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2)
- 2023(9609)
- 2022(8250)
- 2021(7913)
- 2020(6938)
- 2019(15638)
- 2018(15485)
- 2017(29844)
- 2016(16116)
- 2015(18141)
- 2014(17924)
- 2013(17368)
- 2012(15853)
- 2011(13917)
- 2010(13753)
- 2009(12724)
- 2008(12521)
- 2007(10887)
- 2006(9251)
- 2005(8142)
- 学科
- 济(61301)
- 经济(61209)
- 管理(48313)
- 业(48048)
- 企(39216)
- 企业(39216)
- 方法(32685)
- 数学(29052)
- 数学方法(28538)
- 财(18723)
- 中国(17821)
- 农(16095)
- 制(14062)
- 业经(12794)
- 务(12641)
- 财务(12590)
- 财务管理(12553)
- 银(12454)
- 银行(12445)
- 企业财务(11921)
- 行(11730)
- 学(11312)
- 贸(11113)
- 贸易(11105)
- 险(11044)
- 保险(10952)
- 理论(10926)
- 易(10840)
- 融(10672)
- 金融(10671)
- 机构
- 大学(217593)
- 学院(215262)
- 管理(88406)
- 济(87012)
- 经济(85174)
- 理学(75771)
- 理学院(75056)
- 管理学(73607)
- 管理学院(73191)
- 研究(63167)
- 中国(54432)
- 京(44444)
- 财(44252)
- 科学(37026)
- 财经(35127)
- 江(33124)
- 中心(33117)
- 经(32016)
- 农(31172)
- 业大(30042)
- 所(29293)
- 北京(27351)
- 经济学(27051)
- 财经大学(26456)
- 范(26284)
- 研究所(26199)
- 师范(25999)
- 州(25950)
- 经济学院(24474)
- 农业(24167)
- 基金
- 项目(146413)
- 科学(116583)
- 基金(109165)
- 研究(106815)
- 家(93700)
- 国家(92910)
- 科学基金(82035)
- 社会(69213)
- 社会科(65597)
- 社会科学(65578)
- 基金项目(57500)
- 省(55847)
- 自然(53976)
- 自然科(52850)
- 自然科学(52835)
- 自然科学基金(51872)
- 教育(50506)
- 划(47008)
- 资助(45394)
- 编号(42917)
- 成果(34149)
- 部(33271)
- 重点(32190)
- 创(30357)
- 教育部(29456)
- 发(29314)
- 国家社会(28941)
- 科研(28776)
- 人文(28685)
- 大学(28588)
共检索到32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刘铭
寿险实务中,许多保险纠纷都源于受益人的指定问题,这说明指定受益人在寿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保险法虽然对人寿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指定有所规定但过于宽泛,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通过对寿险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进行多维思考分析,指出其中的立法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完善我国保险立法、正确指导我国保险实践之目的。
关键词:
寿险合同 被保险人 指定受益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同一灾难中丧生时,保险人必须确定谁先死亡,如果二者同时死亡,或者无法确定谁先死亡,保险金应给付何人,由于我国保险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经常会引发纠纷。因此,研究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的给付,对规范我国保险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被保险人 受益人 同时死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寿险合同受益权的保护和限制——对一例巨额寿险索赔案的分析及思考○朱铭来提示:这是一起如何正确适用法律的案例。这一案例很具有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保险法》具有部门法的地位,这更有利于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利益,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保险法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林青 贾辰歌
受益人介入商业保险活动,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之保障作用的适用效果和适用方向。因此,保险立法设计受益人制度的科学水平就关乎保险制度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分析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受益人的法律规则,因存在诸多法律疏漏而需要进行修改,达到完善受益人制度而适应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就保险受益人的指定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发表个人看法。其中,关于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受益人的指定权惟有被保险人才能享有,这决定于保险合同的适用目标、法理基础和保险实务。而关于保险受益人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应当将保险受益人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财产保险领域,用以适应保险实务的发展需要,理由是保险受...
关键词:
保险受益人 指定 适用范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颖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关于受益人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指出保险法在受益人的指定和受益人丧失受益权的规定存在法律漏洞 ,并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分析中针对国情现实 ,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 ,以期保险法的完善
关键词:
保险法 受益人 受益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晓栋 张振华
在我国保险法现行框架体系中,受益人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于人身保险之列,受益人制度只有在人身保险中才具有合法地位。财产保险能否适用受益人制度存在争议,财产保险中是否可以约定受益人成为各方关注点。为了顺应保险不断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步明确地承认了受益人在财产保险中的法律地位,表明了财产保险受益人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在信用保险中引入受益人制度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必要性。
关键词:
信用保险 受益人 解决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彦
受益人是保险理论与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术语,我国《保险法》对受益人作了初步规定。但是,相对于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的迅猛发展,与受益人相关的理论准备、还是立法司法都显得不足,致使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产生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本文从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的实践工作出发,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些探讨,对现行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借款人 意外伤害保险 受益人指定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熊海帆
受益人能否以遗嘱方式指定和变更是人身保险理论与实践中一个十分典型的问题。本文从民商法律原则和中外法律制度之比较的层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受益人可以遗嘱指定和变更的观点 ,并与《受益人不能在遗嘱中指定》一文的作者唐玮女士商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志军
保险法在赋予受益人受益权的同时,并未赋予受益人任何保护或促成受益权实现的其他权利,实务中存在影响受益权实现的众多权利冲突。本文从利益衡量角度,提出赋予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并对可能出现的权利冲突提出应对思路,以达致各方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
受益人 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唐玮
本案中被保险人在投保单上未指定受益人 ,却在遗嘱中指定其妻子为受益人 ,最后结果也是和被保险人的愿望一致的 ,保险金给了被保险人的妻子 ,但这种结果并不是因为投保人可以在遗嘱中指定受益人 ,而是根据“在未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按遗产处理”的法律规定 ,而根据法律遗嘱继承又优于法定继承
关键词:
遗嘱 受益人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受益人变更行为之性质,应为单方法律行为。在受益人变更的形式和生效问题上,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存在歧义。关于变更行为的形式,应采形式自由原则,遗嘱可以作为变更的形式。关于变更的生效时点,由于变更行为系属无须受领的意思表示,应自变更行为发出之时生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采取通知形式的,于通知到达保险人之前,不得以此对抗保险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变更行为效力待定,但被保险人未及同意已死亡时,应推定变更行为无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娟
对于受益人概念是否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做出了明确的否定。《保险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然而,在保险理论界,仍然有学者认为受益人概念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而保险实务上也出现了投保人在财产保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满盈
国际贸易中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普遍存在,使得可转让信用证大量被使用。可转让信用证作为信用证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卖方(第一受益人)通过要求买方向供货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樊启荣 张晓萌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9条第2款对受益人指定不明的三种情形作出了相应解释,然其解释是否妥适则须进一步斟酌。在我国保险金遗产化的立法背景下,将"法定"的情形解释为"以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实易造成法律逻辑上的混乱,故倘若释清保险金遗产化的疑义,宜解释为未指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不明;对受益人仅指定身份关系的,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否同一主体为标准而区分处理即非妥当,宜解释为据保险事故发生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而无庸区分处理;而对受益人的指定包括姓名与身份关系的,认为未指定受益人亦非恰当,宜解释为以指定的姓名确定受益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