劳动问题,分析在传统企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组织中适度劳动的不同形成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的被动过劳相比,在现代企业组织中,雇员过劳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雇员的适度劳动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企业劳动关系的民主化是有效控制雇员过度劳动并实现新型适度劳动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志强  吴芳  
尽管德国劳资共决制度的形成和构造有其特定的本土性,但劳资共决制与集体谈判机制所形成的对职工利益的"双重代表"模式对我国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劳资共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以工会而不是职代会为中心。在审视劳资关系利益一致性和对立性的事实前提下,应建立中国特色的劳资协议机关和劳资共决机关,并使特定的资本权利在两个机关作出合理的配置。同时,应强化共决权实现的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权利虚置的状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劳动关系中因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一、劳资利益失衡,劳动所得在分配中比重下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春华   曾繁毅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通过构造59个国家2001—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属性不仅能够通过提高资本技术构成所产生的劳动力挤出效应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还会通过其就业创造效应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人工智能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要素投入,将和普通物质资本的深化一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人工智能使用规模小的国家,人工智能使用增加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将通过影响劳资关系变动而影响到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抑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因此,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尤其要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相伟  
劳动合同法是顺遂法治潮流应运而生的。劳动合同法当然是要保护劳动者,但这并不是唯一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劳动者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并促使企业提高有效竞争力。尤其是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希冀唤醒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它从一个侧面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之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明亮  
该文以二元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相应的劳资关系等问题。文章认为: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固化了劳动力资源流向,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劳工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形成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双方共赢的利益契合点,实现劳资合作共赢;对于专用型人力资本,劳资双方都有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但通用型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动力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翠华  孔繁祎  
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而文化认同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若可以在文化上得到认同,必然会引导劳动关系向着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本文构建了文化认同度评价体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设计了评价与分析框架,从而帮助企业对劳动关系进行文化审视、分析和调整,使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从纷繁复杂的利益博弈和制度规范中解脱出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