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7)
2023(18938)
2022(16201)
2021(15124)
2020(12883)
2019(29244)
2018(28906)
2017(55885)
2016(30328)
2015(34346)
2014(33709)
2013(32974)
2012(29975)
2011(26608)
2010(26777)
2009(24366)
2008(23639)
2007(20899)
2006(18176)
2005(15827)
作者
(84111)
(70010)
(69711)
(66213)
(44681)
(33548)
(31646)
(27372)
(26586)
(25188)
(23943)
(23481)
(22280)
(22172)
(21664)
(21512)
(20981)
(20492)
(20101)
(20029)
(17227)
(17212)
(17003)
(16138)
(15659)
(15563)
(15537)
(15532)
(14028)
(13875)
学科
(123455)
经济(123326)
(104664)
管理(98036)
(92618)
企业(92618)
方法(57775)
数学(47478)
数学方法(46692)
(35952)
业经(35577)
(35158)
中国(31199)
技术(25777)
农业(24995)
地方(24911)
理论(24669)
(24464)
财务(24376)
财务管理(24336)
企业财务(23036)
(22630)
(22559)
(21141)
(20089)
贸易(20074)
(19461)
(19224)
(18125)
环境(18007)
机构
学院(424336)
大学(414704)
管理(172288)
(168119)
经济(164652)
理学(149236)
理学院(147716)
管理学(144875)
管理学院(144114)
研究(131560)
中国(100491)
(87929)
科学(81430)
(77286)
(66498)
(64319)
(63040)
业大(62197)
财经(61797)
中心(61055)
研究所(58407)
(56256)
北京(54937)
(52971)
师范(52467)
农业(52000)
(51147)
经济学(49972)
技术(49029)
(48355)
基金
项目(288712)
科学(229120)
研究(214049)
基金(208653)
(180385)
国家(178815)
科学基金(156363)
社会(134096)
社会科(127158)
社会科学(127125)
(115752)
基金项目(110350)
自然(101941)
教育(100122)
自然科(99683)
自然科学(99662)
自然科学基金(97877)
(95544)
编号(88543)
资助(86254)
成果(69442)
重点(64363)
(63139)
(62830)
(62071)
课题(60948)
创新(58322)
国家社会(54683)
科研(54625)
项目编号(54397)
期刊
(183049)
经济(183049)
研究(118960)
中国(81428)
管理(68345)
(61867)
学报(61107)
(60479)
科学(58199)
教育(51230)
大学(47691)
学学(45017)
技术(44287)
农业(42238)
(34200)
金融(34200)
业经(32720)
财经(29955)
经济研究(28911)
(25787)
(24491)
问题(23439)
技术经济(22977)
科技(20837)
图书(20167)
统计(20035)
现代(19822)
商业(19611)
(19090)
(18771)
共检索到61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晓丹  赵景晖  
根据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将高职创业创新实训分为模仿、连续、颠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实训任务及关联支持要素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范畴论的方法,创建形成的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的高职创业创新实训支持系统模型包括中心作用、内部支持、外围影响三个大范畴,以及实训支持效果、对接产业集群、外围资源支持、内部资源支持4个小范畴。在实践过程中,以实训支持效果为核心范畴,对各个层面和要素之间的影响作关联性设计,明确界定各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瑞丽  南海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目标单一、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的"瓶颈"难题,提出高职创新集群思维型实训课程的新构想,倡导基于知识与技能培养的专业思维的强化和基于团队与环境适应的集群思维的开发。创新集群思维型实训是技术创新思维与组织创新思维二维发展的教育方式,技术创新思维的教育体现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创新思维的教育体现在对学生团队意识与集体智慧观的培养。这种实训模式,可产生在实践环境中的知识溢出,有效推动组织内部不同的创新活动,引发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的集群式涌现,实现知识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皎洁  张玉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源。面对日益激增、多结构化的企业数据,如何从中获取潜在的、高质量的知识模式,将决定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能力。本文从语义挖掘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本体论、知识挖掘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分布式、异构化数据进行语义分析与集成,在语义集成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智能知识挖掘的过程,说明了产业集群网络系统具备智能获取数据中的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能力,论述了知识获取在构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中的重要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亚丽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实训基地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实训内容的整合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有效路径:夯实基础,建设符合行业发展现实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完善师资,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实训教师团队;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目标,整合实训教学内容;以企业深入参与为基础,理顺实训基地组织结构;以构建实践平台为方向,探索实训基地管理新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德金  陈秋华  万泉  
本文不讨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常规支持,如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技术参与出资的限额等问题,而是从林业企业的特殊性出发,论述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分类的政策支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散的政策支持、林业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保护的政策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瑞  范德成  
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中不同创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与核裂变反应的相似性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对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了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顺利实现的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建宁  董本清  孙扩  乔婧  
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但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却陷入就业难的窘境。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造成IT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通过总结现有实训教学模式优缺点,探索并提出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原则与方法,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学校、企业、政府联动的开放式创新实训教学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丹红  
技术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技术集成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以模仿性创新为主的创新方式已经不能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久的动力,技术自主创新活动己经成为决定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两种支持体系,即基于企业内部的技术自主创新支持体系和基于企业环境的技术自主创新支持体系,旨在为系统强化国有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志敏  邓宪敏  
产业的发展是由创新源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的。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表,结合生产函数,建立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测度模型,求出技术进步在产业系统之间的传导份额;为后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状况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为研究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纳企业微观决策对宏观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文章以企业合作专利创新网络为载体,研究企业间个体技术创新采纳博弈及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选择强度、采纳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有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燕  
文章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激励和发挥家庭情感支持是各国的共同经验。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企业利益的实现为切入点、以政府主导作用的彰显为稳定点、以家庭情感支持和意识培养为着力点、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为落脚点来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是我们从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屈韬  向航  
以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健康医药产业为例,基于波特模型和Likert量表,就国家级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及创新驱动力展开ANOVA分析和配比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关产业支持是集群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其次为公司战略与竞争因素、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其中"需求条件"尤其是"风险基金支持"和"海外消费需求"对内资企业的影响更大,其他驱动力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我国创新驱动型集群处于发展初期,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是重要的引资诱因;基于人才、知识存量、内需拉动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尚未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永民  鲁伟  周斌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新战略中,高职院校起着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和主阵地作用。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需要引发一场由"双创"推动的教育范式深刻转型,在教学范式、课程体系范式、教育评价范式等方面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不同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后者服从于前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体现"对接式教育"理念,对接学生特点、院校特色和行(企)业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利华  刘涛  黄思杰  
产学研合作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鼓励校办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探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校办产业在高校开展创新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琳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新常态时代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在深入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对接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透彻分析根本原因,进而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深入论述了基于区域经济对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