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3)
2023(13184)
2022(11639)
2021(10915)
2020(9120)
2019(21234)
2018(20840)
2017(40680)
2016(21724)
2015(24300)
2014(23878)
2013(23170)
2012(20871)
2011(18397)
2010(17890)
2009(15924)
2008(14989)
2007(12491)
2006(10474)
2005(8464)
作者
(59363)
(49404)
(48835)
(46700)
(31359)
(23688)
(22358)
(19616)
(18778)
(17144)
(16982)
(16481)
(15378)
(15374)
(15207)
(14856)
(14791)
(14707)
(14072)
(13959)
(12065)
(11769)
(11765)
(11282)
(10992)
(10857)
(10753)
(10724)
(9840)
(9788)
学科
(83887)
经济(83802)
管理(61826)
(57943)
(48705)
企业(48705)
方法(43621)
数学(38584)
数学方法(38041)
(21307)
(21138)
中国(20051)
业经(18727)
(17536)
地方(16585)
农业(14432)
(14249)
(14223)
贸易(14218)
财务(14181)
财务管理(14153)
理论(13818)
(13777)
技术(13535)
企业财务(13420)
环境(13409)
(13370)
(12396)
(11577)
(10644)
机构
大学(295367)
学院(293837)
管理(122853)
(113548)
经济(111132)
理学(108684)
理学院(107528)
管理学(105399)
管理学院(104879)
研究(91304)
中国(65570)
(61151)
科学(58676)
(49926)
业大(45427)
(44188)
(43264)
中心(42601)
财经(41830)
研究所(40132)
(39578)
(38536)
(38310)
师范(38172)
北京(37449)
农业(34656)
(34300)
经济学(33787)
(32657)
财经大学(31668)
基金
项目(217871)
科学(172286)
基金(159661)
研究(157612)
(138994)
国家(137906)
科学基金(120191)
社会(99314)
社会科(94289)
社会科学(94264)
基金项目(86040)
(84730)
自然(80034)
自然科(78252)
自然科学(78235)
自然科学基金(76769)
教育(72515)
(71238)
资助(65218)
编号(64452)
成果(49795)
重点(48038)
(47583)
(45441)
(45175)
课题(42619)
创新(42357)
科研(42231)
教育部(41154)
国家社会(40922)
期刊
(111733)
经济(111733)
研究(79731)
学报(46423)
中国(45953)
科学(42639)
管理(42284)
(38378)
(37151)
大学(35568)
学学(33519)
教育(29836)
农业(27371)
技术(26157)
业经(19279)
财经(18971)
(18861)
金融(18861)
经济研究(17926)
图书(16708)
(16071)
问题(14818)
科技(14762)
理论(14447)
技术经济(13799)
(13538)
实践(13516)
(13516)
(13440)
资源(13351)
共检索到39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轩  罗毅  包安明  张艳  杨传杰  崔林林  
【目的】以新疆玛纳斯河绿洲表层土壤质地数据为例,研究对数比转换方法在成分数据空间插值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加法、中心化和等角3种不同对数比转换方法,对土壤颗粒含量数据进行转换,针对数据中的零值不能进行对数比转换问题引入了零值替换方法,空间插值采用普通克里格法。【结果】零值替换后土壤颗粒之和仍为100%。基于对数比转换的插值结果满足土壤质地颗粒组成定和100%的要求,而对土壤颗粒单独插值不满足定和100%的要求。插值结果精度评价表明基于等角对数比转换方法的插值结果最优,但3种方法的结果差别甚小。【结论】零值替换方法的引入在不改变成分数据定和的前提下避免了零值不能进行对数比转换。基于对数比转换的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巍  潘晗  刘立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维成分数据不断涌现并伴有大量近似零值和缺失,数据的高维特性不仅给传统统计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厚尾特征、复杂的协方差结构也使得理论分析难上加难。于是如何对高维成分数据的近似零值进行稳健的插补,挖掘潜在的内蕴结构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焦点。对此,本文结合修正的EM算法,提出基于R型聚类的Lasso-分位回归插补法(SubLQR)对高维成分数据的近似零值问题予以解决。与现有高维近似零值插补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SubLQR具有如下优势。①稳健全面性:利用Lasso-分位回归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探测到响应变量的整个条件分布,还能提供更加真实的高维稀疏模式;②有效准确性:采用基于R型聚类的思想进行插补,可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极大提高插补的精度。模拟研究证实,本文提出的SubLQR高效灵活准确,特别在零值、异常值较多的情形更具优势。最后将SubLQR方法应用于罕见病代谢组学研究中,进一步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明  裴韬  
由于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空间数据的种类和数量增长迅猛,由空间数据反演得到的各种信息日趋膨胀,这些反演结果中的信息不少以软数据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软数据往往与空间插值的目标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甚至成为控制目标变量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这些数据通常表示为非数值形式,在计算和处理上存在着一定困难,以致被传统的插值方法所忽视,从而造成信息浪费。近来出现的空间软插值方法是一种利用空间软数据作为辅助信息并以改善插值效果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处理并利用软数据所隐含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发展前景。本文根据空间软数据的特点及其分类,系统综述了空间软插值方法及其应用领域。首先分析了空间数据软硬性质的根本区别,论述了软数据的分类和"硬化"方法,然后介绍空间插值模型中对空间软数据的集成方法和原理,最后对空间软插值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庞新生  
随着研究中对数据质量要求的提高,缺失数据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论述了处理缺失数据的方法之一——分数插补法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数热卡插补法及其方差估计,同时使用模拟数据,对分数热卡插补法的实现过程做了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得到分数热卡插补法能够在保证原有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减少因插补造成的偏差,提供更加准确的插补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庞新生  
随着研究中对数据质量要求的提高,缺失数据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论述了处理缺失数据的方法之一——分数插补法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数热卡插补法及其方差估计,同时使用模拟数据,对分数热卡插补法的实现过程做了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得到分数热卡插补法能够在保证原有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减少因插补造成的偏差,提供更加准确的插补结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婷婷  陈文惠  
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影像数据反演福州市地表温度;同时利用相同时间的福州市及其周边的32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数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出的地形因子,研究温度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福州市地形因子与气温相关模型,利用该模型插值得到福州市的地表温度;再利用气温垂直递减规律进行插值得到地表温度。对比3种结果可知,对于气象数据容易获得,气象站点较多且均匀分布在研究区时,利用气象数据插值地表温度较快,但计算结果比实际值略高;对于气象数据不易获得或站点较少时,可以用影像数据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受提取参数的精度的制约,在参数使用正确情况下比插值方法反演精度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孟洁  王惠文  
本文研究多元成分数据的路径关联关系的建模问题,提出多元成分数据的对数衬度PLS通径分析模型.将中心化对数比变换与PLS通径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模型,其主要优势在于:①PLS通径分析模型对数据没有严格的分布假设要求,特别适于成分数据这类分布复杂的数据建模;②成分数据中心化对数比变换后的变量完全多重相关,PLS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③PLS通径分析模型特别适于多元成分数据这类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结构的建模,通过结构模型揭示多元成分数据之间的整体性路径关联关系,通过测量模型揭示成分数据与其成分分量之间的构成关系.更重要的是,本文的方法研究遵循成分数据所特有的代数基本理论,推导出模型的成分数据对数衬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明   李建俊  
|x|的有理逼近是逼近论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该文首先研究了|x|在一类新的结点组(对数结点)的有理插值,对于|x|的逼近误差采用适当的放缩法得到逼近阶为■.然后,在零点附近增加一些结构相同的结点,逼近阶可以提高到■.最后,分析逼近阶相同的五类结点组的结构,并揭示其逼近本质:因为四类结点组都和对数结点组等价,所以|x|在五类结点组的误差是同阶的.这个结论说明结点组的结构特点对|x|的有理插值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明   李建俊  
|x|的有理逼近是逼近论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该文首先研究了|x|在一类新的结点组(对数结点)的有理插值,对于|x|的逼近误差采用适当的放缩法得到逼近阶为■.然后,在零点附近增加一些结构相同的结点,逼近阶可以提高到■.最后,分析逼近阶相同的五类结点组的结构,并揭示其逼近本质:因为四类结点组都和对数结点组等价,所以|x|在五类结点组的误差是同阶的.这个结论说明结点组的结构特点对|x|的有理插值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自军,隗斌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鹏  张媛  高文波  蹇东南  林正雨  
[目的]探索复杂地形、气候背景下适合当地特点的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插值方法。[方法]在考虑海拔高度、数据源密度和空间化栅格大小等条件影响下,选择5种插值方法对1981—2010年四川省144个气象观测站点多年平均气温观测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并采用预留检验站点和交叉验证两种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空间化模型插值精度IDWE> OKE> MRM> OK> IDW;不考虑海拔因素时中等密度站点插值精度最高,考虑海拔因素后高密度站点插值精度最高;随着空间化尺度的不断增大,不考虑海拔因素的插值方法误差变化不大,考虑海拔因素的插值方法误差逐渐增大,且在空间栅格尺度大于4 000m后误差快速增加;不同海拔数据源对插值结果有影响,采用3种方法插值的温度差在-0. 98~3. 05℃之间,但绝对温差大于1℃的区域仅占全省面积的0. 76%~1. 52%。[结论](1)空间化模型方法的选择对气温空间化精度影响较大,考虑了海拔等环境影响因素的模型比单纯的空间自相关模型精度更高;(2)数据源(气象站点)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空间化误差增加,但并不明显;(3)随着栅格尺度逐渐变大,空间化误差逐渐增大,适宜尺度在500~2 000m;(4)气象站点海拔误差会影响气温空间化精度,但从占全省面积来看影响并不显著;(5)复杂地形会影响气温空间化效果,分区拟合精度优于不分区拟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桐雨  吴少雄  
文章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统计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向量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福建省流通产业统计数据的缺失值插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核主成分分析与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的精度,可以应用于统计数据缺失值的插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游松财  李军  
利用气象站点的气象要素值进行空间内插以获取无气象站点区域的气象要素值是有关陆地表层过程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非常显著。论文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EROS数据中心生产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TOPO30)和中国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内插的点误差及其空间扩散的问题。分析表明,由于中国气象站点地理位置(经纬度)存在有±30″的误差,忽视地理位置的误差将导致的气温点误差为-5.3~+8.6℃,而且点气温误差随着空间内插扩散到其它相邻的像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智武  刘鹏举  陈增威  蒋育昊  
山地环境气象因子空间分布是生态环境过程模拟的基础,对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坡面回归插值模型(PRISM)原理,综合考虑海拔、坡向等影响因子,设计开发了山地日气温插值模型。以北京西部山地自动气象站数据与DEM数据为基础,采用交叉验证法对该模型插值有效性进行检验,并与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插值、克里金(KRIgIng)插值、样条(SPlInE)函数插值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无论日平均气温,还是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本文提出的插值模型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其他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兴旺  陈希敏  
选取能源统计相关数据,利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计到2015年,在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中,煤炭需求所占比重为53%,石油需求所占比重为20.82%,天然气所占比重为10.8%,风电、核电、水电所占比重为15.29%,能源需求结构有所改善,煤炭需求有所下降,其他清洁能源需求有所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结构相比,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仍不合理,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结构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