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4)
- 2023(18279)
- 2022(16000)
- 2021(14765)
- 2020(12673)
- 2019(29454)
- 2018(29203)
- 2017(56623)
- 2016(30733)
- 2015(35201)
- 2014(35463)
- 2013(35015)
- 2012(32137)
- 2011(29030)
- 2010(29277)
- 2009(27261)
- 2008(26592)
- 2007(23651)
- 2006(20555)
- 2005(18000)
- 学科
- 济(140537)
- 经济(140392)
- 管理(89873)
- 业(84109)
- 企(70590)
- 企业(70590)
- 方法(64054)
- 数学(56402)
- 数学方法(55562)
- 农(33257)
- 中国(32581)
- 财(32174)
- 学(29317)
- 地方(28625)
- 业经(28583)
- 贸(22566)
- 贸易(22556)
- 农业(22232)
- 理论(22082)
- 制(21957)
- 易(21783)
- 务(20920)
- 财务(20811)
- 财务管理(20758)
- 和(20273)
- 环境(19585)
- 企业财务(19533)
- 技术(18819)
- 银(17836)
- 融(17820)
- 机构
- 学院(449174)
- 大学(448591)
- 济(183273)
- 经济(179350)
- 管理(176942)
- 理学(153794)
- 理学院(152101)
- 管理学(149074)
- 管理学院(148282)
- 研究(147681)
- 中国(108459)
- 京(94635)
- 科学(92966)
- 财(81403)
- 所(74977)
- 农(72768)
- 研究所(68508)
- 业大(67903)
- 中心(67225)
- 财经(66203)
- 江(65229)
- 经(59972)
- 北京(59696)
- 范(58059)
- 师范(57500)
- 农业(57248)
- 经济学(55632)
- 院(53287)
- 州(52664)
- 经济学院(50017)
- 基金
- 项目(304879)
- 科学(238679)
- 基金(219950)
- 研究(219292)
- 家(191848)
- 国家(190291)
- 科学基金(163545)
- 社会(136800)
- 社会科(129657)
- 社会科学(129619)
- 省(120263)
- 基金项目(116189)
- 自然(108252)
- 自然科(105742)
- 自然科学(105715)
- 自然科学基金(103780)
- 教育(102438)
- 划(100777)
- 资助(92955)
- 编号(89589)
- 成果(71798)
- 重点(68313)
- 部(66954)
- 发(64552)
- 创(62475)
- 课题(62016)
- 科研(58651)
- 创新(58329)
- 教育部(57307)
- 大学(56814)
- 期刊
- 济(198819)
- 经济(198819)
- 研究(127456)
- 中国(79459)
- 学报(71397)
- 科学(64884)
- 农(64690)
- 管理(63607)
- 财(62836)
- 大学(53738)
- 学学(50836)
- 教育(46884)
- 农业(44516)
- 技术(42948)
- 融(34859)
- 金融(34859)
- 经济研究(32772)
- 财经(32406)
- 业经(31716)
- 经(27689)
- 问题(25427)
- 统计(24614)
- 技术经济(23852)
- 业(23323)
- 策(22094)
- 图书(21617)
- 版(20783)
- 理论(20690)
- 商业(20618)
- 科技(20351)
共检索到644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党晶晶 士孙斌 闫文娟
本文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西部经济区物流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滞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指出,要推动我国物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应提升物流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实现物流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发展、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莉 郭亚军
生态效率是基于环境-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定量描述,搭建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桥梁。基于区域生态效率增长与环保投入的平衡关系,本文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环保投入条件下的环境改善效果,并对中国30个城市的经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力求为现阶段中国区域生态经济状况提供新的可行评价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符林 迟国泰 杨中原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经济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以不同的准则层建立次约束条件,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模糊评价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人均准绿色GDP纳入评价体系间接反映了绿色GDP。这就解决了现阶段中国经济评价因绿色GDP指标的缺失而不能反映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危害的问题。二是通过次约束评价结果与无约束评价结果的对比,有针对性的找出影响特定年份经济发展不合理的因素,解决了以往综合评判方法中好的因素与坏的因素作用抵消影响评价结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玉玲 迟国泰 祝志川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经济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和主观赋权的AHP法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指标进行评分,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有四点: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人均准绿色GDP纳入评价体系间接反映了绿色GDP,解决了现阶段中国经济评价因绿色GDP指标的缺失而不能反映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伤害的缺点;二是通过人均财政收入等人均经济成果占有量的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夏红云
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通过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利用2006-2011年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货运量及构成、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等样本数据,分析和研究了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定量预测河南省物流产业2012-2016未来5年的发展规模,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河南省今后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国莹 李战江
通过将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不同方面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模型,可客观、有效地得出影响各评价对象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主要做法:一是利用离差最大化优化模型对各评价指标赋权,保证所求权重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二是将5个不同层面分别作为制约条件引入评价模型得到模型最优解。三是分别对有、无制约条件下的各评价对象的排名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各盟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其发展优劣的关键要素。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面对各盟市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资源承载力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次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迟国泰 王钰娟 刘艳萍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根据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等六个评价准则构建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和主观赋权的三角模糊法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的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中国10个副省级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等准则层的指标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二是通过利用一个指标与另一个指标分值离差平方和最大原则,使各评价对象的多属性综合评价值尽可能分散、以便更清晰地体现指标对比的差异。改变了现有组合赋权研究中的由于平均赋权而导致指标差异不明显的状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镇坤
通过理论模型证明了一国或一地区发展适宜技术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并在计量检验我国东、中、西部典型省(市)技术、资本和劳动力贡献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发展适宜技术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各省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分析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指出在以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时,必须采用适宜技术,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郑李昂
文章以2001—2015年西部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重庆、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经济增长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其余省份,并且各省份的排名逐渐固化,此外,西部省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形。研究发现西部省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驱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对外开放水平、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提升了经济增长效率,而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康耀武 秦烨
主要分析了物流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增效作用以及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探讨了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物流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物流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物流经济的方向和意见,探讨了我国物流发展的途径和改进方式,以促进物流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增效。
关键词:
物流经济 国民经济 增效 VAR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于书霞
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驱动力识别有助于对格局进行调整,达到优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昆明市2008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尝试采用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滇池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驱动力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较进而验证CCA用于驱动力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滇池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并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林地、草地分布主要受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CCA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是一种有效的驱动力分析方法;在当前退耕还林、保...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土地利用 驱动力 典型对应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仲常 张翠姣 章翔
作者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与构建了人口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引入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人口监测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人口发展监测指标和区域人口发展综合水平存在的规律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预期寿命、二三产业人口比等指标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而且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东、中、西逐渐下降的状况,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地理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斌 余冬筠
信息化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依据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测算了我国近十几年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信息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后将信息化细分为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和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渗透这两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方面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考察了信息化对工业内部若干典型行业的带动问题。通过上述逐层的定量实证分析,试图解释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复杂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整取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光谱
利用中国1965年~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石油消费量、石油产量、石油价格、煤消费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VAR技术和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而且在长期煤的消费会对石油的消费产生一定替代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一波 陈灵明
基于"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CCR、BCC、SE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物流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通过多次效率评价构建区域经济物流效率有效性的雁行形态图,对相对有效DMU,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效率全排序,对无效DMU,分析其投入要素冗余和调整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